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縱橫台灣樂壇三十餘年,許常惠對台灣音樂發展有至深且鉅的影響。(許斌 攝)
人物點描 光復50周年/人物點描/音樂

開啓台灣音樂發展之門 兼融現代與傳統的許常惠

一九五九年前台灣音樂界發展是緩慢而漸進的,雖陸續有張福興、陳泗治、郭芝苑、呂泉生等人的努力耕耘,但仍要到一九五九年許常惠自法國留學歸國,以新穎技法、觀念爲國內音樂環境注入新泉,培育無數優秀作曲家;其後所發起的民歌採集,更豐富而保存了台灣珍貴傳統音樂。由創新至傳統,在許常惠幾十年的努力、影響下,台灣音樂正逐漸顯現出豐富多采樣貌。回顧台灣音樂五十年發展路,處處可見許常惠用行動寫下的眞實見證。

一九五九年前台灣音樂界發展是緩慢而漸進的,雖陸續有張福興、陳泗治、郭芝苑、呂泉生等人的努力耕耘,但仍要到一九五九年許常惠自法國留學歸國,以新穎技法、觀念爲國內音樂環境注入新泉,培育無數優秀作曲家;其後所發起的民歌採集,更豐富而保存了台灣珍貴傳統音樂。由創新至傳統,在許常惠幾十年的努力、影響下,台灣音樂正逐漸顯現出豐富多采樣貌。回顧台灣音樂五十年發展路,處處可見許常惠用行動寫下的眞實見證。

「當年,爲了豐富作曲素材,開始接觸、硏究民族音樂;因硏究得深,有些事必須去做,這是因緣際會、時勢使然。」音樂界尊稱「許老」的大老級作曲家──許常惠,一九五九年在結束在巴黎大學與夏野(Jacques chailley)學習音樂史的學業後,回到了台灣,開始了一場鉅大的變革,並影響了日後台灣音樂創作、民族音樂田野硏究,乃至於國際音樂交流的發展。

以民間之力推動民歌採集運動

當時爲了尋找創作素材,許常惠利用課餘之暇到各廟宇著手音樂的採集,但常常在再次造訪時,卻發現許多前輩藝人已經凋零,「這件事讓我開始驚覺到民族音樂的重要性。而此時史惟亮從維也納投稿至《聯合報》談『我們需不需要自己的音樂?』,對我衝擊很大,隨後我即以『我們需要自己的音樂!』以爲回應」,而這也促成了日後史惟亮回國兩人併肩從事民歌採集的主因。許常惠回憶,一九六五年史惟亮回國後,在華歐學舍與救國團支持下,與他合創了「中國靑年音樂圖書館」,並以此爲根據地,發起大規模民歌採集運動。

「惟亮和我都認爲台灣未來音樂創作應從民族音樂的採集、硏究爲出發。」於是在得到湖北商人范寄韻的二十萬台幣資助下,許常惠與史惟亮在民國五十五年進行了大規模民歌採集,當時參與的年輕人多達二十多人,可惜的是後來因經費不足,祇進行了二年便吿中斷。回想起那段艱苦又豐裕的日子,許常惠忍不住喟嘆。而當年成立於圖書館內負責整理、硏究的「中國民族音樂硏究中心」亦因種種因素停擺。但這次採集成果非常豐碩,許多優秀民間藝人如陳達、陳冠華、廖瓊枝、張翠峯等人都是經由這次採集而發現。

此後數年陸續有人支持此項工作,但多因經費不繼而吿中斷,「東海大學音樂系主任羅芳華在系內設立民族音樂硏究室,利用敎會部分款項資助樂譜出版,但祇印一期便因經費無著落而停頓下來。到了一九七一年台灣省政府民政廳提出『維護山地固有文化計畫』、開設『山地歌舞訓練班』,由我負責音樂、劉鳳學負責舞蹈,每年結訓後巡迴全省演出,相當精采,但二年後廳長換人,計畫便吿吹了。」許常惠感慨的表示,這種隨人而異的治事理念,對於硏究工作實爲致命打擊,而後的陳達事件(註),更讓許常惠下定決心以民間之力來保護民間藝術。

一九七七年,許常惠聯合兪大綱、陳奇祿、劉鳳學、邱坤良、林懷民等人計劃籌組「民族音樂中心」,並於籌備期,每年計劃性的舉辦三至四次場「民間藝人音樂會」,七年來舉辦了二十餘場,發掘了無數優秀民間藝人,但在史惟亮、兪大綱相繼過世後又吿中斷。

在接連好友去世的打擊,加上各項工作推展困難叢生,許常惠亦一度萎糜,直至一九七八年才再度進行第二次大規模民歌音樂調査,但卻發現民歌傳承正面臨重大變革,「隨工商業猛進,年輕人往都市集中,工作之餘的各式娛樂早已取代傳統歌唱,沒有人願意回頭去唱那些老掉牙的歌,使得整個民間音樂面臨了傳承的危機。我認爲要改善此一危機唯一的方式就是設立一永久性機構以蒐集、整理、硏究、出版、演出民族音樂。」在許常惠多方奔走下終於在一九七八年底,繼「中國民族音樂硏究中心」、「民族音樂硏究室」、「民族音樂中心」之後,成立了「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負責蒐集散佚的民間史料,紀錄民間藝人的才藝等基礎硏究工作。

創立「製樂小集」、「新樂初奏」以提昇現代音樂創作發表機會

在音樂創作及敎學上,許常惠亦爲當時音樂界帶起一股蓬勃之氣。「民國四十九年回國後便在師大、藝專、文化學院敎作曲,當年作曲以藝專學生創作力最好。爲培養、鼓勵年輕一輩學生創作,我便和學生創立『製樂小集』以提供學生新作發表機會。另外我又成立『新樂初奏』專門引介各國現代作品相互觀摩、交流。」此後相繼成立的創作、演出團體有一九六三年的「江浪樂集」、一九六五年「五人樂集」、一九六八年的「向日葵樂會」等,爲當時枯竭的創作環境注入一股年輕朝氣,並培養出馬水龍、李泰祥、戴洪軒、陳茂萱、潘皇龍、游昌發等第三代優秀作曲家。

縱然許常惠培育出衆多優秀作曲家,但在敎授作曲十五年後,卻決定停止,而把重心全付放在民族音樂硏究上,「創作其實是很抽象的,很難具體形容,如果沒有才華,要培養出優秀作曲家是非常困難的;而且十幾年來投入民歌採集活動硏究上,已有分身乏術之感。」直至一九八〇年師大成立音樂硏究所,設立民族音樂學課程,許常惠才再度返回任敎。「當初純粹是爲了尋找創作素材才去硏究民族音樂,卻怎麼也想不到日後反而以此爲主。民族音樂學是很嚴格的學術硏究,不容有絲毫差錯,其獨特的硏究方式也不能與創作混爲一談,創作可自由,但硏究則恰好相反。例如,京劇可以拿來改編、創新,但其原先的傳統形式仍須加以保留,做爲硏究參考之用,不能混淆。」

長期浸淫於民族音樂學硏究,明顯地反映在許常惠作品中,「我將民間音樂轉化成作品的表現形式約可分爲三種,一是直接以民族音樂爲主體,輔以現代技巧,在曲子前奏、伴奏、及結尾加以編曲。第二是將原曲做爲主題,然後加以發展、變奏,但基本主題仍在。第三種則是將原曲加以解構,以抽象形式來表現,但民歌中的習慣語法仍舊保留。通常這種較難聽出與民族音樂的直接關係。」

團結亞洲作曲家,共創亞洲之音

七〇年代的台灣正處於鄕土尋根熱中,作曲家們亦在傳統與現代中徘徊、反思,期望能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亞洲作曲聯盟」便在這股反思聲中誕生。

「『亞洲作曲聯盟』的成立肇因於亞洲音樂家的覺醒。長期以來,我們一直不自覺的以西方音樂爲主,殊不知那是他人的東西,怎麼也不可能變成中國的作品,唯有開始重視、培養屬於自己的音樂,才有文化累積的可能。」在各方面條件逐漸成熟及許常惠大力鼓吹下,遂由許常惠與香港的林聲翕、日本的入野義郞、韓國的羅運榮於一九六一年秋天組成籌備會議,經過一年的推動與籌備之後,第一屆亞洲作曲聯盟大會於香港舉行,並宣布成立。正式將亞洲各國音樂家聯合起來,每年有計劃的發表新作及論文,加強亞洲各國音樂文化交流刺激創作,並合力開發傳統音樂,向西歐各地推廣亞洲音樂。去年舉行至第十六屆,共有台灣、香港、菲律賓、泰國、澳洲、日本、韓國八國參與,發表作品百餘首,成績斐然。而此大會亦爲我國新一代作曲家提供良好競爭、發表園地,從第一屆至今,我國每年獲選於大會中演出作品數年年增加,顯示台灣新一代作曲者實力。

而面對現今創作日豐,但在國內仍以演奏西方音樂爲主,並且作曲者和演奏者各自爲政、各行其事的現象,許常惠連連搖頭,「記得剛回國時,整個社會環境似乎正在進行一個大的文藝運動,文學界鄭愁予、余光中相繼發表新作、美術界成立『東方畫會』、『五月畫會』、音樂界現代音樂正開始發展,各領域互相交流、碰撞、融合、影響,感覺上關係很緊密,創作素材亦可相互流通,到了後來各領域逐漸形成小圈子,壁壘分明;但此時作曲家和演奏者的關係仍然緊密結合,各種創作發表會不絕於耳。曾幾何時,連這二個音樂完成主體亦不再如往昔,這是一大危機,因音樂是需要被再創作的,作曲者的創作祇有一半,須演奏者的詮釋,樂曲的生命才算完整。」

民族音樂中心、音樂著作權尙待努力

今年甫退休,並辭去諸多雜事後,許常惠計劃再寫幾部好作品及論文,此外有二大心願希望能實現,一是「民族音樂中心」成立,二是音樂著作權能統一。

「我希望『民族音樂中心』能成爲專責收藏那些採集來的錄音,有很多人總認爲這些係私人財產,但我認爲這些都是可用資源,應集合起來,加以整理、分類,讓需要的人去査詢、聆聽,甚或拿去創新,並讓這些民間音樂的個人或團體得到照顧,生活無憂,可以專心傳承。目前聽說於中、永和交界處的公園預定地已將此與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新址一併規劃進去,爲此我已奔走了幾十年,希望能看到實現的一天。」

「音樂著作權的問題則更麻煩,由於『人團法』未施行前,各系統祇能成立一個會,而『中華民國著作權協會』涵括範圍太廣,對音樂著作權保障付之闕如。解嚴後,又同時成立了幾十個音樂著作權協會,搞得市場大亂,不但著作權人未受保障還深受其害。這幾年在我協調下,目前祇剩四個,希望能合成一個統籌中心,使著作人權益能有充分保障。」

這位大半生從事極前衞──作曲與極傳統──民間音樂保存的「許老」,在爲台灣音樂的創新、傳承與推廣努力數十年後的今日,仍舊頂著一顆赤熱的心與花白的頭髮爲音樂環境奔波不已。

(本刊編輯 錢麗安)

附註:

陳達事件肇始於陳達托人寫信給許常惠,通吿生活無著落,許常惠便於報上呼籲政府應負起照顧民間藝人責任,刊出後屛東縣政府便致贈五百元給陳達,隨後陳達亦受邀北上演出、上節目,熱鬧一陣後又歸於零。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更正啓事

本刊三十三期(1995年7月號)第30頁《戲裡乾坤大》前言第一行「一九九四年,國民政府撥遷……」嚴重誤植,謹此更正爲「一九四九年,……」特此向讀者及作者李孝悌先生致歉。

許常惠作品表

、舞台劇

1.《嫦娥奔月》 現代舞劇.管弦樂作品22, 1968

2.《桃花開》 民族舞劇.管弦樂作品31, 1977

3.《白蛇傳》 歌劇作品33, 1979〜1987

4.《桃花姑娘》 民族舞劇.國樂作品38, 1983

5.《陳三五娘》 民族舞劇.管弦樂作品39, 1983

二、淸唱劇

1.《兵車行》(杜甫詞) 作品8, 1958〜1991

2.《葬花吟》(曹霑詞) 作品3, 1962

3.《國父頌》(黃家燕詞) 作品15, 1965

4.《森林的詩》兒童淸唱劇(楊喚詞) 作品25, 1970〜1981

5.《獅頭山的孩子》 兒童淸唱劇 作品37, 1983

三、管弦樂

1.《祖國頌》(交響樂團和兒童合唱團) 作品11, 1963〜1965

2.中國慶典序曲《錦繡乾坤》 作品18, 1965〜1980

3.《弦樂二章》 作品26, 1970

4.交響曲《白沙灣》 作品26, 1970

5.鋼琴與國樂團的協奏曲《百家春》 作品36, 1981

四、室內樂

1.小提琴和鋼琴的小奏鳴曲 作品3, 1957

2.小提琴和鋼琴的奏鳴曲 作品6, 1959

3.《鄕愁三調》(小提琴、大提琴和鋼琴) 作品7, 1957〜1959

4.長笛、單簧管、小提琴、大提琴和鋼琴的五重奏 作品10, 1960〜1987

5.單簧管和鋼琴的奏鳴曲 作品27, 1973〜1987

6.《台灣》(小提琴、單簧管和鋼琴三重奏) 作品 28, 1973

五、獨奏曲

1.賦格三章《有一天在李娜家》(鋼琴) 作品9, 1960〜1962

2.前奏曲五首(小提琴) 作品16, 1965〜1966

3.《盲》(長笛) 作品17, 1966

4.組曲《童年的回憶》(塤) 作品19, 1967

5.南胡曲三首 作品20, 1977

6.《錦瑟》(琵琶) 作品21, 1977

7.《揷曲》五首(鋼琴) 作品30, 1975〜1976

8.中國民歌鋼琴曲第一本(給兒童的二十首曲子) 作品34, 1980

9.中國民歌鋼琴曲第二本(給少年的二十首曲子) 作品35, 1981

10.《竇娥怨》(中提琴或大提琴獨奏與鋼琴伴奏) 作品43, 1988

11.《留傘調》 變奏與主題(小提琴) 作品44, 1991

六、獨唱曲

1.歌曲四首 作品1, 1956

2.自度曲二首 作品2, 1957〜1958

3.白荻詩四首 作品4, 1958〜1959

4.兩首室內樂的詩 作品5, 1958

5.白荻詩五首(無伴奏淸唱曲) 作品12, 1961

6.《女冠子》(女高音和打擊樂器) 作品14, 1963

7.楊喚詩十二首 作品23, 1969〜1973

8.兒童歌曲 作品24, 1970

9.友誼集第一集 作品32, 1978〜1979

10.《橋》(女高音和管弦樂) 作品42, 1986

許常惠著作出版表

1.《杜步西硏究》百科文化公司/1961初版, 1983

2.《巴黎樂誌》百科文化公司1962, 1982

3.《中國音樂住哪裡去?》百科文化公司/1964, 1983

4.《音樂七講》(翻譯,史特拉汶斯基原著)樂韻出版社/1965, 1985

5.《西洋音樂硏究》各科硏究小叢書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

6.《民族音樂家》幼獅書店/1967

7.《現階段臺灣民謠硏究》樂韻出版社/1969, 1986

8.《音樂百科手册》大陸書店/1969

9.《中國新音樂史話》樂韻出版社/1970, 1986

10.《杜步西》希望出版社/1971

11.《對位法》(翻譯.郭克朗原著)全音出版社/1972

12.《聞樂零墨》百科文化公司/1975, 1983

13.《台灣高山族民謠集》台灣省政府民政廳/1976

14.《台灣高山族民謠集㈠㈡》台灣省山地建設學會/1978

15.《追尋民族音樂的根》樂韻出版社/1979, 1986

16.《台灣福佬系民謠》百科文化公司/1982

17.《音樂的故事》中國孩子的人文圖書館圖文出版社/1985

18.《中國民族音樂學導論》百科文化公司/1985

19.《多采多姿的民俗音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5

20.《民族音樂論述稿㈠》樂韻出版社/1987

21.《民族音樂論述稿㈡》樂韻出版社/1988

22.《中國的音樂》中華兒童叢書台灣省政府敎育廳/1991

23.《台灣音樂史》全音出版社/1991

24.《民族音樂論述稿㈢》樂韻出版社/1992

25.《音樂史論述稿㈠)全音出版社/1993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