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兒童藝術劇院成立於一九五六年,除文革時期的動亂停擺外,三十多年來,在大陸近百個城鎭演出風格迥異的多種劇目,爲廣大的群衆散播劇場藝術的花朶。
中國兒童藝術劇院毗鄰著巍峨的紫禁城和天安門,座落於熱鬧的東安門大街上,與北京最活躍傑出的人民藝術劇院、靑年藝術劇院分踞在構成「井」字的四條繁忙大街上。三個劇院相距不過十來分鐘的步程,劇院和劇院之間,彷彿妯娌般,彼此緊密地呼應流通著。三大劇院之矗立,不僅使這個舉世注目的中國政經重鎭,渲染了些許藝術劇場的特有風采,而兒藝一靑藝一人藝,三個劇團構成一串成長的劇場藝術之生命鏈,更是饒富趣味和意義。
《被割掉舌頭的小鳥》和《曼卡與國王》
一九九二年八月十八日,應兒藝前任院長周來先生與張奇虹女士的邀請,我觀賞了《被割掉舌頭的小鳥》和《曼卡與國王》兩齣童劇的首演。兩齣童劇皆由澳大利劇作家貝蒂.瓊.萊納改編,分別取材自日本和捷克的民間故事。在佈景的色彩、圖型介乎卡通與幾何圖形的舞台上,導演黃意璘妥切地掌握了兩戲截然不同的基調,在造型、音樂、燈光與表演等方面,靈活地呈現了東西方、悲喜劇的兩種戲劇情境。最有興味的是,兩齣戲都提供現場小朋友參與演出的機會,將臨場即興與溝通之劇場特質,發揮得生動和樂極了。
《被割掉舌頭的小鳥》是一則寓言。老柴夫在森林中救回奄奄一息的小鳥「純子」,但純子靈巧的性情與亮麗的歌聲竟惹惱暴躁的老婆婆,遭到被剪去舌頭的刼難。從此,純子消失得無踪無影。在老柴夫苦尋不捨之下,終於覓得純子,這回,純子竟說了人話!爲慶祝重聚,純子載歌載舞,分別時,她堅持請老柴夫到寶庫裏選擇一樣禮物,謙遜的老柴夫選了最小的一盒。回到家裏,發現盒裡滿滿盡是金銀珠寶,老婆婆叱責他爲何未挑回更大盒的?顧不得顏面,她馬上出去尋找純子,並希求能挑盒禮物。當她興沖沖打開最大的一箱時,裏頭跑出了由臨場小朋友所扮飾的各種怪禽猛獸。這時候氛圍熱鬧極了:小朋友扮的怪獸非常逗趣,台下觀衆反應熱烈,而老婆婆顯出「懼嚇萬分」模樣,形成又滑稽又可愛的場面。
《被割掉舌頭的小鳥》傳遞給小朋友友愛與環保的訊息,純子代表大自然,老柴夫和老婆婆對待大自然的理念、感情與態度極端不同,便遭到大自然全然不同的回報。
《曼卡與國王》是齣明朗爽快的西方童話。人物個性個個機智詼諧,造形是卡通化地誇張,情節和語言類似機智問答的鬥智遊戲。健康、美麗、活潑的農家少女曼卡,因她過人的機智,回答國王的難題,而成爲皇后。結婚時,國王與她約法三章:不准她指正國王的錯誤。勇敢且富正義感的曼卡很快便違規了。不過,她又以才智挽救了這個危機:她要求帶走她最喜歡的東西做爲紀念品,國王慷慨地答應,當然,這東西便是「國王」。
這情節早已家喩戶曉,搬上舞台,便不是依仗它的懸宕性,主要仍在於遊戲的趣味。例如,小朋友被邀上台扮演小鷄,與母鷄玩躱迷藏,這時,小鷄卻遭偷兒刼走,在老農夫追趕小偷的過程,台下的小朋友緊張地指示老農夫方向,又叫又跳,簡直恨不得自己衝上台去逮賊。曼卡能歌擅舞,當國王出難題,要她到王宮去,但「不能用走也不能用跳,不能單脚踩也不能雙脚躍」,曼卡想出要一路飛舞過去。這時,曼卡從台上舞到觀衆席,舞了個大圈,再上舞台,便到達王宮了。觀衆席的小朋友,可不都是曼卡一路舞蹈的見證人麼?這場景的歡欣活潑是可見的。
也許由於兒童們飛馬行空的想像天性吧,在寫實主義仍統馭著廣大大陸劇場的同時,兒藝的創作卻自然地走向「非寫實」。
以服務爲宗旨的兒童藝術劇院
兒藝成立於一九五六年六月一日(三十七年前中共的兒童節)。在北京市,兒藝、靑藝和中央實驗話劇院都隸屬於中央,是國家級機構,人藝則屬河北省,是省級。在大陸,這一類的兒童劇團或隊(附屬於話劇團者),約二十來個。
劇院每年約排出兩齣一百分鐘左右的大戲,或再加一齣約六十分鐘的小戲。成立迄今,除了一九六五年到一九七六年因爲文革的動亂,劇團停止活動外,目前已演出八十餘齣,受歡迎的如開鑼戲《馬蘭花》等,便成爲保留劇目,三十多年來不時復演。劇團一年演出約三百場,除了在東安大街自屬的表演廳演出外,還與學校和社區聯絡,巡廻到全市各個角落,已在全大陸近百個城鎭演出風格迥異的多種劇目,爲更廣大的群衆散播劇場藝術的花朶。兒童藝術評論家程式如女士闡述兒藝的宗旨:「做孩子的朋友和老師」是我們行動的口號。爲了使更多的孩子看到演出,劇院專門排演短劇和小節目送到學校和少年之家演出。不論在幾十人的課堂或是上千人的操場,不論是酷暑還是嚴寒,只要學校需要,大家都以飽滿的熱情爲孩子們服務。
外觀旣摩登又富童話色彩的兒藝劇場是重建過的,在一九九○年落成,共有八百一十八個座位,劇場之設備頗齊全新穎。値得一提的是兒藝對空間之整體規劃和運用之方向。一九九一年起,兒藝成立「兒童娛樂城」,利用劇院剩餘的空間,提供兒童各種娛樂。一張花費人民幣十元的入場券,包羅多種活動:地下室的神奇迷宮,一樓的劇場供觀賞童劇或兒童電影之用;二樓設置商品展銷、玩具世界、遊藝競賽世界和兒童智力世界;三樓設有健康諮詢、太空旅行、電腦畫像與兒童藝術畫廊等部門;四樓包括錄影、劇裝攝影、歌舞表演攝影、卡拉OK演唱以及生日屋等時髦活動。院方希望這些附增的娛樂活動,能吸引更多家長與兒童踏入劇院之門,因而與演出結緣。
這個以服務兒童爲宗旨的團體,成員卻全是具專業素養的「成人」。在組織方面,全劇院──包括管理部的娛樂城員工,約三百餘人,皆受院長領導。直接與童劇演出有關的,乃藝術室、演員部和舞台部。藝術室是演出創作的核心單位,共有編劇三人、導演四人、舞美設計四人、文學部二人。文學部除了負責審選劇本、推薦劇目,亦兼撰寫評論和宣傳的文稿。 演員部編制一百多人,但因多人屆於離休年齡,眞正參與活動的約七十人。舞台美術部約五十人,負責佈景和大小道具、服裝、燈光、音效等之製作、管理與演出時之操作等工作。影視部設音相出版社,錄製演出的錄影帶和音樂帶等,亦供應遊樂城之放映。
爲了儲備演員接班人,一九七七年兒藝與中央戲劇學院合作,聯合招收了「兒童劇演員班」。於甄試時,便著意挑選在外型、個性、氣質與性向上較適於演童劇的少年。新生招收時才十三、四歲,學習了三年半,畢業後即加入兒藝陣容。而後劇院雖亦曾再自行招生,目前演員仍以當年這個兒童劇演員班的成員爲主。除了劇院的演出,演員常被借調參加電視、電影之拍攝。擔綱《曼卡與國王》女主角的薛白,便曾於影片《黃土地》中挑樑。
由於擁有精湛的藝術群、劇院完整的行政體系與堅實的製作執行部門、政府於財力方面之大力支持,建構了兒藝在藝術劇場界屹立的地位。「花.獻給孩子們」,這是一九八六年兒藝三十週年慶特刊上的總標題。兒藝的持續努力,具象了中共政府與戲劇工作者對新生代的關注與愛護。在這劇場裏,我尤其感受到新鮮蓬勃的生氣。
文字|陳玲玲 方圓劇場創辦人,國立藝術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