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德維藝術館內廣場。其中雕塑爲Jonathan Borofsky的作品〝Ballerina Clown〞。當代傳奇的戶外演出預定在此舉行。(林亞婷 攝)
德國 藝術節/德國

掌聲之後的隱憂

從路德維藝術館「現代台灣藝術」展談文化交流

在歷史悠久的德國阿亨市,當台灣的表演團體正爲路德維藝術館主辦的「現代台灣藝術」專題展,賣力地將演出帶入高潮時,掌聲的背後,其實隱藏著「文化輸出」的問題。

在歷史悠久的德國阿亨市,當台灣的表演團體正爲路德維藝術館主辦的「現代台灣藝術」專題展,賣力地將演出帶入高潮時,掌聲的背後,其實隱藏著「文化輸出」的問題。

九月,國內的當代傳奇、臨界點,及太古踏正陸續前往德、法、荷三國邊界的阿亨(Aachen,或其法文名稱爲Aix-la-Chapelle)演出《慾望城國》、《瑪麗瑪蓮》、《生之曼陀羅》等代表作品,此行是受德國路德維藝術館(Ludwig Forum)之邀,參與其於五月就開始的「現代台灣藝術」專題展。光環舞集與台北越界舞團已於七月上旬前往演出,獲得熱烈的回應。這次展演,除了是首度由台灣表演團體構成一個國外小型藝術節的全套節目,更有意義的是,演出與來自台灣的美術作品,在同一個屋簷下呈現。

結合美術與表演的實驗性藝術館

藝術館全名爲路德維國際藝術論壇館(Ludwig Forum for International Art),在德國屬相當獨特的中型藝術館,其三千五百件館藏作品雖不算多,但多屬當代歐美重量級藝術家名作。所在地阿亨市雖不是地圖上明顯的地標,但卻是羅馬帝國時期査理曼大帝(西元742-814)的登基處;甚至其原本由一棟舊雨傘工廠改建的建築物,一點也不起眼,更遑論其僅短短五年的歷史。然而,正因爲它是創辦人路德維在成立設於科隆的博物館(Ludwig Museum)之後,再於附近小城另闢的一個前衛性展示空間,因此較能無顧慮地展現「實驗」風格。從館名〝Forum〞一字──譯爲群衆聚集、辯論的廣場──便可看出它不怕大家前來發表不同看法或批判的特質。整修時,地下室設計成一個小劇場,希望能與藝術館的主題展配合推出演出。而爲了順利推動此觀念,除了聘請經驗豐富的渥夫岡.貝克(Wolfgang Becker)爲館長,主要負責美術方面的一切行政,藝術館還找到一位能幹的美裔德籍表演藝術專人瑞克.塔克佛里安(Rick Takvorian)擔任節目部主任。

從一九九一年開幕至今,藝術館每年都推出結合美術與表演活動的主題展。開幕的重頭戲,就是探討剛合併的東/西德之藝術觀,並延伸至呈現東歐與西歐的美學差異。九二年,由於對德國表現派舞蹈專精的瑞克(註),對受此派別影響的日本舞踏情有獨鍾,於是策劃了一個由歐洲舞踏團體組成的「舞踏舞展」。九三年,焦點放在位於歐洲南方的非洲,及自非洲移民至世界各地的族群文化,此活動當時造成往後歐洲美術館的「非洲熱」。九四年,路德維藝術館焦點對準了古巴,同年另外辦了一項法國舞團的小型舞蹈節。九五年著重紐澳的藝術,九六年是台灣與中國大陸;明年則以羅馬尼亞爲主題。

「現代台灣藝術」專題展的形成與其中揷曲

之所以選擇台灣,除了因館長貝克本人四年來和台北市立美術館保持良好關係之外,去年擔任威尼斯雙年展的台灣美術作品評審時,對台灣當代藝術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於是推薦侯俊明、黃進河、黃志陽、吳瑪悧、連德誠五位參展者於今年前往阿亨市展出。文建會除了樂於協助此計畫,更希望加入表演藝術、電影等活動,完成一項較全面性的「台灣現代藝術」展。去年夏天,在我國駐德代表處及文建會的協助下,瑞克開始對台灣的表演團體進行硏究,並於今年元月親自與貝克來台,拜訪了當代傳奇、臨界點等團。

然而,距正式開鑼的幾個月前,爆發出北美館館長張振宇更改參展者名單的風波,而引發吳瑪悧等人退展抗議、及館長下台等事件。經費的不足,除了在美術展方面造成困擾,對表演團體更是產生了尷尬的局面。

據路德維藝術館表示,德方只負責團體在當地的食宿及交通,其餘則無經費。但文建會的承辦人員表示,五團的來回機票,及貨運部分運費已由國內文建會、敎育部、及外交部補助,演出費應當是德方的責任,團體更應主動爭取才是。而從團體的立場而言,有些因衡量補助條件不錯,願意免費演出,或另向民間爭取贊助;有些則明知會倒貼,但一方面因對演出寄以厚望,只好將此行視爲一次投資;另一種態度則將它視爲一種義演,一次從事文化外交的任務。安排在第一個週末(七月五、六日)上演的光環舞集,就在如此混亂與倉促的局面下,帶著焦慮的心情前往德國。

光環舞集領先演出,反應熱烈

到了阿亨市,所幸一切還算順利,藝術館安排下塌的旅館不大,但乾淨、方便,用餐就在藝術館的義大利餐廳(La Scala)解決,因此省了不少困擾。

至於最重要的劇場條件及觀衆的反應,在主辦單位的大力宣傳下──市區內的大街,每隔一間商店就張貼以光環的《奧林匹克》劇照爲圖的藝術節大海報──反應熱烈。演出當天,藝術館內,似台北國家劇院實驗劇場規模的“ the space”劇場,擠滿了來自本地及鄰近荷蘭等國的熱情觀衆。劇場內約二百張票全部售磬,有人甚至坐在階梯或站在最後一排觀賞演出。當入場人數已不能再飽和時,仍有約十位觀衆臉貼在玻璃門上窺視,不捨離去。服務人員最後不忍心再拒他們於門外,只好於第一小段結束時,放他們進去。

分爲九小段的《奧林匹克》,在一開始舞台燈亮時,光頭、近乎赤裸、全身因抹嬰兒油而發光的舞者,在隨著極限主義式的重複性電子音樂起舞時,令全場觀衆屛息。四位舞者,或獨自滑行、旋轉,或與其他舞者手脚相連,變化出萬花筒般的肢體圖案。第一小節才剛結束,現場就爆出如雷的掌聲;這在國內演出時,是少有的例子。接下來的每段結尾,觀衆都熱烈地鼓掌叫好。中場休息,驚奇的反應聲處處傳出。到了最後一段〈圓舞曲〉,當巴洛克時期作曲家Pachelbel熟悉的〈D大調卡農〉播出後,觀衆看著這群富東方神韻的舞者隨樂曲舞動時,不禁發出會心的一笑。《奧林匹克》就在舞者們暢懷地如溜冰般滑過抹了油的塑膠地板,或在舞台中心,由原本緊縮的一群,忽然同時爆發性地向外翻,發出驚人的精力與活力時,觀衆的情緒達到了最高點。結束後,許多觀衆仍意猶未盡,繼續留在La Scala餐廳飮酒討論。

第二天,光環舞集藝術總監劉紹爐決定演出結束後,留下來與觀衆對談。在旅德畫家陳羅克的翻譯下,觀衆問劉紹爐嬰兒油之舞靈感的由來、他的創作觀念、所受的西方影響、到哪裡可以買《奧本匹克》的CD……。於七月十二、十三日演出的台北越界舞團,據鄭淑姬表示,也非常成功,她感覺自己在表演時,比在台北還順。

微笑後的隱憂

到目前爲止,此展唯一較令人擔心的,就是當代傳奇劇團如何於藝術館腹地不大的戶外庭園,演出大型製作《慾望城國》。搭台演出其實不至於太困擾當代,主要問題出在環境與天氣。由於此廣場一角聳立著一尊約兩層樓高的雕塑「芭蕾伶娜小丑」,相當突兀,雖然瑞克曾淘氣地表示,在如此強烈視覺對比下的演出,將別有一番風味,但當代傳奇團長林秀偉仍堅持以黑布遮住,以免阻礙觀衆視線。至於氣候方面,除了因德國夏天要到九、十點才天黑,燈光設計無法發揮之外,較怕的還是,如果天公不作媒呢?瑞克表示,此問題不大,因爲藝術館內的中間有一塊四方形的凹地,可供替代,只是屋頂不高,也沒燈架,只能靠天窗傳入的自然光罷了。

「台灣現代藝術」展雖然仍在進行,就表演藝術部分,有點遺憾的是,沒與德方的藝術家達成雙向的交流。一方面因阿亨屬小城,僅有一個業餘的舞蹈工作坊(Tanzwerkstatt),之前唯一附屬於阿亨歌劇院的芭蕾舞團,也於年初解散了;另一方面則是因演出場地、人力有限,同一時間只能容納一個團體表演,所以無法和其他團有接觸、交流的機會。

無論如何,文建會出面協調此專題展的實踐,出發點也是希望協助國內團體早日靠自己步上國際舞台,如這次五個團中,就有光環與台北越界是首次登陸歐洲。一位德國記者問道:「爲什麼台灣的團體到歐洲演出似乎比到美國困難?」其實,除了語言上的障礙,對歐洲環境的陌生,缺少人脈的協助,以及欠缺專業經紀公司的引介,是目前最需要加強的地方。這次透過官方協助的「文化輸出」,只是個開端,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國內團體與外國主辦單位能以平等地位建立合作關係,國外的藝術節或表演中心能主動以適當的條件邀請我們前往演出,屆時才能以參與國外世界級演出,而引以爲傲。

(本刊編輯林亞婷)

註釋:

瑞克曾於1990年以德文合著一本德國表現派現代舞者Hilde Holger的書籍,Die Kraft des Tanzes。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