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庭竹、姚淑芬、黎美光,三位新一代的舞者兼編舞者,在去年的台灣舞壇備受注目。今春,三人將首次聯合發表新作,爲成立四年的組合語言舞團增添新氣象。
組合語言八六年春季公演
5月25日
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5月26〜29日
台北皇冠藝文中心
5月31日
桃園縣立文化中心
組合語言舞團近年來爲組合多元的身體語言,激盪了新的創作動力與模式。今年春季公演,將組合黎美光、姚淑芬與卓庭竹三個女人的「藍」、「紅」、「白」檔案。
乾淨、俐落的黎美光
黎美光,十足的東方鳳眼不時閃耀著一份眞摯。台下一五〇公分的身材總是讓人訝異何以舞台上她能傳遞一六〇公分的線條與一七〇公分的張力,更難得的是其身體語言的乾淨俐落與情感的收放自如始終能夠緊扣觀者視線。一九九四年,黎美光在英國取得倫敦當代舞蹈學院舞蹈碩士後,由於其精確感性的表演特色深受靑睞,先後榮獲Laurie Booth, Rosemary Butcher, Charles Linehan以及Pit Fong Loh等編舞者邀請參加演出。此外,她在一九九六年發表Made in Taiwan獲得英國舞評家Sophie Constanti「不同凡響的天份與技巧」的讚美;另一《革命京劇》舞作更獲得英國國家劇院Stephen Ar-lene獎項的殊榮。此次,組合語言舞團演出,她將這「天份與技巧」融合著巴爾撒斯(Balthus)與馬格利特(Mar-gritte)的味道,瀰漫在《關於水藍》中。
黎美光在編舞上的特色一如她的身體特色乾淨、俐落。時間與空間元素在她理性的切割處理後呈現似眞如幻的詩境,動作力的圓融消化更凸顯其內歛的情感。《關於水藍》以視覺意象作爲創作起點,舞者在冰冷的懸垂鋼線中,交錯身影揭露人性迷宮的底相。舞者間接觸、遠離、似接觸非接觸的關係發展中,也反照出人際關係的森羅萬象。全舞基調統一於水藍與多重層次色調中,似實亦虛地引人入勝。
中性、直接的姚淑芬
姚淑芬,酷酷的一張臉龐是一股冷凝堅毅的氣質調配而成。纖細的身材內藏的中性情感,與直接尖銳的生活方式往往令認識她的人旣愛又痛。雖然如此,「中性」與「直接」即是她舞台上迷人的主因。
一九八八年赴美深造,先後獲得模斯.康寧漢現代舞團獎金以及亞洲文化基金會贊助(Asian Cultural Council)的榮譽,一九九一年取得紐約大學舞蹈碩士後,加入美國當代著名舞蹈家馬克.莫里斯(Mark Morris)與馬克.丹第(Mark Dandy)舞團演出。同年於紐約著名的河堤舞蹈節(Riverside Dance Festival)演出,爲Attitude舞蹈雜誌讚譽爲「一個不可多得的舞者,從她的演出中可學習及思考很多事情」。
旅居紐約八年的姚淑芬說:「台北敎我如何走路,紐約敎我怎麼站好。」在確立自己站好後,九六年她回到台北,以關懷人性複雜感情世界爲切入點發表過作品《此起彼落》、《自然世界》,以及《女人的單獨遊戲》。這些作品均給觀衆留下深刻印象。
相較於黎美光,姚淑芬的舞蹈特色在於時間與力量上擅長以持續的、快的、猛烈的、直接的、及向外性的質地呈現。空間採取定點格局,以強調動作本質活潑旺盛的生命力與豐富的意義。此次她發表的作品是與「紅色」的流動有關的《她們》。藉由三個女人與一張椅子多元且不平衡的分配關係發展,直接呈現人性慾望流竄、人際騷動不安,與劍拔弩張等豐富情節。從淡紅、桃紅、玫瑰紅……到黑紅,依著紅色的流動,觀念可以體會到爲何她的作品是讓人「學習及思考很多的事情」。
淸晰、自信的卓庭竹
卓庭竹,目前是雲門舞集舞者,近三年曾代表台灣參加首屆「亞洲靑年編舞家硏習營」,當選亞美藝術創作交流協會舞蹈創作類「具潛力傑出藝術家」,並於「曼哈頓藝術節」中發表作品。去年更代表台灣參加「美國國際舞蹈節」之「國際靑年編舞家硏習營」。
卓庭竹最初吸引人的,是標緻的五官,觀其跳舞時自信篤定的肢體中所隱含著充沛的情感與生命張力,令人悸動,再看其編舞時,細膩、快而準的節奏更令人驚訝。她喜歡運用遊戲方式來開發自己對舞者特質的了解。依著這份了解所牽引出相互聯繫的感應線即成爲其創作基石。卓庭竹目前爲國內新生代專業舞者中受注目的編舞者,擅長以淸晰概念化結構以及象徵手法建築作品風格。去年,她於國家劇院發表一支甚獲佳評的作品《偶缺》,延續此種風格,今年她推出與「白色」有關的《獨白》。
《獨白》來自卓庭竹對自己感性部份的共鳴,透過二位舞者互爲表裡卻又獨立的角色,共同呈現自我中一體二面的矛盾糾結狀態。卓庭竹不將自我內在的複雜世界以二分法簡化,而是以現代人對自我認知的矛盾與對立作意象化的呈現,此舞不同於前面二支舞作的地方,是其感情的處理採塊狀駐足與流暢冲刷手法,緊扣觀者心情。
組合語言舞團八六年度春季公演,組合了三個不同性格的女人訴說人性迷宮底相。組合語言舞團這一步的實踐是爲提供觀衆更廣濶的欣賞視野,同時也爲舞團的永續做一次鋪路的工作。
文字|王涓 舞蹈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