:::
梅原龍三郎1931年《裸婦與虎》。(北師美術館 提供)
藝@展覽

日本近代洋画 連起台日美術的淵源

台灣近代美術的發展,與日治時期日本洋畫的引入淵源甚深,但在台灣卻難得有機會看到當年的日本洋畫展出,這次在北師美術館舉辦的「日本近代洋画大展」展出日本近代油畫五十二幅、水彩卅五幅,加上笠間日動美術館提供的六個畫家調色盤,爬梳明治至昭和時期一百年的養成與發展,也試圖銜接台灣與日本近代美術拼圖失落的一角,看見日本,也窺見廿世紀初台灣美術一隅。

台灣近代美術的發展,與日治時期日本洋畫的引入淵源甚深,但在台灣卻難得有機會看到當年的日本洋畫展出,這次在北師美術館舉辦的「日本近代洋画大展」展出日本近代油畫五十二幅、水彩卅五幅,加上笠間日動美術館提供的六個畫家調色盤,爬梳明治至昭和時期一百年的養成與發展,也試圖銜接台灣與日本近代美術拼圖失落的一角,看見日本,也窺見廿世紀初台灣美術一隅。

日本近代洋画大展

即日起~2018/1/7 北師美術館

INFO  02-66396688轉63492

日治時期是台灣西洋藝術發展之濫觴,不少前輩藝術家更負笈東瀛,學習日本的西洋藝術、也將見聞帶回台灣,然而,在台灣的藝術教育當中,對同時期日本西洋畫的發展卻毫無所知。十九世紀末、廿世紀初的日本美術史面貌為何?影響黃土水、陳澄波、李石樵等人的日本老師們,繪畫風格和世界觀又如何?

北師美術館舉辦的「日本近代洋画大展」,展出日本近代油畫五十二幅、水彩卅五幅,加上笠間日動美術館提供的六個畫家調色盤,爬梳明治至昭和時期一百年的養成與發展,包括學院派的黑田清輝、藤島武二、岡田三郎助、和田英作,「在野團體」梅原龍三郎、藤田嗣治等共卅一位創作者。

在西方文明潮流下興起

十九世紀末明治維新時期,日本新政府在「脫亞入歐」思想主導之下,西方現代文明大舉進入東瀛,特別的是,美術也是國家政策的一環,又稱「洋畫」的「西洋畫」日益興盛,利用油彩、水彩等西式媒材創作的繪畫形式,不只是平行輸入,日本藝術家還加入傳統藝術的精萃與東洋的世界觀。

本展展出唯一非日籍的拉婓爾.柯倫(Raphael Collin)出生巴黎,是黑田清輝、久米桂一郎、岡田三郎助等人的老師,對推動巴黎、日本藝壇交流的貢獻良多。柯倫將文藝復興繪畫傳統和外光派的概念,引入他的創作之中,影響黑田等師從於他的日本藝術家對於外光的探索。

黑田清輝等人的作品,在外光派特色之外又糅合西方古典主義,除此,包括田邊至在內的這幾位日本洋畫先驅均任教於東京美術學校,該校獨占了「文展」、「帝展」等官辦畫展的審查員、入選及獲獎者等資源,而台灣前輩藝術家絕大多數在此接受專業的藝術訓練,直接受到主流「日系洋畫」的影響。

學院派之外,當時還有「二科會」、「獨立美術協會」的在野勢力,主張將誕生於歐洲的油畫技法轉化為日本式的繪畫風格,例如,師承今關西美術院淺井忠的梅原龍三郎及安井曾太郎、師事岡田三郎助的兒島善三郎等,都曾前往巴黎習畫,受雷諾瓦、塞尚、安德烈.德蘭(Andre Derain)等影響之餘,更專注在個人風格的自由發展,如梅原加入日本傳統畫「琳派」和「南畫」,被稱為「梅原樣式」,作品《裸女與虎》可見他明快豪華的裝飾性表現。

兒島善三郎提倡「日本的西畫」,以日本的繪畫型態結合野獸派的主張,展出的《紅色背景》雖描繪裸女橫躺在沙發上,然比起女體,兒島顯然更關注在沙發、靠墊等背景的質量處理,這件作品一九三一年曾隨獨立美術協會巡迴來台展出,根據當時報載,展期八天共吸引一萬兩千多人參觀,畫中裸女在保守的台灣社會引發軒然議論。

當年實驗性依稀可感

更自在發展風格者又如三岸好太郎和海老原喜之助的作品,便屬具個人及日本文化內涵的創作。出身北海道的三岸短暫一生致力融合繪畫與詩作,充滿幻想的「蝶與貝」系列作品《飛渡海洋的蝴蝶》,期許觀眾將他的作品視為「視覺詩」來感受;海老原發展出「海老原藍」,《群鳥(枯木)》是其中一作,極少的色彩加上簡約的構圖,描繪冬日的詩意情景,上述這些作於一九三○年代的畫作,迄今仍能讓人感受到其實驗性格。

既是日本洋畫展,少不了與台灣藝壇關係密切的石川欽一郎,這位承襲英國水彩風格的日本紳士,是台灣美術西化發展的重要推手,他那幅散佚超過一甲子的油畫《河畔》,尋得芳蹤後首度正式展出。

「日本近代洋画大展」引介日本洋畫的發展軌跡,也試圖銜接台灣與日本近代美術拼圖失落的一角。看見日本,也窺見廿世紀初台灣美術一隅。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