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上一片旌旗,算算站了近十名長靠將軍,兵卒穿梭其間,槍、戟交錯,鑼鼓緊催。熱鬧繽紛的一幕之隔,後台負責紮靠、把子的衣箱正安靜熟速的拾掇歸位及備件。其實在開打之前,他們先已汗流夾背的爲衆將官紮靠、裝扮、備武器,不小心掛萬漏一了,還得從容想方設法的應變。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如果你對迤邐綿長的京劇唱腔無法接受,那麼舞台上的翻打跳躍,顯然是讓初入門者眼睛爲之一亮的選擇。筋斗能翻到多高?旋子能起幾個?打出手時滿天飛來飛去的兵器……,就算對許多已能看門道的觀衆來說,武戲一直是京劇舞台上最令人屛氣凝神的時刻。只要功底紮實、演出賣力,台上的熱鬧永遠不會「曲高和寡」。
但無論在哪裡,熱鬧之餘,有人一定寂寞。
將帥嘍囉交給二衣箱包辦
「我一直有個觀念,紮靠的人一定要有力氣。」負責國光劇團二衣箱的朱建國,今年已經四十歲了,胖胖壯壯的身材,似乎爲他的觀念做了最實際的註解。當明白二衣箱的轄管是旣多且碎時,我發現「粗中有細」的心思才是他勝任這行當眞正的原因。
二衣箱負責京劇中武戲的行頭。它的花樣不少,如箭衣、鎧甲、靠、豹衣褲、打衣褲、縧子等,數量更多,不僅長靠將軍或綠林短打算是二衣箱的事,後面跟著的兵卒嘍囉同樣也離不開他,再加上許多演員成套的裝扮都由零碎的配件組合而成,因此,沒有縝密的心思,這個工作相信很難應付的來。
武戲不可能不流汗,演員們在台上辛苦的證據,卻是下戲之後二衣箱要費力處理的殘跡。同大衣箱一樣,被汗浸透的衣服也只能依賴噴灑酒精或高粱酒來處理,利用其揮發的特性,將汗水中的鹽分除去。儘管如此,行頭在二衣箱的眼中還是不可避免地被視爲一種消耗品,汗水甚至可以說是二衣箱的天敵。
流汗的程度也洩露了一些看戲的門道。一般來說,由於有水衣、胖襖或其它戲服爲襯底,汗水並不容易滲露到最外層的靠衣上。但一些重頭的長靠武戲,如《挑滑車》,不僅做表的難度高,而且時間長,武生的汗水照樣波及到靠上。體力上的巨耗、表演程式的困難,這些都爲波及到靠上的汗水,憑添了一份辛酸的想像。
紮靠是二衣箱的重頭戲之一,依每個演員的需求而有不同的鬆緊程度,這裡也正是朱建國認爲要用力氣的地方。上靠時,四根靠旗間是平行、亦或呈現四十五度的傾斜,這是全憑經驗拿揑的事。挿靠旗的靠盒子在製作上有一定的格式,而每個演員在後頸與後肩的骨骼與肌里結構上又不盡相同,想要讓靠盒子貼背、舒服,不至於在演出中「芒刺在背」,這又是二衣箱非經驗不可的工夫。「每個靠又很重,不比衣服好穿,趕場時特別難過!」當然,一聽即知,這也是來自經驗的抱怨。
打縧子是二衣箱的重頭戲之二。縧子類似現今流行的中國結,掛配在演員身上以爲裝飾。或是配合角色的身分,或是配合衣褲上的圖案,有時場上的角色一多,縧子的形式還有不好重複的要求。朱建國說,當初他從老師傅手上學的花樣並不夠用,自己硏究揣摹的結果,現在手中已有七、八種造型。
「還不夠多,起碼要十種以上才行!」是太高的自我要求嗎?「是蠻難的,但基本上這是個工作。」他平淡地這樣定義屬於他的尋常熟事,雖然台上的熱鬧和台下的掌聲都不屬於他,但經年累月的衣箱活兒在他心目中自有定位,就在衣板桌上,他寫下二衣箱的四言感喟:
八身大靠齊上陣
士卒勁裝必出征
綠林英雄逞威風
二衣重任爲蕙眞
把子管兵器兼修帶做
把子不只是刀、槍、劍、㦸等兵器而已,舉凡舞台上可移動的道具,如旗竿、燈桿等,都在把子的定義之中,這一點,國光後台負責把子的張義禮,當他一年半前剛從演員轉到這行時也有同樣的意外:「我就不明白,文戲的帳幕由撿場負責,但撑帳的桿子卻歸把子管,這還是我那個師兄張義孝提醒,自己以前當演員就從來沒在意過。」
劇隊合併與年紀是張叔從舞台上退休的主要理由,不難想像,在他承認「這是必然現象!」之前,要經歷多少不勝唏噓的感慨。由於轉行不久,張叔還說不上對把子這工作有何獨具的門道與心情,取而代之的,反而更見一份對工作的競競業業:「要什麼東西?要什麼性質?要多少?有就給,沒有就去找、去做。」
三軍劇隊合併後,所有的把子都集中到了國光來,夠是夠用了,堪慮的品質卻是一大隱憂。對那些搖動了的槍頭、磨損的刀劈,張叔免不了要進行一番修修補補。除了演出時間的壓力外,這些簡單的勞作活兒並難不倒他,倒是許多需要無中生有的特別道具,凸顯了張叔在新制度中的困窘。「代價高」還不是請製作組代製的最大麻煩,「不稱手、不合用」才是讓張叔與演員蹙眉的主因;如果自行製作、購買,卻又受到報價制度的束縛。「小東西就乾脆自己貼錢了!」張叔無所謂的說。你能指責這是一種對舊制度的因循嗎?
在新制度中繼承一些老禁忌,有時會像是一種美德。不論是關老爺的刀、靈官的鞭,還是金剛的杵,在今天,一種神聖而又神秘的忌諱仍然在這些把子上揮之不去。不僅在演出時要對之恭敬三分,嚴禁外行亂摸、嬉玩;在平時,它們也被收藏在較爲隱密的地方,以「束之高閣」杜絕一切可能的褻瀆。這些態度可能不盡合理,但我以爲,經常就在這些外行人覺得莫名其妙的地方,往往才找得到我們對梨園界也必須謙卑的理由。
一年多來,張叔也在一種初學乍練的摸索中,體會把子這行的辛酸滋味。對記憶力的考驗顯然是其中最惱人的困擾之一:「很有一點說不上來的滑稽事情。明明這些東西已經很熟了,怎麼還是忘了帶!」這種意外之於張叔,至多就是從演出場地騎車趕回劇團補拿遺漏的小東西,在他記憶中,以前還有更大的笑話雖然不發生在他的手中:「有一年唱《大保國》,要賜劍前才發現劍忘了帶,只得趕忙動腦筋,找塊紅布,將刀包起來,演出時就說它是上方劍,但不在場上打開。還一年,唱《失空斬》,起霸後才發現諸葛亮的扇子忘了,臨時用硬紙板剪了剪,忙塞給演員,要他用水袖遮住,只露出個頭來。引子唸完,眞扇子送到,再遣撿場上去將它換了過來。」這些有驚無險的故事聽起來都有趣,但抬頭瞧瞧上面的制度與禁忌,就不難明白其中有多少不能承受的驚慌。
我對這次的採訪總覺得有一種說不出的不習慣,後來想想,可能是以前在後台見到二衣箱與把子時,總有「就要熱鬧」的期待或漫天價響的鑼鼓點相伴隨,單純地視它們爲一項安靜的工作時的確與我熟悉的印象相忤。
但我懷疑,有人能眞的習慣它。
文字|何一梵 特約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