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焦點 焦點

紅樓戲的里程碑──越劇《紅樓夢》

大文學家曹雪芹的小說《紅樓夢》聞世以來,對中國戲曲創作影響甚大,出現過爲數不少的「紅樓戲」。崑曲、京劇、川劇、錫劇等劇種的許多藝術家,從不同角度擷取《紅樓夢》的故事情節敷演成戲,搬上舞台。其中就有梅蘭芳和歐陽予倩兩位大師。

上海越劇院改編演出的《紅樓夢》首演於一九五八年。當時極爲轟動,久演不輟,並赴越南、朝鮮、香港演出,評價很高。朝鮮國立藝術劇院還把它翻譯改編成歌劇,一時被傳爲佳話。一九六二年該劇拍成彩色戲曲片,之後又發行唱片,可以說在紅樓戲中越劇《紅樓夢》傳播最廣,影響至大。著名戲劇評論家張眞稱它爲中國舞台上演《紅樓夢》的一個里程碑。

迄今爲止,上海越劇院的《紅樓夢》已經經過了幾代人的傳演。這次該院紅樓劇團到台灣演出《紅樓夢》,團員都是正當黛綠年華的演員。擔當主演的錢惠麗、單仰萍、方亞芬、胡敏華、陳穎等,繼承前輩的表演藝術,又在自己年齡、資質上有所創發。她們曾經作爲文化使者先後赴日本、泰國、新加坡公演,並應邀參加法國第十五屆巴黎秋季藝術節,都獲得了盛譽。

越劇《紅樓夢》在忠實於原著的基礎上,按照越劇特點,對篇幅浩瀚的小說作了精細的剪裁和結構,選取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爲全劇的中心事件,歌頌這對佳人高潔的情操和純眞的心靈,在有限的範圍內體現原著的精神,表現導演的二度創造細膩精到,把人們所熟悉的人物形象成功地樹立在舞台上。這齣戲的音樂唱腔富有入耳生根的感染力;佈景設計汲取中國園林建築藝術的特點,眞實又藝術地營造了榮國府的生活環境,並在渲染氛圍、映照性格頗有匠心。由於越劇《紅樓夢》在綜合藝術上達到一個新的高度,所以被人們視爲上海越劇院的典範性作品之一。

 

文字|尤伯鑫 劇評家,上海越劇院副院長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