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
不再自問了
破茶几 朽藤椅 或者老煙槍的原籍
──那一地林壑
有一 口山泉
也老了
不再是我的
葬身地
之二.
僅有的方寸 沉慟時
才可以挪移
我寅卯時分噤聲的姿勢
「還將山脊移往何處呢?」
山影總是總是
駐守在你佝僂的背脊
和雲影不斷激辯著
百萬萬年前的
那次交易
──還將山脊移往何處呢?
之三.
只有聲音
極度劇烈顫動時的聲音
才可以填平
那一處海的縱深
我遙念一生的那塊土地
「誰癡妄如你?
還將海的波瀾
踩在某種説辭下」
之四.
遮掩説辭的衣冠
兀立水畔
就讓它靜觀罷!
──見證一段記憶
黑色裸身的
記憶體
潛伏在深海的岩層
水陸交媾的
一灘泣血裡
之五.
《南方誌》裡
隱喻的一條無名冰川
暗藏常年血色的權力
冷嘲我僅有的
疑問的欲望
「誰會再
呼搶時光?
誰會再宣告
一種新的信仰?」
之六.
搶臥書案
也徒然……
只有一張
飄遊的臉
在我晨洗時的水面
幻出一幕幕暮靄中
最後的溯行
令人昏眩的波光
令人遙想
是那一 口山泉
嘹亮而不絶的
聲浪……
──不問誰在我身後一再稽顙
之七.
山林割讓海天間的一塊版圖
予我 最後的仰望
「誰徒守一生的空城?
履險戰鬥
爲誰……」
之八.
肯定是嗎?
我生前的疑雲
是那片大灘頭的氤氳
還是漸行消匿的硝煙味?
──迷航的嘯聲
肯定是縱浪般
反覆反覆地
自問
之九.
軀體沉浮的瞬間
我依稀聽見
笛鳴
…………
和我明日晨洗時
流沙婆娑的
幻音
「再盛滿一盆水就行了 別再……」
「別再問。」
後記:
由香港「進念二十面體」在台北演出,榮念曾編導的《山海經—老舍之歿》,表現手法與所融入的素材,前半場初看似簡單無奇,後半段則運用「音樂裝置藝術」的形式,加上部分貧窮/質樸藝術的概念,以鐵製水盆爲打擊樂器,配合一面裝有冰塊的裝置,以及幻燈片/錄影帶的聲光展演,在打擊不斷的重覆、增強與變奏下,驚起觀看歷程中多重交疊的豐富意象,比那數次超重低音的鉅響,還令人震撼!甚至可說,從老舍之死的故事,香港九七大限的指涉、「愚公移山」與「精衛塡海」的傳說、劇中不斷以粤/日/台/北京語的重複辯證式的自問、到肢體動作與盆/椅/影像的互動等主題內容,都被一再迴盪的打擊樂聲,以及令人陷入無限意象聯想與組合的劇場視聲裝置所巧妙地吸納,不但使全劇近乎了無鑿痕,且已展現出自成一格的美學境界。
文字|吳士宏 政大心理研究所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