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二歲便於美國印地安那大學音樂系任敎的蓋瑞.霍夫曼被譽爲是羅斯托波維奇的接班人。(牛耳藝術 提供)
焦點 焦點

大提琴的傳人

蓋瑞.霍夫曼(Gary Hoffman)

蓋瑞.霍夫曼在十五歲時就嶄露頭角,在二十二歲時進入美國印地安那大學音樂系任敎,成爲該系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敎授,他以扎實的技術,對樂曲的詮釋深刻獨到,加上沒有一般年輕演奏家的浮誇,很快地,便成爲世界各地樂團、音樂節慶爭相邀請的大提琴家。

蓋瑞.霍夫曼在十五歲時就嶄露頭角,在二十二歲時進入美國印地安那大學音樂系任敎,成爲該系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敎授,他以扎實的技術,對樂曲的詮釋深刻獨到,加上沒有一般年輕演奏家的浮誇,很快地,便成爲世界各地樂團、音樂節慶爭相邀請的大提琴家。

八十五年台北市音樂季

蓋瑞.霍夫曼與謎

10月3日

台北國家音樂廳

羅斯托波維奇大賽得主

蓋瑞.霍夫曼大提琴獨奏會

10月5日

台北國家音樂廳

10月6日

高雄市中正文化中心至德堂

10月9日

台南市立文化中心

第一次接觸到蓋瑞.霍夫曼這個名字,是多年前筆者仍在歐洲求學時,在一份有關法國Prader卡薩爾斯音樂節的宣傳刊物中看到的;當時對這個名字起了相當大的好奇心,因爲一般出現在這種知名音樂節中的不是赫赫有名的大演奏家,就是已經敎出無數大賽得主的名師,而這個陌生的名字──蓋瑞.霍夫曼,究竟是何許人物?

英雄出少年

霍夫曼一九五六年出生於加拿大,年齡上算來是屬於繼羅斯托波維奇(Rostropovich)、史塔克(Starker)之後較年輕的一輩,霍夫曼家族中有六位偶而會以「霍夫曼室內獨奏家」(Hoffman Chamber Soloi sts)之名一同演出的音樂家。從小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長期耳濡目染使得蓋瑞.霍夫曼在十五歲時就嶄露頭角,在倫敦Wigmore Hall舉行公開演出。這種出生於音樂世家,早早就在重要演出場所演出的經歷,聽來似乎與一般演奏家們無異,但當他以二十二歲之齡進入美國印地安那大學音樂系(Indiana Uni-versity School of Music)任敎,成爲該系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敎授,也因此與最具權威的前輩大師史塔克成爲同事之後,就不得不叫人刮目相看了。

然而,眞正讓霍夫曼在國際樂壇聲名大噪的是在一九八六年,他贏得了在巴黎舉行的國際羅斯托波維奇大提琴比賽之後。他以扎實的技術,對樂曲的詮釋深刻獨到,加上沒有一般年輕演奏家的浮誇,很快地,便成爲世界各地樂團、音樂節慶爭相邀請的大提琴家,與他合作過的指揮家包括了李汶(James Levine)、杜特華(Charles Dutoit)、普列文(Andr Previn)及羅斯托波維奇等人,而樂團方面更包括了芝加哥交響樂團、華盛頓國家交響樂團、英國室內樂團、莫斯科室內樂團等國際知名團體。

此次來台,霍夫曼除了將與台北市立交響樂團演出艾爾加(E. Elgar)的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之外,也將與鋼琴家辛幸純合作,分別於台北、高雄、台南舉行三場獨奏會,演出巴赫的C大調第三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舒伯特a小調奏鳴曲──《和聲琴》,以及葛利格的a小調奏鳴曲。

深具挑戰的演出曲目

其中,英國作曲家艾爾加的e小調協奏曲對於所有喜愛大提琴的人來說一定不陌生,一生充滿傳奇的英國女大提琴家杜普蕾(Jacqueline du Prè,1945〜1987),曾在十七歲時演出這首曲子,使得她自己連同這首協奏曲在一夜之間聞名於世,成爲最爲人稱道、也最膾炙人口的完美組合。而這首屬於艾爾加晚期作品(寫於一九一九年)的協奏曲,也成爲大提琴的經典之作。另外,爲管弦樂團而寫的變奏曲《謎》則是艾爾加極受歡迎,也經常被演出的作品。還有一首艾爾加早期(一八八八年),在他娶學生愛麗斯爲妻之前所寫下的一首小品《愛之禮讚》Salut d' amour,這首曲子經常出現於安可曲或婚禮中,許多人可能經常聽到它,卻不知道它正是出於艾爾加之手。

至於舒伯特的a小調奏鳴曲《和聲琴》,它之所以有一個副標題「和聲琴」,是因爲本來這首曲子並非爲大提琴而作,而是寫給一個當時剛發明的古怪樂器〝Arpeggione〞(和聲琴),這個樂器有六條弦,雖然是拿弓拉奏,卻又有幾分像吉他。但這個樂器顯然並不受歡迎,所以很快地就又消失了,只留下舒伯特這首奏鳴曲,成爲唯一一首爲這個樂器所寫的曲子,後來這首曲子就大多由大提琴來演奏了。不過由於大提琴與和聲琴音高上的差異,使得演奏起來難度也變得高了些,再加上舒伯特的曲子往往看似簡單,但在音樂的處理上拿揑的要恰到好處,否則太過自由容易顯得流氣,太過嚴謹又會失去那種維也納特有的魅力與風味,所以相當能考驗一個大提琴家的實力。

而談到巴赫的無伴奏組曲,它幾乎已是現在大提琴演奏會中出現機率最高的曲目了。但是大家或許不知道,這些組曲(寫於一七一七至一七二三年間)其實曾被冷落、遺忘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一直到本世紀初,也就是幾乎二百年後,才經由卡薩爾斯(Pablo Casals)偶然間的發現,進而硏究、演出,才讓世人重新認識並肯定這些作品的價値。近年來,許多大提琴家更相繼推出整套六首的組曲,在連續二場的音樂會中,一氣呵成地拉完,令觀衆聽得直呼過癮。

此次霍夫曼獨奏會中所將演奏的最後一首曲子是挪威作曲家葛利格的a小調奏鳴曲,即使大家對它並不熟悉,但是只要知道《皮爾金組曲》,或者寫給弦樂團的Aus Holberg's Zeic就不難推想,這將也是一首易入耳,可以靠著椅背,輕鬆欣賞的作品。

精於古典、勇於創新

雖然這次霍夫曼來台演出的曲目大多是浪漫時期的作品,但其實他擅長的曲目相當寬廣,而且對各個時期曲風的表現與詮釋都很具說服力,也特別受到各地樂評的肯定。而風格的掌握正是當今年輕一輩演奏在懾人的技巧、誇張的音樂表現中,所最欠缺也最易爲人詬病的地方。

以海頓的大提琴協奏曲來說,原本是古典初期的作品,但其中一些較困難或較快的段落,卻往往被扭曲成炫耀技巧,製造效果,「丑化了」的展技場,完全失去了該有的優雅與美感。曾有人說過「最好的技巧,其實是完全地融入了音樂之中,所以絲毫不引人注意的」,霍夫曼似乎就已達到了這個境界,樂評說他的海頓協奏曲「……在困難的段落也是那麼地從容自在,毫不費力,自始至終有著優美、動人的線條與淸晰的對比……」。而在一場整晚貝多芬的音樂會之後,樂評更是說他「……展現了無限的活力與情緒上的張力,但從不因此犧牲品味,破壞音色的完美……,給予這些曲子最適切的演出……。證明了他是這些奏鳴曲最重要的演奏家……。」

除了從巴赫到古典、浪漫樂派的音樂之外,霍夫曼也致力於當代音樂,如波蘭作曲家盧托斯拉夫斯基(Lutoslaws-ky, 1913-)的大提琴協奏曲之演出。這首讓人耳目一新的協奏曲以一連串相隔「一秒鐘(!)」的「d」這個音展開。而這一串重複的音,不斷地又再出現在樂曲中,根據作曲家的說法,它們代表了一種「完全的抽象與空無的狀態,」所以必須「以一種完全沒有表情(inexpres-sive)的方式來表現。」 而霍夫曼的演出,被樂評家認爲是「……有著豐富的內涵,……對樂句的處理都是那樣的縝密,而使得每個小節都意義深重……。」

從古典到現代,從獨奏到室內樂,霍夫曼除了以演奏家的身分活躍於國際樂壇之外,更競相被邀請到歐美各地舉行講習會,將他的才華與經驗傳授給更多更年輕的大提琴家。當他在美國的Aspen、Marlboro、Ravinia,法國的Casals Festival、Evian/Ros-tropovich Festival,義大利的Salvatore Accarde's Settimane Musical……等地方留下足跡的同時,也擔負起了承先啓後的責任,成爲當前幾位前輩大師傅尼葉(Founier)、托特里耶(Tortelier)、那瓦拉(Navavra)相繼去世,而羅斯托波維奇、史塔克也漸漸減少演出之際,重要的接班人。

 

文字|劉姝嫥  大提琴家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