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創作的過程(中立者爲本文作者何曉玫)。(Jim Hopper 攝)
回想與回響 Echo 回想與回響

激盪最富巧思的舞步 澳洲「綠磨坊」國際舞蹈節

「編舞」似乎是一件充滿魅力卻難度很高的事。它是音樂、動作、舞台設計、燈光、服裝拼成的馬賽克。南半球有一個才出世不久的舞蹈節,每年邀請各種不同領域和文化背景的舞蹈家聯合創作,分享彼此的創作經驗,探索這門藝術。

「編舞」似乎是一件充滿魅力卻難度很高的事。它是音樂、動作、舞台設計、燈光、服裝拼成的馬賽克。南半球有一個才出世不久的舞蹈節,每年邀請各種不同領域和文化背景的舞蹈家聯合創作,分享彼此的創作經驗,探索這門藝術。

「綠磨坊」國際舞蹈節(Green Mill Dance Project)是澳洲政府有心於重新定位自己與亞太國家關係,在拓展政經活動之外的文化出擊。澳洲一改過去以「不列顚」馬首是瞻的偏見,企圖藉由此項文化活動,改善與「近鄰」的關係,也趁機刺激發展本國之舞蹈藝術。這種「敦親睦鄰」的文化政策與強調原住民文化的舉動,受到澳洲本土及亞太國家衆多人士的歡迎。

南半球的舞蹈節慶

「綠磨坊」舞蹈節創設於一九九三年一月。有別於雪梨以歌劇、音樂聞名於世,墨爾本乃是澳洲的舞蹈、戲劇藝術中心,正努力建立其南半球舞蹈藝術重鎭的地位。「綠磨坊」國際舞蹈節其實是澳洲政府綜合過去二十年來,不同規模的舞蹈硏習會之經驗,配合其文化政策,進一步擴展以亞太地區爲重心的國際性活動。(註)抛開其文化、藝術以外的企圖不論,這種結合政府與民間力量,以企業經營方式,非營利爲目的,推展舞蹈藝術的苦心良策,其實非常値得台灣的有心人士,以爲借鏡,參考其經營理念與運作方法,才能提升台灣整體文化環境的質與量。

就舞蹈藝術的觀點而言澳洲墨爾本「綠磨坊」國際舞蹈節的系列活動,是圍繞著幾個很基本的問題而設計的,企圖由多重角度的探討,爲這些問題找出一些新方向。這些問題是:爲什麼舞蹈會產生那些不同風格的面貌?編舞家他們是做什麼的?如何決定要跳些什麼?又是如何工作呢?他們如何把心中的意念,藉著舞蹈表現出來?如何運用肢體探求動作,並使其完整、成形地風格化,而成爲舞蹈和藝術作品?接下來的二個問題,則和澳洲本土文化有關,其一爲:澳洲這塊孤立大陸本身的歷史經驗,是否影響、塑造個他們今天舞蹈的面貌?其二是:在亞太地區文化環繞的情形下,以及澳洲本土原住民豐富的遺產中,這些特質是否被運用,而展現在澳洲舞蹈的現貌中?

這些問題其實是每個喜愛舞蹈藝術,乃至本身從事舞蹈相關工作者,所共同關心的問題;而縱使是澳洲關心本士舞蹈文化的課題,也一樣是每個不同民族、文化自省的課題。「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看別人怎麼做,一樣是本身絕佳的敎材。

不同的文化碰撞藝術的火花

在一九九三年一月第一屆的「綠磨坊」國際舞蹈節中,主辦單位透過討論,示範、表演、聯合創作課程,對上述問題作廣泛且深入地探討。當時我很幸運地,經過甄選後,被邀請以台灣編舞者的身份,參加那次盛大的聚會。在二個星期精心設計的系列活動中,接觸到許多亞太地區,不同文化背景的編舞者,彼此朝夕相處,交換心得,並共同工作。整個活動的內容,大致上可區分爲三類:

一、各種專業藝術家之間的相互激盪

主辦單位邀請編舞者、舞者及相關領域的藝術家(如:藝評家、設計師、作家、作曲家、劇場導演、電影導演等)針對前述主題,各自發表已見,彼此對話,相互激盪。舞蹈本是群體藝術,「綠磨坊」藉此把所有對舞蹈有熱情與執著的專業人士,邀來齊聚一堂,使大家分享彼此的工作經驗。各類藝術家們的專業能力與洞察力,和編舞者有所不同。透過共同合作的方式,讓他們對舞蹈有所貢獻,同時相互學習,使作品因多方面豐富的奉獻,而走向完美之路。

二、表演活動

舞蹈是一種表演藝術,最後的關鍵,乃是在舞台上的那一刻,讓舞者直接面對觀衆,透過肢體動作和專業技巧,去詮釋編舞者的理念。加上舞台佈景、道具、燈光、服裝、音樂等的配合,完成舞蹈的藝術形式。透過此一完整的形式,觀衆更能感受舞蹈的魅力和其感人的力量。爲此,「綠磨坊」的系列活動之一,便是大量的表演節目。以一九九三年爲例,當時的表演大多以各種不同風格的現代舞爲大宗,以及澳洲原住民色彩的現代舞作。當時的表演團體全由澳洲本土各地甄選而來,舞碼則沒有特定的限制。承繼此一發展方向,一九九四年的活動,便強調亞太地區不同舞蹈文化間的交流和互動的可能性,探求其發展的空間。

使「編舞」由封閉性的創作行爲成爲開放式的選擇過程

三、聯合創作

在二個星期的衆多活動中,編舞者與其他相關藝術工作者溝通、互動、進而共同合作,以求擴展編舞經驗與創作新舞,這部份佔很重要的份量。換個角度來看,也是給編舞者的再敎育。「聯合創作」過程本身,「編舞」這個封閉性或半封閉性的創作行爲,由絕對主觀的裁決,藉由聯合創作的方式,轉化爲一種開放式的選擇、修飾過程。對我而言是一種新鮮的經驗,至少提供了另一種創作模式。但因爲主辦單位基於敎育立場的考量,在工作的進行中,也開放給和創作行爲無關的觀衆及文字工作者來參觀。這一點對所有參與「聯合創作」的藝術家們,形成或正面或負面的多重壓力,使他們進入一種「表演狀態」,或多或少地影響到過程的進行。觀衆的介入,是否能被歸類爲「聯合創作」過程的一部份,是另一個有趣的問題,或許値得進一步地深思。當然重點在於「聯合創作」的事實是:集合一群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互相激發、協調,是使得創作過程本身極具動力和吸引力的主要因素。

除了上述三類活動外,還有一系列專題座談與專文的發表。或者藉由正反二面不同意見的辯論,或者衍伸爲特定內容的示範敎學,總之讓整個舞蹈節的活動,從靜態到動態,從構思到展演,從單一到多樣,幾乎是面面俱到,內容豐富而多采。

舉辦一項大型的國際性活動,特別是藝術性的節慶,其所投入的人力、經費、時間等,都是龐大而驚人的。何況澳洲第一次舉行國際舞蹈節,便企圖宏大的兼顧學術、敎育、娛樂、展演各方面的全方位活動。「綠磨坊」國際舞蹈節的成功,首在於其目標明確,定位淸晰。不好高騖遠地以歐美爲對象,鎖定在亞太地區爲中心。其次是以過去階段性活動經驗爲本,再藉助歐美先進國家相關活動作藍圖,預先做詳細地規劃,蒐集情報、精挑人選,有效地運用有限的經費,確實執行。而長期藝術行政人才的培養、訓練,也於此時成爲大力的支援。當然成功地結合攻府與民間企業的力量,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而最重要的是墨爾本市全體市民的認同,熱烈地參與所有活動,不吝支持與批評,才會是造成第二屆的活動的規模更大,內容更廣闊,經費更充足的關鍵。

一群全職的專業人才,用一整年的時間籌劃二星期的活動,在台灣似乎是件頗奢侈的異想。但是如果能體認文化事業的艱難,及其對民族文化的多重貢獻,相信多數人會同意這種做法。「綠磨坊」舞蹈節二個星期的活動,以我個人的經驗而言似乎太短。如果經費許可,應考慮延長爲三週,如此來自各地不同文化背景及不同專業領域的藝術家們,可有更多的時間充分地溝通,從容的創作。同時也有利於將不同性質、目的的活動,淸楚的劃分開來,無須重疊,而有助於內容上質的提升。而在舞蹈節活動結束後,「綠磨坊」的節目還將在亞太地區巡迴演出,以推展其活動效能。

(註)澳洲於1967年首次有全國性舞蹈硏習營活動,在「新英格蘭大學」夏季課程中舉行。之後Gulbenkian Chorerographic Workshops 1976年創立,使得澳洲靑年編舞家每年有機會到英國倫敦,與當代的大師們學習。1982年澳洲\紐西蘭編舞工作營成立(Australia-New Zealand Choreographic Workshops)。而「綠磨坊」國際舞蹈節的成立,正是這些活動的延伸與擴展。

 

文字|何曉玫 編舞家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