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年夜飯》的設計裡,三個角色就是在「察覺」的不同程度上進行人物塑造與發展。(台南人劇團 提供)
戲劇 趁著重聚時刻 思索人生選擇權 這一頓《年夜飯》

在群體中找到自己的座標

家人的重聚時刻,往往是重新審視個人與家庭之間的各種愛恨情仇的關鍵場景,如西方作品中常以聖誕節重聚來鋪陳,在東方就是春節的「年夜飯」了。編導蔡志擎將自已獲得第十八屆臺大文學獎佳作的劇本《年夜飯》在過年前搬上舞台,藉著幾樣固定的年菜,點出個體與群體的關係、描繪傳承打造的固定框架,也希望讓觀眾看到,在舊有的價值觀下,人還是可以有不一樣的選擇,在群體中找到自己的座標。

家人的重聚時刻,往往是重新審視個人與家庭之間的各種愛恨情仇的關鍵場景,如西方作品中常以聖誕節重聚來鋪陳,在東方就是春節的「年夜飯」了。編導蔡志擎將自已獲得第十八屆臺大文學獎佳作的劇本《年夜飯》在過年前搬上舞台,藉著幾樣固定的年菜,點出個體與群體的關係、描繪傳承打造的固定框架,也希望讓觀眾看到,在舊有的價值觀下,人還是可以有不一樣的選擇,在群體中找到自己的座標。

台南人劇團《年夜飯》

2020/1/911 1930 2020/1/12 1430

台北 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

INFO  02-28924861

選在農曆年前上演的《年夜飯》,是蔡志擎在第十八屆臺大文學獎獲得佳作的劇本。在決審會議上,評審汪俊彥曾說:「(這個劇本的)每個角色都背負了一些歷史包袱和對家庭的情愛,而作者僅透過一餐飯的時間,很精準地用一個場景呈現——一群人和一頓年夜飯。每個角色非得回來,即使他們都帶著不滿,但他們又同時充滿充分的感情,一份愛護與愛惜彼此的情感:有沒有可能,年夜飯可以成為救贖,而在這裡找到一個行動的機會,重新開始我們的人生,即使心裡明知道不可能。」(註)點出這個劇本以「年夜飯」為場景,挖掘我們所無法迴避的種種。

同時,這也是他擔任台南人劇團駐團導演的第一個作品。年夜飯是華人重要的文化,這一天家庭裡的人都得回來,帶著對彼此的愛或不滿,試圖在一頓飯的時間內,找回自己跟家庭的關係。

每道菜 是讓個體融合進集體的樣貌

談到「年夜飯」,難道要在劇場裡開火/伙嗎?

「這些其實都不是太過困難的菜啦,雖然有些隱喻在,但最主要還是因為在劇場裡可行性高。」《年夜飯》的編導蔡志擎笑著說,「但是劇場裡沒有抽油煙機,是不是要跟衣物芳香劑合作一下啊!」聽起來是真的會在劇場裡煮飯呢!好奇地問了三位演員的廚藝如何,不約而同地都表示自己很會煮飯。「雖然我很會煮、也很愛煮,但在戲裡我就是個廢物不用動手啊。」飾演兒子的張博翔笑著說。

不管時代怎樣變化,年夜飯總有幾道固定菜色:一條取諧音期望「年年有餘」的魚,或是一隻象徵「起家」(台語中,「家」和「雞」同音)的全雞。「跟西方的飲食習慣不同,華人吃雞是連內臟都吃的,整隻雞被消耗殆盡,沒有剩下東西可以給自己。」蔡志擎說。雞是一種象徵,代表在華人傳統社會中的個體,我們都要被這個群體「拆吃落腹」,一點不剩,才能成為被接納的人。

又或者,戲裡的那道「滷肉」是媽媽要傳承給女兒的料理。「這道菜,就像是個人與集體間的互動與融合。」蔡志擎解釋。身為嫁進來的外人,媽媽必須去改良自己母親所傳下來的滷肉,只為了讓夫家的人都可以接受這個外來的味道,讓她成為這個群體的一部分。

傳承是種複製 讓每個人變成相同的樣子

傳統社會中,不同的性別有自己固定的樣子,例如女性就應該要會燒菜、照顧家人、生小孩成為另一個人的母親。而這些標準就透過家庭的傳承,不斷延續下去。在戲裡已經經歷過一次變形的媽媽,藉由煮菜的教學,同時也將這一套標準傳承給自己的女兒,希望她也能成為同一個標準的女人。殘忍的是,我們都以為自己在傳承母親的樣貌,但這也是社會中所期待的女性樣板。

可是,當家族裡「父親」的角色消失,兒子又該從哪裡學習成為一個正常的人?

戲裡的兒子即面臨到這樣的困境,他發現自己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傚仿,即使他的母親告訴他:「男人不會煮菜也沒關係,但是男人要負責拜拜。」雖然父親的角色沒有親口告訴他,但千百年來「父」的形象已經深入每個人的腦袋中,就像是內建的軟體一樣,即便是女性也會知道男性的樣子。

集體社會中 自己到底站在哪裡?

「但與其說是在對抗社會的集體樣貌,不如說比較像是在尋找『自己是誰』的過程。」同劇演員王世緯這麼說。

在《年夜飯》的設計裡,三個角色就是在「察覺」的不同程度上進行人物塑造與發展:兒子已經自覺能夠變成其他樣子;女兒正卡在一半,她想做個自由的人,卻還是接受自己就應該要替老公生小孩;母親則是完全不自覺的人,不斷地懷念過去,埋怨著現在的樣子,卻也沒意識到自己有機會能夠變成不一樣的人。

在現實生活中都已有小孩的王世緯和蔡亘晏,其實和戲裡那個不自覺的母親角色很不一樣。「我們不過節日,除了女兒自己的生日以外。這是她要做的事情,選擇自己要過的節日跟這個節日的關係。」王世緯說。「我覺得自己算是幸運的,可以知道自己有不同的選擇。」

新觀念+舊傳統=現代人的生活方式

不過在看似已經非常開放的社會,沒有察覺的人還是很多。「尤其像女性,她們可能會希望自己成為新時代的女人,但還是接受舊有的習慣,這樣很累。」聽起來,蔡志擎好像補了社會上許多職業婦女一槍。「但也不能說選擇生小孩的女性就是世俗、就是被框架住,應該是她自己要知道,除了生小孩,她還可以有其他的選項。」他又接著補充。

因此,蔡志擎希望藉由《年夜飯》,可以讓社會上還沒察覺的人看見。「他們不是看不到,而是舊有的價值觀已經換了一個新的樣貌繼續存在於生活當中。」劇場除了同理,也希望可以讓觀眾看到:生活也是一種扮演,進而發現自己也擁有選擇權。

出自〈第18屆臺大文學獎 劇本組決審會議記錄〉(literatureawardntu.blogspot.com/2016/03/18.html)

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專欄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