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黃尹瑩

發表文章 32 篇
  • 與工作坊學員工作時的謝喜納。
    焦點

    從理察.謝喜納的「表演工作坊」尋找扮演角色的可能性

    每年夏天,理査.謝喜納幾乎都會舉行一次爲期四週的「表演工作坊」。在工作坊當中,他帶領參與者一起尋找扮演「角色」的各種方法。

    文字|黃尹瑩
    第36期 / 1995年10月號
  • 登肯(左五)與學生圍成一圓的照片。(攝於一九一四〜一五年,紐約)
    名家訪談

    鄧肯對舞蹈治療的影響

    貝爾格自小就隨鄧肯的弟子習舞。如今雖然從事舞蹈治療的工作,但鄧肯的舞蹈觀念仍深深影響著她。

    文字|黃尹瑩
    第46期 / 1996年09月號
  • 南茜的教學法,幾十年來累積了數不清的概念、遊戲和練習。這些訓練大多是為了讓學員去挖掘身體深處隱藏的一種能量。
    即興舞蹈營

    古名伸談「即興」及「接觸即興」

    古名伸擔任此次皇冠即興硏習營的課堂口譯,她對南茜與朱利安的課程理念有深入的體驗與了解。

    文字|黃尹瑩、古名伸
    第82期 / 1999年10月號
  • 復刻選文 名家對談

    花的美麗,就是生命的美麗

    上個月,舞蹈大師大野一雄與其次子大野慶人翩然抵達台灣,為我帶來兩套舞碼《睡蓮》、《死海》,和三場極為動人的演出。此外,他們在藝術學院舉辦一場舞蹈講座,在教室中領著學員婆娑起舞,給學員許多啟發。我們更趁著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邀請雲門舞集的林懷民、藝術學院客席教授薩爾.穆吉揚托和大野父子進行了一場精采的對談。

    文字|黃尹瑩
    第239期 / 2012年11月號
  • 紐西蘭Ngakau Toa劇團以當地原住民的毛利語(Maori)演出的《特洛埃圍城記》。(Simon Annand 攝)
    話題追蹤 Follow-ups

    跨文化、跨語言的藝術激盪

    今年倫敦從世界各地邀請了卅七個國家的劇團,以母語演出莎士比亞的全部作品。除了向莎士比亞致敬,也彰顯奧林匹克世界共同參與的精神。參與的國家也被賦予可由其母文化的角度,「重新想像」莎士比亞的自由。許多國家引用其文化傳統及素材和莎士比亞文本對話,重新「發現」莎士比亞。

    文字|黃尹瑩
    第239期 / 2012年11月號
  • 紀錄片透過電腦作影片剪輯的工作。
    舞與影的對話

    用影片留下一個編舞家

    平面的紀錄影片如何能重現立體的舞蹈? 拍攝過程中會遇到什麼樣的問題? 是記錄,還是扭曲舞蹈?

    文字|黃尹瑩
    第64期 / 1998年04月號
  • 伊莎朶拉.鄧肯她自由而充滿詩意的舞蹈,提升了舞蹈在文化中的地位。(安.戴莉《鄧肯在美國》封面)
    特別企畫 Feature

    百年來人們觀舞之道的改變

    人們對舞蹈的看法在二十世紀這一百年有很大的轉變。在世紀初,舞蹈多半只被看成是娛樂活動;隨著世紀的演進,它逐漸轉化成一種嚴肅的藝術形式;近二十年來,舞蹈也開始被視為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面向,成為學術研究的新領域。

    文字|黃尹瑩
    第92期 / 2000年08月號
  • 季里安的作品獨具詩情,以抽象的動作舞現生之悲喜。
    環球舞台

    舞過生命的叢蔓幽境

    季里安並不常讓舞者在他的舞作中做具有角色性的演出,也很少讓他的舞和某個時代有特別關聯。舞者的服裝大多簡約,舞台上也少有複雜的佈景。他感興趣的是某些恆久、無時間性的命題,例如生與死的糾纏;他的舞蹈企圖捕捉的總是某種深刻的人類情感和狀態。

    文字|黃尹瑩
    第118期 / 2002年10月號
  • PAR表演藝術
    特別企畫 Feature

    《艾蜜莉.狄更生》 與漫遊時空的女詩人相遇

    作為美國當代最重要的隱士女詩人,艾蜜莉.狄更生詩作中活潑大膽的意象、空靈簡潔的語言和對自然萬物的深刻觀照,總是能激發許多藝術家再創造的慾望。由哥倫比亞集體創作劇團導演派翠西亞.艾瑞莎執導的《艾蜜莉.狄更生》,更是以獨特的南美洲文化視角,和這位偉大的十九世紀美國女詩人對話。藉此機會,我們也訪問到導演本人,請她一談她對該劇的創作思考與個人的劇場經歷。

    文字|黃尹瑩
    第207期 / 2010年03月號
  • 莫里斯企圖以舞蹈捕捉神聖的宗敎情感。
    舞與影的對話

    在巴哈的音樂中「墜落樓梯」

    一個來自惡夢的舞蹈 引發一場神聖的頌讚 一次樂舞影攜手演出的盛宴

    文字|黃尹瑩
    第71期 / 1998年11月號
  • 梅芮迪斯.蒙克擅長將舞蹈、音樂、戲劇和電影等各種表演方式在她的作品中合而爲一,形成獨樹一幟的表演風格。
    特別企畫(三) Feature

    編織彩色掛氈 蒙克和她的作品

    梅芮迪斯.蒙克是美國表演藝術界所公認的「文藝復興女人」,舞蹈、音樂、戲劇和電影等各種表演方式在她的作品中合而爲一,形成她獨樹一幟的表演風格。

    文字|黃尹瑩
    第51期 / 1997年02月號
  • 〈淨界篇〉穿著白衣的舞者在水中展開一場舞蹈遊戲。
    演出評論 Review

    在劇場尋找神聖和救贖的可能性

    劉紹爐企圖超越文字的禁錮,結合聲音和肢體動作,更直接地描述原作中各種人類深邃的情感,另闢蹊徑改編文學入舞。

    文字|黃尹瑩
    第107期 / 2001年11月號
  • 關於朱利安.漢彌頓 朱利安是英國人。七〇年代於倫敦學舞,爾後成爲歐洲即興舞蹈先驅。常受邀在歐洲和世界各地授課、表演和編舞。 他深信「即興
    即興舞蹈營

    從即興重新找尋舞蹈眞義

    「皇冠舞蹈夏令營」一直是許多舞蹈新觀念和國內舞壇做「第一類接觸」的所在。今年,皇冠引介南茜和朱利安兩位即興舞蹈家,爲了更深入了解即興舞蹈的內涵,我們做了專訪,以下是訪談的內容。

    文字|黃尹瑩
    第82期 / 1999年10月號
  • PARTS舞蹈學校的創辦人之一、「羅莎舞團」的藝術總監和編舞家安娜.泰瑞莎.德.姬爾美可。(Anne Van Aerschot 攝  PARTS 提供)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多元文化沃土 孕育「會思考的舞者」

    在歐陸的現代舞壇,有不少精采編舞家都出身於比利時法蘭德斯地區的這個舞蹈學校PARTS,創辦人之一是「羅莎舞團」的藝術總監和編舞家安娜.泰瑞莎.德.姬爾美可。不同於其他舞蹈學校以教授舞蹈技巧為主,PARTS更以培養「會思考的舞者」為其核心,從課程安排到生活環境,都傳遞多元而豐富的創作哲學。本文作者親自訪問該校,深入探尋這個未來編舞家搖籃的獨到之處。

    文字|黃尹瑩
    第233期 / 2012年05月號
  • 天兒牛大在偌大的舞台上,可以近乎靜止的表演,吸引住整個劇場觀眾的目光。
    舞蹈

    山海塾的光明美學

    被稱為「美形舞踏」的「山海塾」,被許多評論家認為失去了舞踏最根本的黑暗叛逆的精神。然而,「山海塾」的藝術家以其凝鍊的專注力、詩意的風格和洗練的劇場美,其所建構的舞台世界,仍令人神往不已。

    文字|黃尹瑩
    第147期 / 2005年03月號
  • 舞蹈節主要的活動場地之一「兵工廠」。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為你的身與心開一扇新的窗

    第二十六屆的維也納Impulstanz舞蹈節以Ready to move to the city?為主要廣告標語之一。我們從抵達奧地利機場的一刻起,便可感受到舞蹈節的熱情呼喚。維也納城從機場、地鐵、電車、巴士站與博物館外牆,到處都可看到舞蹈節的大幅海報,並配上維也納街景中跳舞的人為影像內容,令人深刻感受到舞蹈節想要創造人人都歡迎前來享受舞蹈的氛圍。

    文字|黃尹瑩
    第202期 / 2009年10月號
  • 在雨中進行的演講。
    音樂與繪畫中的色彩

    充滿革命色彩的近代藝術 從印象主義到藍騎士

    五月份《表演藝術》和誠品書店合辦的講座在戶外進行,臨時下起大雨,觀衆撐起了雨傘聆聽,形成一幅有趣的畫面,整場演講也因此別具一番風情。

    文字|黃尹瑩
    第20期 / 1994年06月號
  • 1947年作品《夜旅》。
    里程碑 Milestone

    不朽的大師永恆的舞者 瑪莎.葛蘭姆—百歲冥誕

    瑪莎.葛蘭姆跳了一輩子的舞,她的名字幾乎成了現代舞的代稱。五月十日是她的生日,十歲前她住在陰暗的東部城市,少女時光則在有陽光、花香的加州渡過。她是個偉大的舞蹈敎育家,由她所建立的現代舞技巧在世界的各個角落流傳。和當代藝術大師們的合作,爲她的傳奇添加了不少眩目的美麗篇章。

    文字|黃尹瑩
    第19期 / 1994年05月號
  • 〈快樂頌〉
    新秀登場

    繽紛多彩的舞蹈生命 朱美玲

    在她的舞作中,有一種激情和浪漫,通過流暢的肢體動作向四方擴散。

    文字|黃尹瑩
    第19期 / 1994年05月號
  • 大野一雄
    舞踏特輯

    花的美麗,就是生命的美麗 大野一雄的舞踏世界

    上個月,舞踏大師大野一雄和其次子大野慶人翩然抵達台灣,爲我們帶來兩套舞碼《睡蓮》、《死海》,和三場極爲動人的演出。此外,他們在藝術學院舉辦了一場舞蹈講座,在敎室中領著學員婆娑起舞,給學員許多啓發。我們更趁著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邀請雲門舞集的林懷民、藝術學院客席敎授薩爾.穆吉揚托和大野父子進行了一場精采的對談。

    文字|黃尹瑩
    第21期 / 1994年07月號
12下一頁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看戲不忘電影

    速寫賴翠霜

  • 其他

    聚焦長銷劇 PLAYground空總劇場4月開幕首推《小王子》音樂劇

  • 特別企畫 Feature

    身障音樂家,後來怎麼了?

  • 音樂

    班貝格交響樂團亞洲巡迴 攜手陳銳在台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