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作爲娛樂或作爲藝術,崑曲都有其可看性,尤其在台灣四十多年來由不少業餘的曲友默默地維繫著這一項精緻藝術的生存。繼上海崑劇團之後,另一專業崑曲劇團的表演,當能使國內的觀衆,再一次欣賞到精美的傳統舞台表演藝術。
《中國傳統戲曲之瑰寶─崑曲之美》
82年12月27日至31 19:30
83年1月2日 14:00
國家戲劇院
崑曲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傳統劇種之一,在台灣習稱爲崑曲,在大陸則稱之爲崑劇。它的聲腔源自於江蘇崑山一帶的「崑山腔」,約產生於十四世紀中葉元末明初的時候。
由南而北擴展空間
十六世紀初,出了一位歌唱家魏良輔,他和其他一些歌唱家及演奏家切磋合作了數十年,揉合了弋陽、海鹽、餘姚三大聲腔的特長,甚受當時大衆的喜愛。
崑山原是蘇州府下的一個屬縣,而蘇州向來是江南人文薈萃的地區,崑山腔的革新成功,引起了許多劇作家的興趣,於是第一個崑曲的劇本《浣紗記》就由梁辰魚寫作完成。《浣紗記》又名《吳越春秋》,是寫吳越兩國興亡的故事,至今其中的一折〈寄子〉,仍是舞台上經常演出的戲碼。而將舊劇本重新以崑腔演出的如《琵琶記》、《荊釵記》、《白兎記》、《幽閨記》等,也有不少感人的折子戲保留至今。
十六世紀後期,崑曲已由蘇州推展到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一帶。許多劇作家的作品也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如高濂的《玉簪記》,汪廷訥的《獅吼記》,徐霖的《繡襦記》,徐復祚的《紅梨記》。其中最著名的要數湯顯祖的「臨川四夢」了,這四夢包括《還魂記》(即《牡丹亭》)、《紫釵記》、《南柯記》、《邯鄲記》。
到十七世紀初,南至廣東,北至山東、河北、河南,都成了崑曲表演的地盤,不但有職業劇團,還有官紳、富商等家庭自備的戲班,稱爲家班。在明、淸交替之際,崑曲也未曾中斷其弦歌,反而跟著情勢的轉變,進入了雲貴、湖南、廣西一帶。
淸朝建國以後,局勢逐漸穩定,崑曲在鼎盛時期之後,仍然維持著一個小康的局面,新劇本的產量雖有減少,但不乏膾炙人口的作品,像李玉的《一捧雪》、《占花魁》,朱素臣的《十五貫》,包括《風箏誤》在內的李漁的《笠翁十種曲》等。
等到十七世紀末,洪昇的《長生殿》和孔尙任的《桃花扇》出世之後,崑曲開始呈現衰退的現象。十九世紀前後,梆子、皮黃、秦腔這些被劃入「花部」(或稱「亂彈」)的聲腔劇種,逐漸取代了以「雅部」自居的崑曲,不過在南部地方還有不少的戲班和愛好崑曲的人士,維繫著這一個劇種的存活。
崑曲的傳承
一九二二年最後一個崑曲劇團「全福班」宣吿結束。所幸在一九二一年,有一批熱心人士包括穆藕初、兪粟廬、兪振飛父子、徐凌雲、演員沈月泉等,有感於崑曲之沒落而努力奔走,成立了「崑曲傳習所」,訓練出一批被稱爲「傳字輩」的演員,這批演員成爲傳承崑曲最後的一股中堅力量。目前大陸上有六個職業崑劇團,大部分都接受過傳字輩老先生們的指導。
抗戰之後,崑曲瀕臨絕跡,只剩下一個國風劇社,以演蘇灘(註)爲主,崑曲爲輔。一九五三年七月國風劇社改組爲浙江國風蘇崑劇團,在十年文革之後,於一九七七年重建劇團,即以浙江崑劇團名之。
崑曲是包含了文學性、音樂性、舞蹈性、戲劇性和美術性的綜合藝術,它的詞句典雅、唱腔悅耳、身段優美,因此廣受人們的喜愛。不過有些時候,成功的條件也會變爲失敗的因素。隨著時代的變遷,國人的國學根基淺化,典雅的詞句變成也許只有中文系畢業的人才會認得的文字,優美的身段也有了繁複的弊病,動輒二、三十折組成的故事要好幾天才能搬演得完。崑曲逐漸被人形容爲陽春白雪、曲高和寡。
有鑑於此,在傳字輩演員的帶領下,許多崑曲從業員對這項藝術展開去蕪存菁的工作,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一九五六年由周傳瑛、王傳淞等人重新整理演出的《十五貫》,轟動各地,又引起觀衆們對崑曲的注意。
文革之後,各崑劇團相繼復建,由於所處的環境不同,也形成各團不同的風格,看過了去年上海崑劇團的演出,今年再看看浙江崑劇團的表演,觀衆自可比較出來。
汪世瑜領軍來台
浙崑這次在國家戲劇院的六天演出,共有六組戲碼,幾乎全是折子戲。折子戲常是整個劇本中最精彩的片段,可看性極高,觀衆甚至不需要知道故事的前因後果就能欣賞。例如《牡丹亭》的〈拾畫、叫畫〉(簡稱〈拾叫〉)、《獅吼記》的〈跪池〉、《風箏誤》的〈前親〉、《紫釵記》的〈折柳陽關〉、《繡襦記》的〈打子、敎歌〉、《蝴蝶夢》的〈說親回話〉、《西廂記》 的〈游殿〉、〈跳牆著棋〉、《長生殿》的〈驚變埋玉〉。
浙崑這次由團長汪世瑜、副團長林爲林領軍訪台,二人同爲一級演員,而且都是第三屆戲劇梅花獎的得主。六天的戲碼中,汪世瑜雖然只演出三折,但這三折都是他的代表作,尤其是〈拾畫、叫畫〉幾已與汪世瑜畫上等號。他以崑曲巾生特有的瀟灑飄逸風格,把一個癡情秀才對夢中情人的愛慕表達得淋漓盡致。
另外兩折戲──《獅吼記》的〈跪池〉及《紅梨記》的〈亭會〉,也都是得自周傳瑛的眞傳,在舞台上千錘百鍊的好戲。〈跪池〉中的陳季常和〈亭會〉中的趙汝舟都是風流倜儻的書生,但因兩齣戲有著不同的風貌,而呈現不同的表演方式。〈跪池〉是陳季常與蘇軾攜妓遊春,爲陳妻知悉,罰季常長跪池邊,東坡前來探視,也遭池魚之殃。全劇白多唱少,是很生活化的一齣戲,趣味性極高。〈亭會〉則是趙汝舟與謝素秋的愛情故事,小生與旦都有大段的唱,配以許多特殊的身段,著重舞蹈性和音樂性。
這三齣戲都屬於中生戲,也是汪世瑜最擅長的行當,觀衆可以細細品味崑曲巾生戲的精髓。
林爲林,一九六四年出生,剛屆而立之年。十四歲考入浙崑學員班,專工武生,四年之後就嶄露頭角,在浙江省戲劇小百花會演中,榮獲優秀小百花獎。他的扮相英武,武功紮實,更難得的是嗓子也不壞,不論長靠、短打,演來都游刃有餘,腿功特佳,人稱「浙江一條腿」,這次帶來〈界牌關〉、〈呂布試馬〉、〈八大錘〉和〈石秀探莊〉。
浙崑中的第三位得過梅花獎的一級演員,就是當家旦角王奉梅,她的扮相兼有端莊秀麗及雍容華貴,嗓音甜潤,表演細膩。從她所帶來的戲碼中,可以看出她寬廣的戲路:〈千里送京娘〉的趙京娘,〈跪池〉中的悍婦柳氏,〈題曲〉中的才女喬小靑,〈驚變埋玉〉的楊貴妃,〈折柳陽關〉的霍小玉,〈牡丹亭〉的杜麗娘,各個際遇不同的婦女將逐一呈現舞台上。
這次《牡丹亭》的表演將以杜麗娘爲主,包括〈遊園〉、〈驚夢〉、〈尋夢〉、〈寫眞〉、〈離魂〉描述杜麗娘如何爲情而亡。〈題曲〉是王奉梅的代表作,這是《療妬羹》的一折,才女喬小靑雨夜展讀牡丹亭劇本,感慨萬千,題詩於劇本之上。雖然只有一折戲,卻把觀衆不但帶入喬小靑的境遇,更透過喬小靑直現湯顯祖筆下的杜麗娘。
浙崑最後一天的大軸戲,特請鄭傳鑑及張嫻演出《販馬記》的〈哭監〉。
前面提過,「崑曲傳習所」成立於一九二一年,開始時招收了七十餘人,後經淘汰剩下不到五十人,這些學員除了用「傳」字排名,另以部首區別行當,例如旦角從草字頭,像這次隨團而來的姚傳薌,及著名的旦角朱傳茗、沈傳芷;小生從玉部,像周傳瑛;老生、花臉從金部,像鄭傳鑑、倪傳鉞:丑及付則從水,像著名的王傳淞、華傳浩等。
隨著歲月的流轉,老成逐漸凋謝,當初全力促成傳習所的成立,一生致力於崑曲傳承的京崑大師愈振飛已於今年七月病逝上海,傳字輩的老先生也所剩無幾。鄭傳鑑及姚傳薌是屬於身體健朗、活動力仍強的老師,去年底鄭傳鑑還由上崑當家老生計鎭華陪同前往香港講學。張嫻女士是周傳瑛的遺孀。〈哭監〉戲雖短,老生卻頗爲吃重,觀衆能有機會看到老一輩藝術家的表演,可謂千載難逢。
註:蘇灘是一種用灘簧腔演唱的劇種。
文字|陳彬 水磨曲集副團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