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演工作坊的觀衆成長以上班族爲主,紀慧玲認爲這與中產階級的興起是同樣的訊號。圖爲表坊去年的作品《絕不付帳》。(白水 攝)
特別企畫 Feature 特別企畫/劇場.創作.行銷

通俗引領風騷,百花可能齊放

台灣劇場的市場現況與未來趨勢

週休二日的實施、休閒風的興起,改變了觀衆的看戲心態,也影響了劇場的流行類型;在長期觀察劇場的記者眼中,「類型化」、「品牌化」、「偶像化」與「創作與行銷並行」將是劇場未來趨勢,而通俗路線仍會是觀衆最愛。

週休二日的實施、休閒風的興起,改變了觀衆的看戲心態,也影響了劇場的流行類型;在長期觀察劇場的記者眼中,「類型化」、「品牌化」、「偶像化」與「創作與行銷並行」將是劇場未來趨勢,而通俗路線仍會是觀衆最愛。

台灣雖然尙未見到眞正的「商業劇場」,但票房的賣座狀況,仍可視爲某種「市場指標」,用以檢驗「商品」(劇場演出)是否合於「消費者」(觀衆)的需求,以及評斷其行銷手段是否成功。我們可以看到在去年許多不同類型的劇場演出中,唯有歌舞音樂劇和喜劇見到佳績,也看到一些劇團爲開拓新的觀衆群做了嚐試但收效不彰,更看見不少劇團越來越重視行銷手段……,這一方面顯示了市場/消費者的需求與性格已經逐漸受到劇團的重視,並且可能在未來影響創作的生態,另一方面也可能必須在創作與市場需求間「做出選擇」或「取得平衡」。但目前所出現的各類「商品」是否眞的合乎市場的需要?如果觀衆的構成已經趨向多元,那是否也可能在近期出現「分衆市場」?

休閒風影響觀戲品味

歌舞音樂劇和喜劇的熱燒,似乎意味著觀衆的某種品味已然成形,但這樣的潮流的確符合市場/消費者的需要嗎?資深藝文記者王亞玲認爲,其實「台灣的市場已經符合市場的需求了」,像音樂劇的製作,她就覺得是「水到渠成」,因爲台灣人一直期待能看到音樂劇,「以前有人做過調査,問台灣觀衆最渴望看到什麼戲劇,最高比例的答案就是音樂劇,」王亞玲說,「以前韋伯的音樂劇只能到香港不能到台灣,結果國外音樂劇進不來的好處就是刺激國人自己做。」

另一方面,王亞玲也認爲歌舞音樂劇與喜劇的流行,也和台灣整個休閒型態的轉變有關係。看戲逐漸不再只是一種嚴肅的社交行爲或文化活動,觀衆可能純爲娛樂而進劇場,「就像去看電影一樣」,所以娛樂性高、讓人放鬆的歌舞劇和喜劇自然受到歡迎。但「這可能只是個過渡期」,王亞玲舉兩岸開始文化交流時爲例,「那時我們對大陸方面的戲劇一直有需求,剛進來時賣座都很好;但當你餵食觀衆到一個程度後,他們也會挑了。」所以歌舞劇與喜劇的風潮也可能在一兩年後被其他類型的戲劇取代,而觀衆的眼光也會越來越成熟,所以「重要的仍是創作本身,」王亞玲說,「即使是一個悲劇,只要它的劇作、製作到達一定水準的話,我想應該還是會有票房!」

從劇場觀衆的構成來看,我們也可發現一些不同於以往的變化。以前劇場的觀衆主要以學生爲主,尤其是大專以上的學生,但觀察劇場多年的戲劇記者紀慧玲表示,像屛風表演班和表演工作坊的觀衆中,近五年來成長的人數是以上班族爲大宗,「這跟整個社會的富裕和中產階級的興起是同樣的訊號」,紀慧玲認爲,職棒、職籃、有線電視等娛樂蓬勃興起,顯示了娛樂市場的急速擴張,所以劇場觀戲人口也隨著大環境增加,「倒不是那個劇團特別努力的緣故」。

而紀慧玲表示,另一股不容忽視的新興觀衆群則是靑少年,尤其是高中生有許多都是以製作歌舞劇爲主的果陀劇場的觀衆。果陀比較明顯地是從《吻我吧!娜娜》一劇開始帶起這個年齡層的市場,其實可以了解到這戲結合偶像歌手對靑少年產生的魅力,所以紀慧玲認爲,這些新的靑少年觀衆,和小劇場主力的大專生、高中生觀衆,「又不太一樣」。

談「分衆」不如先培養看戲習慣

如果台灣的劇場觀衆已經有上班族、大學生、靑少年的區隔,這是否可以預示「分衆劇場」的可能,意即依據設定好的觀衆群來創作?紀慧玲表示,據她所知,目前沒有一個劇團會自我設定哪齣戲是爲了某個階層來看而做的,因爲「市場正在膨脹,大家都想去佔有更大的市場」,而且「每個劇團都有理想,都覺得發展得不夠」,所以「一定要盡可能地去抓住各階層的觀衆」。

王亞玲則認爲,目前不一定要有所謂的「分衆劇場」,反而是培養台灣人看戲的習慣最重要,「如果大家都有看戲習慣,也許根本就不用設限,這個框框自然就消除了」,而且如果是好的創作,即使很淸楚地設定觀衆的年齡層,也可能吸引到不同的人,「現在做分衆劇場,會把路弄得太窄了。」

觀衆除了培養看戲習慣,同樣重要的是建立自己獨立思考與判斷的能力,不能「劇場餵什麼就吃什麼」,王亞玲認爲,如果劇團眞的「仰賴」票房的話,那觀衆的反應應該更可以刺激他們把戲做得更好。「台灣觀衆雖然蠻『一窩蜂』的,但其實也蠻精的,」王亞玲說,「像台灣的唱片業已經發展到這個地步了,仍然很難掌握是消費者的口味,今天看似掌握到了,下一步就不一定,所以劇場界也要有這種體悟:觀衆是善變的!」在這種狀況下,反而「如何找到新的可能性才是最重要的!」像去年有些劇團的票房賣座不好,王亞玲就認爲「這對他們來說可能不是壞事,反而是一個好的機會去反思,不一定是考慮觀衆,也可能是思考行銷通路、檔期等各方面的問題,」她覺得如果票房一失利下一齣就要迎合市場,「其實是很可怕的一件事」,台灣的劇場還是要百花齊放才是好的。

類型化與品牌化是未來趨勢

至於未來幾年,會有新的戲劇類型出現嗎?紀慧玲認爲,歌舞劇的風潮還可能延燒一兩年,再出現的新類型可能也是以通俗路線爲主,說不定是像日本「吉本新喜劇」那一類的「爆笑劇」,而且可能進駐到PUB、餐廳等非劇場的空間演出,吸引到與原來劇場觀衆完全不同質地的族群。

除了新的戲劇類型,紀慧玲認爲也有可能見到一些「經典作品」的重演,因爲就搶市場來說這是一大利器,「就像你很久以來就一直聽人說《歌劇魅影》,如果它眞的來台灣演你一定會想看,」紀慧玲說,「同樣的對新的劇場觀衆來說,一個有口碑的作品重演也一定是有吸引力的」。

紀慧玲指出,劇場在未來有幾個可能的趨勢:一是「類型化」,因爲未來戲劇類型應會多元發展,到時每個類型會確立,於是是歌舞劇的就會說自己是歌舞劇,是社會寫實劇的就會說自己是社會寫實劇;其次是「品牌化」,這會是受到中產階級的影響,品牌可能是人或是團體,如果演出的品質固定,品牌忠誠度自然會出現;第三個趨勢是「偶像化」,意即劇場會開始出現自己的偶像明星,在票房上建立一定的影響力,這是因爲劇場可以讓演員固定的工作,使劇場成爲他們特別的舞台,就像電影或電視一樣;最後一個是「行銷與創作並行」,意即劇團除了重視創作外,也會優先考慮行銷策略與執行,以及創作與行銷兩者的結合。

認淸劇團要走的是商業劇場之路

王亞玲也表示,台灣的劇場現在雖然還沒眞的進入所謂的「商業劇場」,但各劇團應開始學習如何掌握自己的生存方式。而且即使是做商業劇場,其實更要在品質上要求,包括周邊的行銷都必須仔細地考慮在內,王亞玲舉音樂劇名製作人韋伯爲例,「他也不是隨便出戲,大概四年才出一齣」而且韋伯非常擅長利用音樂劇的周邊產品作宣傳,像音樂劇的單曲CD就會在演出前找流行歌手演唱,還登上暢銷歌曲排行榜,成爲非常有效的前期造勢活動。而在創作與劇團的發展上,也必須認淸楚自己要的是什麼,才有可能成功,「拿果陀來說,」王亞玲表示,「他們如果要長期發展歌舞音樂劇,就應該認知到這條路就是商業劇場的路,不用考慮『淸不淸高』的藝術性問題,即使先用『複製』的方式做也無妨,等到技巧成熟了,再去追尋『台灣的音樂劇』也不遲。」

雖然要預吿台灣商業劇場的來臨還太早,但現在已是可以朝這個方向起步的時機。重視娛樂休閒的風氣已爲劇場的普遍化準備了溫床,王亞玲認爲,如果能再進一步結合觀光、旅遊以及藝術節活動,同時精進演出與行銷的品質,觀衆群也可能增加許多外來的觀光客,但這還是得一步一步來。畢竟台灣劇場起步晚,要追上他國比較成熟的劇場環境,還有很長的路途要試探及前進。

(本刊編輯 莊珮瑤)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