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士在中元祭中,祈求諸神爲孤魂施捨。(楊雅堂 攝)
焦點 焦點

燈篙、水燈、中元祭

對於中元節,大部分的人可能想到的是七月十五日供「好兄弟」大飽口福的盛會,然而其確實來源及當天施與被施的意義,則更含富了墾拓文化的民俗意涵。

對於中元節,大部分的人可能想到的是七月十五日供「好兄弟」大飽口福的盛會,然而其確實來源及當天施與被施的意義,則更含富了墾拓文化的民俗意涵。

在台灣節慶裡,中元節是較能表現墾拓文化的民俗節日。遠古時期,基於對無主厲鬼的恐懼與慈悲,民間會有定期的祭祀習俗。等到六朝時期,道敎的三元日(註)形成,其中七月十五的中元日,成爲祈求地官淸虛大帝赦除孤幽罪愆的節日。當佛敎也將盂蘭盆(即梵文 Ullan bana,或 Ullam Pana的音譯,意思是「倒懸」,喩困苦之甚)的救倒懸風俗傳入,僧尼開始營建盂蘭盆以盛百味齋供請神,加上目蓮救母的故事,以及中元慶讚的中原舊俗──即祭祀那些從閩、粤來台墾拓的過程中,由於水土不服、開墾艱難,以及族群械鬥等原因而客死他鄕的無主孤魂──因此,台灣的中原祭祀也就被賦予另一種新意。

歷史的追憶及對死亡的思索

民俗信仰的死亡觀,是對生命終極的關懷態度。凡是自然死亡並經過正常處理的喪葬,則被國人視爲神靈或祖先祭拜;但是對於客死、凶死的非自然死亡,並且不能安葬入土的孤魂滯魄,人們卻懷抱著旣恐懼、又悲憫的情緖,於每年七月定期祭祀,期望經由溝通、供獻的行爲,使這些「好兄弟」能夠獲得施食,不再作祟於人間。所以從七月初一開鬼門,到月底或八月初一關鬼門,就成爲各種公、私普渡的習俗。而在地方開發時,曾經因發生如基隆的「漳泉拼」等械鬥而喪生的孤魂,均會在中元祭典時受到特別的重視。這種習俗流傳數百年,至今仍有由同一姓氏的宗親所組成的「字姓」祭祀團體來輪流主普。所以中元祭是普遍性祭祀厲鬼的習俗,也是各有特定對象的地方風俗;它早已成爲一種歷史的追憶、一種對死亡的思索。

爲了召請孤幽,在慶讚中元的儀式中,會有兩種情境出現:施與受(被施);此界的人要將畏懼與悲憫的心意,透過各種獻供的食物、供品表現出來,並由佛敎或道敎人士爲中介,祈禱諸神的功德。道士要奉請中元地官大帝與太乙救苦天尊,而和尚則要虔奉地藏王菩薩及觀音大士。只有經過諸神(施者)的施捨,孤魂(被施者)才能享有那些做過法的「法食」。爲了讓十方萬類的孤幽都能蒙受施食,現場會有長竹架起的燈篙高高豎起(此儀式稱爲「豎燈篙」),使凡受陰光普照之處的陸上孤幽,都可被召請前來。對於水中的孤幽,則另舉行「放水燈」。當一盞盞的水燈被焚化,並隨著流水漂向遠方,人們相信水燈(及燈篙)將照遍幽冥,而境內所有的孤魂也會在長久的期待中被召請而來,展開一場「施與被施」的盛典。

陽間人與陰間鬼的搶孤競賽

普渡場是中元祭的主要場景,道士或和尚在壇場上先進行一場場的經懺與供獻,所有蒙召而來的衆孤幽都要在壇前,或聽經聞懺以求懺悔,或憑棲於特地爲他們建造的同歸所與寒林所(紙房),以享用供食。在壇外大士爺高大而威猛的神像維護著普渡場的秩序,好讓較弱勢的孤幽也都可享有一份供品。等到水陸孤幽都聚齊後,孤筵上也就擺好各種山珍海味的供品,而高高矗起的搶孤台,則是最受矚目的孤棚焦點。

在民俗節日中,不僅孤幽被准允到陽間受施,連人間的民衆也被准許進行瘋狂的搶奪行爲。搶孤台的孤魂旗和孤食是供人搶的,普施台的供物、祭品也是供人搶的。那些供食經過法師的筵淨,發食後,十化百、百化千、千化萬,搶孤(指「人」搶奪孤旗與孤筵的動作)與「孤搶」(指「鬼」的搶孤動作)就在熱烈的搶奪中,各搶所要的。「吃了保平安!」這是一場此界與彼界暫時不分彼此,陽間人與陰間鬼都陷於狂歡的節慶。

「罪與贖罪」的儀式與神話

每年七月,一次又一次重複著召請的儀式,也一次又一次重演著久年的悲悽故事。在儀式性的表演中,人們一再追憶那段逐漸褪色的歷史情懷,也提醒新的一代又一代,這是一個密合著生存與鬥爭、愛與死亡的故事。在一代又一代的講述中,是否感悟到什麼?學習到什麼?爲了與大自然爭、與另一族群爭生存的權利,開荒與械爭一幕幕重演在眼前,而死亡獨覇於一切之上。於是,恐懼與悲憫又驅使人們獻出供物與關愛,在儀式演出與故事講述中,每一年的中元慶讚都試圖恢復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幽冥的關係;也試著爲人間、陰間建立新秩序,這就是有關中元普渡的神話與儀式所象徵的意義。在人類不斷創造歷史的行爲中,也不斷創造「罪與贖罪」的儀式與神話,這大概就是中元祭所深刻啓示的吧!

註:三元日是指正月十五的上元日、七月十五的中元日,及十月十五的下元日。

 

文字|李豐楙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