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團扎實的特大型編制,把舞台用得寸步難行,樂團從開場的蕭士塔高維契《慶典序曲》就顯示雷霆萬鈞之勢,從弦樂、木管到打擊樂與銅管,都是悍將級的樂手。總奏音量之大,捲天震地而來,令人如臨當年德軍包圍的列寧格勒戰地現場。指揮塔米卡諾夫處理樂曲是理性、條理井然的,再長大的樂曲在他的「剖析」之下,完全不覺冗長。
聖彼得堡愛樂交響樂團
9月24、25日
國家音樂廳
也許並不是每種作品聖彼得堡愛樂都可以演奏得那麼好。不過爲了該團的俄國音樂,我們可以感謝上帝的盛情。這個前蘇聯首善樂團傳達出標準俄羅斯性格的演奏風格,除了應有的粗獷野性外,比前幾個俄國樂團都要精緻,流露貴族樂團的傲氣。
編制浩大配置獨具
該團這次來台排出扎實的特大型編制,爲演出蕭士塔高維契的戰爭交響曲《列寧格勒》,另外加了十二名台灣樂手。把舞台用得寸步難行,確是罕見的壯觀景象。樂團從開場的蕭士塔高維契《慶典序曲》就顯示雷霆萬鈞之勢,從弦樂、木管到打擊樂與銅管,都是悍將級的樂手。總奏音量之大,捲天震地而來,令人如臨當年德軍包圍的列寧格勒戰地現場。
該團樂手的配置與衆不同,採調和式設計。第一、二小提琴在舞台兩側相對,低音提琴落在左側,排在第一小提琴後面;大提琴居中,銅管全部集中在右後方。這種排法不知是誰設計,但該團灌錄的唱片未必使用這種排法(例如楊森斯指揮的拉赫曼尼諾夫採用,而穆拉汶斯基指揮的柴可夫斯基交響曲則未採用)。這種排列方式一方面平衡了演奏平面的均衡度,同時加大各樂器聲部的對比(如:第一小提琴對第二小提琴、第一小提琴對低音提琴、銅管對弦樂),使樂曲的明暗紋理更淸楚、更富立體深度。
弦樂手多用俄式指尖揉弦,聲音淸晰乾淨,富剛性線條,而且有種顫抖音色,使樂器宛如有生命、會唱歌一般。首席的獨奏段落最能聽出這種特性,他的抖幅特大,表達出相當的淒美。弦樂手的慢板抒情,快板活潑。強奏時樂手擦弦的木質嘶聲瞭然可辨。銅管幾乎都是加農砲,音色堅實、直接但又控制得宜,嘹亮得令人著迷。打擊樂手也幾乎是賣命演出,音量比一般樂團大一截。不過和穆拉汶斯基時代的唱片比起來,該團現在的音色還是文明些。每位樂手都有獨家級的實力,使得欣賞獨奏段落成爲一種享受。短笛手在《列寧格勒》中的表現最叫人印象深刻。合奏的精確和靈敏度幾近完美,樂團雖大,起伏收放自如,完全不顯笨重。
理性、嚴謹指揮之風
塔米卡諾夫是另一絕,他那臉部敷蠟的表情,似乎是晚年卡拉揚的翻版。他不愧是第二屆全蘇聯指揮大賽首獎得主、穆拉汶斯基的傳人,出入西方國家多年,仍保有蘇聯藝術家的冷漠淡然。他不用指揮棒,徒手指揮,手勢嚴謹而精確;節奏步調嚴守章法,樂曲再火熱,他也毫無陶醉之色。然而手到之處,星火燎原,氣勢一發不可收拾,像魔術師一樣。這一點也與卡拉揚相似。不同的是他常有即興、不按章法的手勢出現,瀟灑而恰到好處,又有克萊巴之風。
塔米卡諾夫處理樂曲是理性、條理井然的。奇怪的是,再長大的樂曲在他的「剖析」之下,起承轉合淸晰可辨;按步就班的鋪陳,完全不覺冗長。七十幾分鐘的《列寧格勒》扣人心弦,是我第一次聽本曲完全沒有時間感。其實塔米卡諾夫處理樂曲很從容,也不用加快速度去製造高潮;他只是把樂曲呈現得纖毫畢露,樂曲張力自在其中!我想,巴爾托克若聽過塔米卡諾夫的《列寧格勒》,他的管弦樂協奏曲肯定會重寫。
在樂曲詮釋方面,我覺得他對蕭士塔高維契作品的處理可說是一等一的。他那果斷、陽剛的強勢領導,把蕭氏作品所需的銳利刀痕都刻畫出來。柴可夫斯基當然也很好,但他的誇張對比用在《悲愴》似乎抒情性稍遜,雖然音響效果非常好,可覺少了點柴氏特有的人性意味。也許柴氏作品還是由該團另一位台柱楊森斯來表現會更完美。
文字|楊忠衡 音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