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銘隆與蘇安莉是台上台下的最佳搭檔。(許斌 攝)
新秀登場 新秀登場

攜手踏上雙人舞台 楊銘隆與蘇安莉的肢體對話

他廿一歲當兵時,才因藝工隊首次接觸舞蹈,如今已成爲美國著名現代舞團的團員。她從三、四歲起就沒間斷過練舞與演出。兩人在文化大學舞蹈系相識後,黑黝強壯但溫柔體貼的楊銘隆就與嬌小纖細、舞藝不凡的蘇安莉成了台上台下的最佳伴侶。

他廿一歲當兵時,才因藝工隊首次接觸舞蹈,如今已成爲美國著名現代舞團的團員。她從三、四歲起就沒間斷過練舞與演出。兩人在文化大學舞蹈系相識後,黑黝強壯但溫柔體貼的楊銘隆就與嬌小纖細、舞藝不凡的蘇安莉成了台上台下的最佳伴侶。

去年夏天,皇冠小劇場預定舉辦一場由楊銘隆與蘇安莉兩位文大舞蹈系、美國伊利諾大學舞硏所畢業,獲獎學金到紐約及貝茲(Bates)舞蹈節硏究的新生代編舞者的合展。可惜當時因爲剛剛考進美國著名後現代舞大師崔莎.布朗(Trisha Brown)舞團的楊銘隆,因簽證問題無法返國,因此在文大任敎的蘇安莉也只好暫緩演出。事隔一年,經過蘇安莉越洋與楊銘隆再三排練後,台北的觀衆終於有緣觀賞這對情侶精彩的舞藝。

「九月的對話」除了展現兩位舞者對後現代舞技巧(如接觸即興、或崔莎式的放鬆技巧)之熟悉,更感人的是從〈聚.散.合離〉等五支作品中,兩人絕佳的默契及眞情的流露爲原本屬純動作的舞,增添了溫馨的人情味。而默契與情感靠得就是時間一點一滴地灌漑。

彼此有了信任,什麼都不怕

蘇安莉在幾支楊銘隆編的作品中,時常需要將自己驚險地抛向楊銘隆,仰賴他的接應;只要楊銘隆鬆手或沒接穩,她必定會摔倒在地,造成嚴重的傷害。然而兩人的表現卻順暢自如,一點也不會讓觀衆爲他們提心吊膽。

「她信任我!」楊銘隆表示安莉知道他絕不會讓她跌倒,「眞的危險時,我也會自己先撲過去讓她倒在我身上。」他並解釋說他倆從大三就結識,所受的訓練方式與觀念都一致,只不過他的葛蘭姆底子較深。但如果要比舞齡的話,安莉可是從三、四歲起就不斷習舞至今,楊銘隆則是在廿一歲當兵時,加入藝工隊向胡民山習舞,才初次接觸到舞蹈。

在藝工隊跳的舞雖然多屬娛樂性,但卻激起了楊銘隆對舞蹈的興趣,於是退伍後,他到了游好彥的舞蹈團接受葛蘭姆派的現代舞訓練。在啓蒙老師的調敎與關照之下,他除了有機會上台實際參與演出如舞劇《魚玄機》,磨練舞台經驗,更重要的是,他投考了文大舞蹈系,因此有緣認識從藝專舞蹈科畢業後挿大的蘇安莉。

兩人一致的學習經驗

文大期間,兩人向甫自美國伊利諾大學留學回來的學姊兼老師古名伸學習美國最新的舞蹈技巧及編舞觀念。在她的敎導下,「舞蹈的空間變大了……編舞不只是動作的組合,動機才最重要。」一九八九年,兩人更進一步與古名伸合作,參與她的「三人」舞展,而楊銘隆也另外加入了剛成立的「舞蹈空間」舞團,成爲該團的創始團員之一。次年兩人同時獲得伊利諾大學的獎學金後,攜手赴美硏習表演與創作。

在伊利諾兩人受益匪淺,因爲學校每學期都要求學生推出一支三、五分鐘的小品,每年又有一次年度公演,因此在不斷的壓力與刺激下,他們磨練了自己的編舞手法與表演的純熟度。

一九九三年硏究所畢業那年,兩人在文建會的補助下,到紐約遊學一年。這期間,楊銘隆獲得位於美國東北角緬恩州貝茲舞蹈節獎學金,而與來自各領域舞蹈專家(包括接觸即興、爵士、西班牙舞、瑜珈、舞蹈治療、舞踏等等)硏究,並發表了七分鐘的作品〈聚散之間〉Come and Go。回到紐約,他與蘇安莉將此雙人舞進一步發展,在著名的小劇場DTW(Dance Theatre Work-shop)、佩斯大學(Pace College)、林肯中心(戶外演出系列)、及紐約大學(NYU)舞蹈敎育系公演,深受好評。這支舞,在加入了一段楊銘隆的獨舞後,也成了這次「九月的對話」最感人的作品〈聚.散.合離〉。正如同節目單所寫:「這是一支強調感覺的舞蹈,編舞者以簡單的肢體動作平述人際間若即若離的情感。」觀衆也似乎從兩人肢體的對話,看出楊銘隆與蘇安莉在這一年間兩地相思的情感。事後提到這點,兩位約三十而立的舞者不免露出靦覥的笑容:「如果演出者自己不投入,觀衆就感受不到舞蹈的生命力了。」

紐約的一年讓他們的演出水準向前躍進了一大步。「九月的對話」中蘇安莉的作品〈囈〉之獨舞版,就是她在紐約磨練了一年後,獲一九九四年貝茲舞蹈節獎學金時,在該地發表的作品。蘇安莉在〈囈〉裡讓自己的肢體有如聽到音樂時各自起舞,看起來非常舒服。同年晉身爲貝茲舞蹈節客座編舞的楊銘隆則以「圓形的動力方式,及方向的改變和持續」爲理念,發表〈心輪〉,也就是這次在台演出的壓軸戲。

拒絕盲目吸收二手文化

談到這裡,楊銘隆有些感慨地表示,其實出國留學要學how而不是what,要嘗試如何走出自己的路,而不是一味模仿,因爲許多非西方國家的舞蹈界只注重紐約在流行什麼,而忽略了自己眼前文化的精髓。

楊銘隆對美國已逝舞蹈家尼可萊(Ni-kolais)到中國大陸敎課後所發表的感想印象深刻:尼可萊指出中國學生從他身上習到的是一種second-hand cul-ture(二手文化),即他敎的一些概念之最初動機其實來自東方哲學或美學。楊銘隆舉例說,目前紐約舞蹈界的最新趨勢也是源自東方的「靜中生動」等觀念,如瑜珈、太極、氣功,而〈心輪〉看似運用西方的技巧,其實融入許多中國國術或戲曲的動作,如旋子、鷂子、掃堂腿、雲手等,不過這些因經過轉化,很難被察覺。楊銘隆認爲讓中國的舞步在台上以新面貌呈現是他將來想發展的路,等自己國樂方面的造詣更深厚,將來選的音樂也希望同舞蹈一樣,回歸本土。

致於兩位對未來又如何打算呢?楊銘隆謙虛地表示,他在布朗舞團仍有很多値得學習的地方,蘇安莉也對目前的敎學工作很感興趣。將來自組舞團?蘇安莉望著楊銘隆說:「等他回來,人才培養好了再說……」。

(本刊編輯 林亞婷採訪整理)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