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專欄 Columns 專欄

電腦與音樂

「電腦就是電腦,它可以發出聲音,當它的聲音出現時,我不希望人們說它『像』雙簧管、或它『像』小提琴,它應該就是電腦的聲音!它是電腦這個樂器所發出來的聲音!」齊伊文的這個觀念,在國內顯然仍是新鮮的!

「電腦就是電腦,它可以發出聲音,當它的聲音出現時,我不希望人們說它『像』雙簧管、或它『像』小提琴,它應該就是電腦的聲音!它是電腦這個樂器所發出來的聲音!」齊伊文的這個觀念,在國內顯然仍是新鮮的!

資訊科技的發展,目前已無可否認地影響到社會各個層面。音樂方面也一樣受到影響。它的影響可以從音樂學術研究、音樂敎學以及音樂創作三方面來看:

電腦輔助音樂敎學

資訊科技的主角「電腦」,在音樂學術研究方面的貢獻可以說是在音樂的領域中最早見到,也是可見到的成就中最大的。不僅僅見之於一般音樂文字資料及書目的整理,對田野採集來的音樂整理也日見功效。在「音樂主題目錄」(Thematic catatogue)的編纂處理方面亦展現出斐然的成果。近二十年來,利用電腦實現的一個浩大工程,即是「國際音樂文獻目錄」(Répertoire International de la Litéra-ture Musicale,簡稱RILM)的完成。這個「目錄」,使得各國的音樂研究者能對他國間現存的音樂資料與文獻,迅速地彼此交流運用。不僅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尋得最多的資料,也因此打開了人們的視野。可惜的是,音樂的學術研究,仍然是國內音樂領域中最弱的一環,因此RILM的存在及其意義仍然鮮為人知,在RILM中有關台灣的音樂研究資料也幾近於零。

早在一九七〇年代初期,研究美國中小學音樂敎育的學者,就曾討論到利用「電腦輔助敎學」(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for Music,簡稱CAIM)的可能性。然而遲至一九七〇年代後期一九八〇年代初期,CAIM才成為一股「潮流」,到八〇年代後期九〇年代初期,才成為美國中小學音樂敎育的「主流」。現階段電腦程式及語言的發展,在音樂分析方面雖然仍然令人失望,然而在輔助音樂基本知識及音樂家基本能力方面的功能,卻令人十分滿意。音樂基本知識指的是認識音樂諸種象徵符號的認知,如各種音符、五線譜、音程等等;音樂家基本能力,指的是個人對構成音樂諸要素如節奏、音色、高音、和聲的感受力與對那些要素的準確分辨能力。國內利用電腦輔助敎學,在其他領域中雖然已有相當的成就,在音樂方面卻仍然是一個有待開發的園地。

電腦也是樂器

從一九五〇年代開始,隨著電子器材的日新月異,「電子音樂」到目前已是西方音樂重要的一環。作曲家運用「電子合成器」(Electronic Synthesizer)為音樂開發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音響世界。一九七〇年代電腦的發展,雖然已經可以幫助一般作曲家寫作設計,但仍有許多問題未能解決。然而用電腦來輔助創作,卻使得「電子音樂」有若「如虎添翼」。而八〇年代MIDI(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的出現與普及,更使得「電腦音樂」風行一時。然而當國內部分電腦音樂「專家」們的努力標榜電腦省時省力有如「一人樂隊」之時,國外卻已朝向「電腦音樂」人性化的目標而努力試圖突破。許多作曲家早已揚棄「一人樂隊」的觀念,而把電腦視為樂器的一種。一九九二年,美國哈佛大學「電子音樂中心」主任齊伊文(Ivan Tcherepnin)就在「中正文化中心」發表了一首為電腦與鋼琴、大提琴、長笛、豎笛的五重奏。電腦與那四種樂器是同台一齊「演奏」的。齊伊文說:

「電腦就是電腦,它可以發出聲音,當它的聲音出現時,我不希望人們說它『像』雙簧管、或它『像』小提琴,它應該就是電腦的聲音!它是電腦這個樂器所發出來的聲音!」

齊伊文的這個觀念,在國內顯然仍是新鮮的!

一九六七年七月,由「美國敎育協會」發表,影響一九七〇年代以後美國音樂敎育極大的「譚戈蕪宣言」(The Tanglwood Declaration)中,有一段話說:

「所有時代、所有風格,以及所有不同文化的音樂,都應該屬於(音樂敎育)課程之內。音樂的曲目應該包括我們這個時代中多采多姿的作品在內,包括……前衛的音樂。」

「電子音樂」或「電腦音樂」對國內的愛樂者,甚至許多音樂專家來說,仍然是個不能被瞭解的「怪物」。然而,這卻是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產物。在資訊科技已影響各種社會層面的今天,音樂這個領域已無法再劃地自封。「譚戈蕪宣言」中的那一段話,應該是我們面對這項「怪物」(如果仍然認為它是「怪物」的話)的態度。

 

文字|張己任  東吳大學音樂系主任

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專欄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