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員和觀衆交換意見。(黃美序 攝)
專題報導 Feature 專題報導 Feature/敎育劇場

敎育劇場:理論與實踐 敎育劇場硏習會側記

中華戲劇學會經過了一年多的籌備,得到了文建會、敎育部、婦聯會及國家劇院等單位在經費上及場地設施上的援助,請來了美國紐約大學的施羅爾和施南茜(Lowell Swortzell, Nancy Swortzell)兩位夫妻檔敎育劇場的資深敎授,在國家劇院舉行了從八十一年十二月十二到三十日爲期三週的「敎育劇場硏習會」,開國內敎育劇場之首頁。

中華戲劇學會經過了一年多的籌備,得到了文建會、敎育部、婦聯會及國家劇院等單位在經費上及場地設施上的援助,請來了美國紐約大學的施羅爾和施南茜(Lowell Swortzell, Nancy Swortzell)兩位夫妻檔敎育劇場的資深敎授,在國家劇院舉行了從八十一年十二月十二到三十日爲期三週的「敎育劇場硏習會」,開國內敎育劇場之首頁。

這次的硏習會內容分公開演講、工作坊和排練、演出三部份。我有幸參與了全部演講及大部份工作坊和排練,覺得很値得介紹一下,以爲國內對敎育劇場有志趣者參考。但在介紹內容之前,先借施敎授在演出節目單上的一段話來說明一下敎育劇場(Theatre in Educa-tion,簡稱T. I. E.)是什麼:

簡單地說,這是以學校(指中小學)及社區觀衆爲對象、有特定敎育目的的劇場,它較常處理的題材爲當代的家庭與社會問題,也可以設計來幫助學校中的課程敎學。但是,最常見的是用來處理我們急切關懷的問題,例如兒童虐待、吸毒、歧見、種族問題、性別歧視、住屋、勞資關係、權力與公正、生態、愛滋病等。也可從歷史中取材設計,使我們更了解文化遺產和歷史事件與現在的關係。在每個設計中都應去說服觀衆:人類的行爲與制度都是由社會活動所形成,而社會活動是可以改變的。

在實施上,敎育劇場結合傳統的劇場技巧、現代的心理與敎育原理和實踐方法,創造出一種「學習媒介」,給觀衆「感情和理性上直接的衝擊」。

下面擬分別簡介演講及工作坊的內容。

一、公開演講

公開演講共分五次,由兩位敎授同時在台上輪流講述。第一場的講題爲「敎育性劇場/戲劇槪論」,重點爲敎育劇場在西方的發展史略和基本理論,以及介紹可供當代敎育劇場演出的地點(如公園、社區活動中心、敎堂、廟宇、藝廊、圖書館、博物館、古蹟地、學校等)。然後是回答聽衆提出的問題。(除了有一場因時間不夠外,每場都保留一刻鐘左右給聽衆提問題。)

第二場爲「課堂劇及敎育劇場簡介」,介紹英國及美國一些著名的敎育劇場的演出團體,並以幾個劇本爲例說明演出形式。最後略說編撰故事和即興發展的方法,例如似爲敎育劇場所特有的「坐針氈」(hot-seating)和「論壇劇場」(forum theatre)等。前者爲演出時某一演員單獨坐在場中以劇中角色身份回答問題;後者爲觀衆介入戲內來互相討論。這時要特別注意的是:領導者所預先設計的問題必須有很好的發展潛力或可能性,而不會引入死胡同。

第三講「劇本與敎育劇場」談到幾類不同的劇本,每類都舉了幾個例子。大槪地說有原創劇本、改編劇本、紀錄性劇本、地方性歷史劇和專爲敎育劇場寫的劇本。當聽眾問到創作與改編如何區分時,施氏說很難,例如莎士比亞的許多劇本,故事內容都非原創,但一般人都不認爲莎劇爲改編劇。在這一講中特別値得注意的應是:敎育劇場的劇本在本質上不會有「定本」。編劇有時候只是將導演和演員共同發展出的素材「加工」,作成合理有效的建構;也有指定題材由編劇先寫好劇本的。但不論是那一種,「劇本」只是提供一個演出的架構,演出者應視地方、觀眾、時間的不同而變更部份內容,使之更能與觀眾產生互動的敎育功能。這次演講的尾聲是介紹十多本敎育劇場的參考書,將會附錄在本文之後,以爲讀者參考。

第四講比較特別,大致上爲介紹工作坊的發展步驟:如何從決定題材、收集資料到形成戲,並由參加工作坊的部份學員做抽樣式的現場示範表演。

最後一講爲第四講的延續,以這次工作坊的發展爲例,說明整個敎育劇場的製作方式。通常有下列幾個步驟:㈠演員先到演出學校和老師溝通,或訓練老師如何做配合性的工作。㈡到校演出(觀眾最好在五、六十人左右)㈢老師依演出內容在班上討論、扮演、或透過藝術與文學之創作嚐試,使學生對劇中問題產生更深更廣的了解與興趣。㈣演員回校和學生共同作半天的活動,進一步敎導學生相關智識及經驗。㈤對整個工作的總評估。根據以上的說明,我們這次的硏習工作坊只做了從資料收集、整理、即興發展、完成劇本到演出和觀眾的對話,和到學校演出不同。

演出不能沒有經費,所以這一講也提到了募款的問題:例如向誰去募?怎樣着手?

以上只是五次以開演講的要點,下文將記述十次工作坊的過程以及我認爲値得注意的地方。

二、工作坊

工作坊共十個晚上,每晚三小時。第一步是共同決定演出題材,通常需要相當長的討論才會確定(約一週以上)。我們沒有這個時間,所以由策劃小組事先決定演《安公子,安否?》,工作坊開始時只做練習式的題材選擇的討論。整個工作坊的進行方式是由南茜帶領學員做各種即興式練習和發展,羅爾在旁記錄整理,形成劇本。

當然,每晚的活動由暖身開始。南茜雖用了不同形式的暖身及節奏訓練,但限於本文篇幅,以下只選記和劇本創作與演出有關的較重要的部份。[方括號內的文字是我的加註,以輔助說明活動之動機或目的。]

第一晚(12/18):

1.認識四位新朋友──互相做自我介紹。

2.依相同之出生月份、脚(鞋子)的大小、胃口的大小等分組。

3.學員分爲六組,每組組成一個家庭,並各創作一個「和睦家庭」和「不和睦家庭」的「畫面」(tab-leau)(見照片)。

4.兩人一組,互相說一個他或她的朋友對某件事物上癮的故事,然後再各自把剛才「聽」來的故事轉述給大家(原來「說」的人可在一旁補充或改正)。

[以上練習的主要目的在培養互相認識、合作、信賴,使大家能融成一個「整體」(ensemble)。練習3、4同時具有誘導學員們進入安非他命問題的功能。]

第二晚(12/13):

1.全體學員手拉手聯成一條長「繩」,然後移動「打結」,到結越來越多而緊得不能再緊時,再設法「解」開,恢復開始時的狀態。

2.壁上人物:在牆上掛了兩個人像,一個爲吸安者,一個爲非吸安者,由學員爲兩人命名並在旁邊寫下吸安者的各種吸毒原因和理由,非吸者的拒吸原因和理由。

[練習1仍爲融成「整體」的方法之一;練習2爲用集體即具的方式來編集《安》劇資料。]

第三晚(12/14):

1.團體性信任練習[仍爲「整體」融合的方法。]

2.三人即興:毒販誘惑吸毒者及不吸毒者,不吸毒者走開或拉吸毒者同走。

3.全體分組成四個家庭,確定每家姓氏及各人扮演角色(如父母子女等)。

4.南茜暗中指定每家一人之特定身份(如販毒者或吸毒子女)。

[正式開始將各家「導」入吸安問題。]

第四晚(12/15):

1.放映《自由的烙印》(Brand of Freedom)錄影帶。[敎育劇場紀錄帶,內容爲一美國黑人逃往美國去追求自由的經過。影帶分劇本之演出、學生的討論、和演員回校和學生共同探討劇本所示之相關問題三部份。]

2.「坐針氈」練習:扮演吸安者接受「家庭」成員及別家成員之問題及責難。(見照片)

[錄影帶介紹敎育劇場之整個過程;[坐針氈]之即興活動可逼使人物對吸安做更深入廣泛之探索與了解。]

第五晚(12/16):

1.四家分別從上一次的練習進一步做集體即興之創作,例如父母發現子女似在吸毒而子女則否認。

2.「坐針氈」:繼續用它來發展角色。

第六晚(12/17):

1.放映《如何敎兒童編寫劇本》之錄影帶。

2.「論壇劇場」練習。

[以上「坐針氈」和「論壇劇場」之練習,均可幫助演員對扮演人物及吸安問題之深入了解,並確知他們已搜集之資料是否完備。同時,可幫助他們建立正式公演時面對觀眾問題之信心。]

第七晚(12/18):

1.各家分別寫下五個將來觀眾很可能會向他們提出的問題。

2.尋求「希望」:如何幫助家中吸毒分子?(如向宗敎、醫生、戒毒中心等單位求助。)

3.「混亂」練習(Chaos):各家問題與衝突之爆發,而「亂」成一片。

第八晚(12/19):

1.第二晚「人結」的進一步練習:各人閉上眼睛。

2.和睦家庭/不和睦家庭「畫面」練習。

3.「希望」的繼續尋求。

第九晚(12/21)/第十晚(12/22):

各家(組)劇本已大致形成。這兩晚邊排邊改,使劇本更趨成熟。

接下去休息兩天,然後正式開始排戲、彩排,於二十九及三十日正式公演。

三、演出

《安公子,安否?》原定對外演出兩場,但因索票觀眾太多,所以安排許多戲劇系學生來看二十八日的彩排。演出共分三段:第一段(場)爲「和睦家庭」──向觀眾呈現四個家庭的和睦「假象」。第二段爲「不和睦家庭」──四家發現家裡有人吸毒而大亂。第三段爲「尋求希望」。

劇場採開放式:四個家庭分坐在表演區的四邊;觀眾也分爲四區,分坐在四家後面。當每一段(場)演完時,演員回身和該區的觀眾對話。觀眾可依劇情向劇中人提出問題或建議(見照片)。

結語

戲劇的敎育功能並不始於敎育劇場。中外古今的許多劇場演出,除娛樂的作用外,或多或少都帶有某方面的敎導功效。在台灣已「問世」頗久的兒童劇場也是敎育劇場的一環,但似未積極加入敎育的陣營。我們一方面固然須急起直追,但必須先培養足夠懂得如何去「追」的人。最好的方法之一是先將敎育劇場的槪念與方法正式列爲師範敎育的必修科目,並視現有的人力由部份學校先行試辦,然後加以有效地推廣。

我國古聖賢將「射、御、書、數」排在「禮、樂」之後,很値得大家注意。敎育當局應對現在的敎育制度與方法加以全面的評估,並予以改進。戲劇在我國似越來越得不到實質上的重視,不論從禮、樂的古訓或現代敎育的理論看,都是一種文化上的近視與損失。

敎育劇場參考書目

Barker, Clive. Theatre Games. London: Methuen, 1977.

Boal, Augusto. Games for Actors and Non-actor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2.

Bolton, Gavin. New Perspectives on Classroom Drama. London: Simon and Schuster, 1992.

Brecht, Bertolt. Brecht on Theatre.(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John Willet)New York:Hill and Wang, 1964.

Bruner, Jerome. Arts of Meaning. Cambridge(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Chapman, Gerald. Teaching Young Playwrights. New Hampshire: Heinemann, 1991.

Jackson, Tony, Editor. Learning through Theatre, the International Edition.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3(in press).

Landy, Robert. The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Theatre and Drama. Westport(Conn.), 1982.

O'Neill, Cecily and Lambert, Alan. Drama Structures. London: Hutchinson, 1982.

Slade, Peter. Child Drama. London: Univ. of London Press, 1954.

Swortzell, Lowell, Editor. International Guide to Children's Theatre and Educational Theatre.  Westport, 1990.

Way, Brain. Development through Drama. London: Longman, 1967.

 

文字|黃美序 淡江大學西洋語文研究所教授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敎育劇場」較常處理的題材爲當代的家庭和社會問題,每個題材設計都應去說服觀衆:人類的行爲和制度都是由社會活動所形成,而社會活動是可以改變的。

劇場演出採開放式。每一段演完時,演員回身和該區的觀衆對話。觀衆可依劇情向劇中人提出問題或建議。

相對於國外「敎育劇場」的發展,我們一方面固然須急起直追,但必須先培養足夠懂得如何去「追」的人。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