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奬是大陸文化部頒發的政府奬,參評的劇目由各省文化廳、局推薦;梅花奬是民間組織中國戲劇家協會頒發,由各省戲劇家協會推薦。雖然是兩個部門,它們都是爲了繁榮和發展戲劇藝術,可以說是殊途同歸。
一九九〇年中國大陸舉辦了幾個較大的藝術活動:全國歌劇觀摩演出、亞運會藝術節、第二屆中國戲劇節、第八屆全國戲曲現代戲觀摩演出、紀念徽班進京二百周年。在這些藝術活動中,湧現了一大批優秀的戲曲、話劇、歌劇劇目。大陸文化部根據全國文藝創作和演出的活躍情況,決定於一九九一年始設置文華獎,目的是正確引導文藝創作的方向,用新的劇目宣傳積極的、健康的思想,弘揚民族優秀文化;貫徹戲曲的「三並舉」方針,即現代戲、新編歷史戲、經過改編整理的傳統戲,避免「老戲老演、老演老戲」,劇目越來越貧乏,藝術人才的培養受到影響;提高文藝評奬的水平和質量,以彌補和糾正過去評奬標準不統一和過濫的情況,建立良性的、有效的文藝評奬機制。
文華奬強調綜合性集體成就
評奬設戲曲、話劇、歌劇、舞劇、歌舞樂舞、兒童劇六大門類。由文化部領導、藝術管理官員和文藝界知名學者專家組成評奬委員會進行運作,要求具有公正性和權威性。文華奬的條件是參評的劇目必須是新劇目,老的傳統戲不參評。所謂劇目,包括編劇、導演、表演、音樂、舞美等項,劇目是綜合性的整體藝術呈現。文華奬的特點是三不照顧:不照顧地區、不照顧演員、不照顧過去已經取得的成就。文華奬強調綜合性的集體奬,只有獲得大奬、新劇目和新節目之後,才有資格評選編、導、演、音、美等單項奬(個人奬)。
第一屆文華奬,戲曲獲大奬五台:現代戲《虎將軍》(楚劇),新編歷史劇《天鵝宴》(閩劇)、《畫龍點睛》(京戲),古典名著改編《紅樓夢》(黃梅戲),新創作古代戲《荒唐寶玉》(龍江戲)。獲新劇目奬的十四台,其中現代戲三台、新編歷史劇六台、改編傳統戲四台,改編古典名著一台。文華奬的獲奬比例是有規定的,總體說來不宜太多,就我目前手頭掌握的資料來看,第二屆參評新劇目、新節目共一百三十六台,結果評出二十五台,僅占參評總數的百分之十八。第三屆參評的新劇目、新節目共二百一十六台,評出二十九台,僅占參評總數的百分之十三點四。再從第一屆至第五屆的戲曲、話劇、歌劇、舞劇、歌舞樂舞和兒童劇的獲奬情況看,大奬三十六台,新劇目和新節目奬一百一十六台,其中戲曲六十四台、話劇二十六台、歌劇八台、舞劇四台、歌舞樂舞二台、兒童劇十二台。從戲曲獲奬情況來看,第一屆至第五屆獲大奬十五台,其中現代戲五台,新編歷史戲四台,改編古典名著三台,新創作古代戲三台。獲新劇目奬的六十四台,其中現代戲二十七台,新編歷史劇十六台,改編古典名著三台,新創作古代故事戲七台,改編整理傳統戲十一台,改編外國戲一台。
現代戲得奬占多數
從以上列舉情況來看,戲曲現代戲不論在文華大奬和文華新劇目奬中,都占多數,這與「文化大革命」前提出的以現代戲爲綱和「文化大革命」中提出的只能演樣板戲是有本質區別的。文華奬參評的劇目必須是新劇目,創作和演出現代戲屬於「新」的範疇。爲了說明這個問題,還可以以第三屆、第四屆和第五屆獲文華大奬的劇目爲例,第三屆戲曲大奬只有一個吉林滿族新城戲《鐵血女眞》。第四屆獲戲曲大獎的劇目三台:贛南現代採茶戲《山歌情》、新編歷史劇高甲戲《大河謠》、越劇改編古典名著《西廂記》。第五屆獲戲曲大奬的劇目兩台:評劇現代戲《三醉酒》、龍江戲新創作古代題材戲《木蘭傳奇》。這三屆戲曲文華大奬中,現代戲只有兩台,占三分之一,這也可以看出,不論是現代戲、新編歷史劇和改編整理的傳統戲,只要思想積極健康,藝術水平高,是不分題材和分類,都可以入選。從第三屆開始,強調理論聯合實際,尤其是要發揮評論的作用,創作與評論有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評論工作要避免絕對化,要麼捧煞,要麼罵煞,都是不正確的。
今年已評完第六屆文華奬,有幾個特點:1.劇目獲奬的分布向地市發展。前五屆獲戲曲大奬的劇目十五台,省級劇團獲奬有七台,幾乎占一半。但是第六屆獲文華大奬的兩個劇目,都是地市級劇團。而第六屆戲曲文華大奬和新劇目奬共十六台,省級劇團有五台,地(市)縣級劇團有十一台,占三分之二。尤其是四個縣級劇團申報的戲都獲得了新劇目奬。獲奬的面向地(市)縣級劇團轉化,顯示基層小劇團向中央和省級大劇團的挑戰,同時也說明只有基層劇團搞好了,多出新戲,才是戲曲的眞正繁榮。2.現代戲達到很高的藝術質量,超過了一九四九年以來的任何一個時期的成就。3.新編歷史劇比較尊重歷史,反映了歷史的本質。4.改編整理的傳統戲不但思想內容健康向上,而且藝術上更注重雅俗共賞。
根據以上的敍述和分析,我認爲文華奬的生命力就在於它的質量,高質量的藝術品才有感染力和推動力。做爲劇團應以劇目建設爲中心,要以創作優秀劇本爲基礎,以培養優秀人才爲重點,以抓精品爲目標。
梅花奬表揚個人藝術成就
梅花奬是中國戲劇家協會爲了奬勵四十五歲以下的中靑年演員表演成就特設的奬項。「四人幫」粉碎以來,戲劇事業蓬勃發展,中靑年演員刻苦學戲,努力繼承,勇於創新,是應當給予肯定和鼓勵的。梅花奬以「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詩句得名。從一九八二年開始,到去年已評出十三屆,共二百六十九人,其中戲曲獲奬演員一百八十九人,含滑稽戲演員二人;話劇演員六十二人;歌劇演員十八人。這些演員分別包括在三十七個劇種中,加上滑稽戲就是三十八個劇種。從一九九三年(第十一屆)開始,增設第二次獲得梅花奬,以奬勵那些在第一次獲奬的基礎上藝術造詣卓著的年齡在五十五歲以下的優秀演員,亦稱「二度梅」。十一、十二、十三屆中,二度梅獲得者分別爲越劇演員茅威濤(主演越劇《西廂記》)、川劇演員劉芸(主演川劇《劉十四娘》)、龍江戲演員白淑賢(主演龍江戲《木蘭傳奇》)、京戲演員尙長榮(主演京戲《曹操與楊修》)、河北梆子演員裴艷齡(主演崑曲《林沖夜奔》、《鍾馗》、河北梆子《武松》)。
梅花奬實行五不照顧:不照顧劇團、不照顧劇種、不照顧地區、不照顧名演員、不照顧行當。但是對四十五歲末班車的演員,因爲只有這一次機會了,所以在同等的條件下,可以給予照顧。在十三屆中戲曲獲奬演員一百八十九人,其中女演員一百三十八人,男演員五十一人,男女比例將近三分之一,明顯的陰盛陽衰。演員獲得梅花奬後名聲大噪,可以爲本地區、本劇種、本劇團爭得榮譽,獲奬演員再演戲時,票價也可以提升,直接帶來經濟效益。
最後談談文華奬與梅花奬之比較。1.文華奬是文化部頒發的政府奬,參評的劇目由各省的文化廳局推薦;梅花奬是民間組織中國戲劇家協會頒發,由各省戲劇家協會推薦。文化部和中國戲劇家協會雖然是兩個部門,但是它們都是爲了繁榮和發展戲劇藝術,可以說是殊途同歸。2.文華奬側重綜合的劇目奬,而且必須是新劇目;梅花奬重在演員,十三屆以前對新劇目或老的傳統戲並沒有嚴格的要求,比較靈活。3.文華奬的劇目獲奬之後才可以評單項奬,演員將是單項獎其中之一;梅花獎是專門的演員奬,要求演員的基本功扎實,技術全面。
總之,通過文華奬和梅花奬的評奬,的確起到了促進戲劇繁榮的作用。
文字|薛若鄰 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
(編按:配合甘肅京劇團來台演出新編戲《夏王悲歌》及現代戲《原野》,主辦單位策劃舉行「兩岸傳統戲曲現代化」硏討會。本文爲硏討會中薛若鄰先生所作專題報吿,本刊特爲刊出,俾助台灣觀衆對大陸奬項之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