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藝術節節目指南上刊印的《玫瑰騎士》(蔡秀錦 提供)
回想與回響 Echo 回想與回響

玫瑰騎士

今年香港藝術節於一月三十日開鑼,本刊第三期曾爲文預報各項節目。其中宣稱是歷年最大製作的歌劇《玫瑰騎士》,於二月五日演出,本文作者就導演手法的不同風貌及樂團的表現加以評析。

今年香港藝術節於一月三十日開鑼,本刊第三期曾爲文預報各項節目。其中宣稱是歷年最大製作的歌劇《玫瑰騎士》,於二月五日演出,本文作者就導演手法的不同風貌及樂團的表現加以評析。

《玫瑰騎士》

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1993年2月5日

在《費加洛婚禮》(Die Hochzeit des Figaro)和《托斯卡》(Tosca)之後,今年的香港藝術季推出了理查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的《玫瑰騎士》(Rosen-kavalier)──本世紀最重要的音樂劇之一。

由史提芬.羅利斯(Stephen Law-less)監製及執導下的《玫瑰騎士》,其整體的呈現與人們在歐洲劇院已習慣見到的《玫瑰騎士》有全然不同的風貌,但卻又不至於令人覺得錯愕;捨棄了寫實,但卻造成了另一種精巧的藝術成就。導演的手法有如亮麗的手工藝術品般,在偶爾粗獷誇張中卻有著令人驚豔的細緻,並在不失音樂原意下賦予令人相當驚喜的詮釋。他造成了一種緊湊有如電影般的演出效果,似乎也因此使得舞台上的演出比之從樂池出來的音樂更居於主導的地位。

羅利斯在這兒嘗試以戲謔、揶揄,有如漫畫式的呈現去描繪Maria There-sia 時的維也納貴族生活。整個舞台的應用可說是充分發揮了使用性。在第一幕,我們見到的是一個寬大的鏡框式舞台;沒有吸引人的華麗,但卻有理性、淸晰及巧思。第二幕,仍是同個舞台,並經由一道牆、三道門使之成爲只剩三分之一的空間,但仍不失壯麗之感。第三幕,舞台空間更小了,就如同小麵餅般的大小但卻豐富,然而這不但不使之顯得侷促,反而更增強了第三幕的動機!

最後,導演仍以其獨特的方式來處理整劇的結局。在第三幕,當Lerchenau的Baron Ochs退下舞台後,舞台在觀眾面前很自然又輕快的「折回」第一幕,由此引導結尾再回到源頭(亦如同Mar-schallin 在第一幕時對Octarian所言),強調了順暢、連瑣性的導演手法。香港年輕的燈光設計師張國永(Leo Cheu),賦予了簡單、淸爽的燈光無比的感性與藝術性,使之成了整個舞台視覺之連接體,其成就値得讚許。

樂團方面,香港愛樂指揮Roderick Brydon爲所有的歌者交織了一片合宜的聲響。可惜的是音樂中涵蓋的莊嚴、韻律、跳躍、激動,及吵雜或高潮的地方,樂團的演出却顯得保守,而在某些音律不明顯之處的節奏亦不夠明朗淸晰,尤其在序曲時,整個輪廓顯得相當泛白;但在樂團與舞台演出者之間的配合,整體的表現卻是可圈可點。如第一幕的結尾中,將那種恰似無止境的柔和,及滿溢的氣氛帶至尾聲的演奏,眞是無懈可擊。

 

文字|蔡秀錦 留奧舞台設計、藝術碩士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