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斯莫爾所要召集的不止是一群對古樂有興趣的演奏者,他們還必須是各種樂器領域最優秀的演奏者。(脈動藝術 提供)
焦點 焦點

菁英成軍展現古樂之美

柏林愛樂首席獨奏家室內樂團

該團創立的宗旨不僅僅在發揚被湮忘的巴洛克及更早的音樂作品,更重要的是,還得讓聽衆愛上這些樂作。

該團創立的宗旨不僅僅在發揚被湮忘的巴洛克及更早的音樂作品,更重要的是,還得讓聽衆愛上這些樂作。

柏林愛樂首席獨奏家室內樂團

國家音樂廳

1月19、20日

一開始,小提琴家庫斯莫爾(Rainer Kuss-maul)在音樂這條道路上前進的方向,與其他習樂且選擇以音樂作爲終身奉獻對象的同儕沒有甚麼不一樣的地方。出生在德國曼罕一個著名的音樂家族的他,幼時由父親啓蒙,而後師從活躍於德奧樂壇的著名小提琴家奧德諾波索夫(Ricardo Odnoposoff)。

當他開始其演奏生涯後,除了以獨奏家的身份赴世界各地巡迴演奏之外,另一方面他還加入歷史相當悠久的斯圖加特鋼琴三重奏團,演奏室內樂曲。一九七七年,庫斯莫爾應聘擔任弗瑞堡音樂高等學校小提琴敎授;此外,他也在卡爾.弗烈許學院以及世界各地開授大師講座課程。一九九三年,庫斯莫爾獲得小提琴家夢寐以求的一項榮譽,成爲柏林愛樂管弦樂團的樂團首席。這個職位不但讓他有更多機會與世界頂尖的指揮家合作,也帶領他認識其他一流水準的演奏者。

傳揚古樂

然而庫斯莫爾循著一般音樂家所走的途徑,努力爲演奏事業衝剌的同時,他察覺到,基於票房考量,絕大多數的管弦樂團與室內樂團在選擇他們的演奏曲目時,都略過或不考慮巴洛克時期或更早時的作品,頂多偶而取其中較知名的幾首曲子當作點綴。也因此,他覺得自己有義務將這些早期的音樂傳揚開來,讓世界各地的愛樂者領略到它們優美之處。爲了達成這個心願,早在七〇年代開始,庫斯莫爾就在平常的演奏行程與練習之外,撥出部分時間與心力,投注於古樂演奏的硏究上。說庫斯莫爾作「古樂演奏的硏究」,並不意味他只是閉門造車,而從未參與實際的演出。事實上,在這段時日裡,他已和布律根(Frans Brüggen)、拜爾斯瑪(Anner Bylsma)等推動古樂復興運動的大師和弗瑞堡巴洛克管弦樂團有相當密切的共事經驗。

隨著庫斯莫爾對古樂演奏的瞭解愈深,他想要成立自己樂團的意願就愈強。不過,在他的想法中,他所要召集的不止是一群對古樂有興趣的演奏者,他們還必須是各種樂器領域最優秀的演奏者。藉由這樣的菁英陣容組合成的樂團,方能將古樂之美整個呈現出來,進而吸引更多原本對古樂不感興趣的聽衆。當庫斯莫爾加入柏林愛樂之後,他從樂團及因工作之便認識的許多音樂家中覓得足夠人數的志同道合者;不用說,他們的水準絕對是頂尖的。一九九五年,一切籌備工作都吿完成,「柏林愛樂獨奏家室內樂團」(Berliner Barock Solisten)終於誕生。

對於樂團的創辦人兼領導者庫斯莫爾而言,這時候挑戰曁考驗才剛要開始。由於該團創立的宗旨不僅僅在發揚被湮忘的巴洛克及更早的音樂作品,更重要的是,還得讓聽衆愛上這些樂作,甚至耽迷於其間無法自拔。庫斯莫爾決定將摒除七、八〇年代古樂復興風潮中,一窩蜂地採用古樂器(period instruments)或仿古樂器的作法。他認爲,在製作手法上遠較古樂器精湛的近代樂器,更能傳達出作曲家所要的音色。但另一方面,他依然遵循古樂復興風潮所揭櫫的「照原譜演奏」的原則。如此折衷的結果,使得「柏林愛樂獨奏家室內樂團」的演出,旣洋溢著原創作者的時代風味,卻又能展現優美無比的音色。

誤解巴洛克音樂

在著手撰寫這篇文章之前,筆者恰好拿到該團邇近方才推出的一張韋瓦第《四季》的CD錄音聆聽。此處,筆者願以此張CD的聆聽經驗,作爲觀察他們演奏成績的例證。不過在進入這個主題前,還必須先澄淸一些觀念。談到巴洛克音樂,人們通常對這個時期的作品存著嚴重的誤解,覺得它們講求形式,結構嚴謹而旋律單調,是相當艱澀、難以消化的東西。事實上,巴洛克音樂,由於現代的記譜規範在那個時代尚未發展成形,作曲家只靠文字敍述去指示演奏者如何詮釋他的樂曲(其實,在當時,每次作品發表時,作曲家若非身兼演奏者,要不就是帶領者)。因此這些音樂,在秩序中保有相當多的自由,在簡單中留下無窮的想像空間,任憑演奏者揮灑。

不一樣的《四季》

「柏林愛樂獨奏家室內樂團」確也掌握住巴洛克音樂的這些特質。不管讀者曾經聆賞過多少不同版本的《四季》,當該團演奏的樂聲一響起,您絕對會坐直身子、全神貫注地聽下去,因爲他們所帶來的是全然意外的驚喜與新鮮感。在愛樂者熟得不能再熟的這首樂曲中,該落、團大膽地採用大幅起對比相當明顯而運行樂曲自由的速度變化,讓於淸新、單純的美感之外多了幾分浪漫。

因爲是遵循原譜演奏,持近代樂器的「柏林愛樂獨奏家室內樂團」團員們乃刻意模倣古樂器的聲音特性,以致於樂曲中的漸強與漸弱,並未呈現急遽改變的現象,相對地,聆者也聽不到習以爲常的極弱音。或許這些不同之處對聽慣「現代版本」的愛樂者來說,初初還眞有點難以接受。但其音樂背後所隱藏的力量,卻能帶給人一股難以言喩的震撼。

最讓筆者懾服的是,爲了模倣古樂器所發出的聲音,該團團員必須依照古樂器的特性,去調整他們的「近代樂器」及改變他們的演奏法,好比說:放鬆琴弦,以增加其振幅,使弦的張力變小,反應不那麼迅速。不過這種作法事實上比直接持古樂器演奏更具有挑戰性,也難怪領導該團的庫斯莫爾堅持等待了一、二十年,才有機會實踐他的理念。

「柏林愛樂獨奏家室內樂團」將於一九九九年一月間來訪,除了《四季》,他們還將演奏其他多首《四季》時期的樂曲,他們會帶給國內愛樂者怎樣的心靈感動呢?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特約撰述|呂懿德 

廣告圖片
紀念大師-張岫雲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