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窯.臺》呈現扮裝、慾望與權力。(魏慎儀 攝 廖國棟 服裝造型 野孩子肢體劇場 提供)
戲劇 改編自尚.惹內經典劇作《陽台》

《窯.臺》 慾望扮裝的權力思辨

由野孩子肢體劇場與旅法導演王世偉合作的《窯.臺》,是團長姚尚德的「惹內三部曲」第二部。《窯.臺》改編自法國文學家尚.惹內的劇作《陽台》,導演王世偉重新翻譯了劇本,置入離台灣觀眾較近的文化脈絡,並在有著威權歷史過往的空總創新基地演出,讓這齣呈現扮裝、慾望與權力的演出,給觀眾更切身的觀賞體驗。

由野孩子肢體劇場與旅法導演王世偉合作的《窯.臺》,是團長姚尚德的「惹內三部曲」第二部。《窯.臺》改編自法國文學家尚.惹內的劇作《陽台》,導演王世偉重新翻譯了劇本,置入離台灣觀眾較近的文化脈絡,並在有著威權歷史過往的空總創新基地演出,讓這齣呈現扮裝、慾望與權力的演出,給觀眾更切身的觀賞體驗。

野孩子肢體劇場《窯.臺》

2019/1/25~27  20:00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 中正堂展演空間

INFO  www.facebook.com/lenfant.s.theatre/

「真實生活中,他們不過是一場戲劇中的道具,一場濺滿了生活泥漿的平庸戲劇。可是在我們這裡,戲劇和表面形象保持著他們的純潔,享樂和狂歡仍然完好無缺。」(註)改編自尚.惹內(Jean Genet)劇作《陽台》Le Balcon,描述在一間妓院中,嫖客們扮成社會權威角色,穿著戲服在假想劇情中淫穢取樂。同時,窗外革命的戰爭正上演,揉合激情與恐懼,人們遂投身扮裝讓慾望被權力與死亡撩撥。

不只是惹內  置入在地文化脈絡  

由野孩子肢體劇場與旅法導演王世偉合作的《窯.臺》,是團長姚尚德的「惹內三部曲」第二部。姚尚德表示,自己從在法國留學的年輕歲月時就一直很喜愛惹內的作品,因此從他的眾多創作中,取出性質不同的三部作品改編為戲劇演出,且每部都嘗試與不同的藝術家合作,期待不同的火花。這次便邀請了法國視覺藝術家Jean SCUDERI、新加坡燈光設計Helmi Fita、台灣音樂藝術家李慈湄,與旅法導演王世偉共同創作。

半年前的《繁花聖母》讓觀眾留下了相當深刻的印象,而在姚尚德的惹內三部曲中唯一改編自舞台劇的《陽台》,挑戰則更加巨大。如何在經典劇本中反映這個時代?談起對改編企圖,王世偉謹慎地說:「你們將會看到完全不同於惹內的東西。」他重新翻譯了劇本,也進行了大量歷史研究,試圖抽取劇本的戲劇架構,置入離台灣觀眾較近的文化脈絡,而非原封不動地搬演,因此取名《窯.臺》,除指涉「窯子」如戲台外,也將劇本中的革命與台灣近年的政治動盪相呼應。

在過往威權空間裡  屬於白痴的華麗舞台

《陽台》描述了華麗炫目的扮裝形象與情境,彷彿今日汽車旅館營造的淫幻氛圍,讓嫖客們在法官、將軍或主教的誇張扮裝下慾望蓬發,形象的假戲真做原是《陽台》的張力之一。但《窯.臺》卻試著在華美以外,進一步破壞、剝除所有的形象設定,「對我來說,這個劇本最重要的是它的批評性。」王世偉試圖讓觀眾看到性別角色面具之下的裸露髮膚,甚而懷疑自身的面具。

野孩子肢體劇場長期探索非劇場空間的可能性,這次在空總創新基地演出,更在空總鼓勵「實驗」的基礎上肆意發揮。對劇團而言,空間、媒材與演員身體的碰撞,一直都是相當重要的元素。王世偉透露,空軍總部的前身是日軍的生化實驗基地;而這次演出的中山堂,本身就是威權體制的象徵。利用中山堂原有的獨裁性格,試圖帶出「慾望—形象—革命—權力」的共性,進而讓觀眾改變看戲的固有感官。「惹內為什麼要把這齣戲叫做陽台(Le Balcon)?不只是因為劇本裡那一座陽台。Bal(舞台)—Con(白痴),白痴的舞台,這是我的想法。」王世偉解釋。然而白痴們是如何形成的?當我們被慾望和革命的熱切驅使,戴上面具、扮演權威,我們又該如何看穿自己?《窯.臺》想說的是:當我們看戲,戲也正看著我們。

註:出自《陽台》演出劇本,王世偉譯。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