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亮與李堅的搭配,思緒淸晰、冷靜。後者十分盡職的烘托出林昭亮的頑皮個性,讓音符的跳躍處處充滿律動感。
林昭亮小提琴獨奏會
6月6日
國家音樂廳
曾經有一位專業小提琴家如此的形容自己的樂器:「這是人類智慧所構想出的可怕發明物,但她卻又是一件美麗而且變幻莫測的藝術品。」小提琴這件樂器,確實具備這種迷人的神秘色彩;如同一把樂器經由不同的演奏者拉奏,馬上可以呈現各種變化多端的色澤,其樂器靈性結合了演奏者的技術,瞬間鮮活了繽紛的音樂世界。
林昭亮與李堅搭擋,考驗合作默契
這次林昭亮所排出的獨奏會曲目,相當具有學術性的價値。總共有三首小提琴與鋼琴的奏鳴曲,以及一首表現器樂極致兼具戲劇張力的廿世紀現代作品;分別是貝多芬的A大調第二號小提琴奏鳴曲(作品12之2號)、波蘭作曲家魯托拉夫斯基(Lutoslawski)的《突然》(Subito)、華麗浪漫的理査.史特勞斯的降E大調小提琴奏鳴曲(作品18號)以及浦羅柯菲夫的f小調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作品80號)。
首先登場的是貝多芬的第二號奏鳴曲;不過尙未演奏就因爲鋼琴琴鍵的問題造成小小的騷動,幸好阻礙迅速排除,未延誤音樂會的進行。
貝多芬一生創作,總共遺留下十首小提琴與鋼琴合作的奏鳴曲。而最早期的三首奏鳴曲分別爲:D大調、A大調、降E大調,全部收編爲作品十二號。在這幾首奏鳴曲中,很顯然的都存有莫札特的陰影,不過雖然尙未擺脫其習作領域,但貝多芬獨道的革新手法,其戲劇性張力效果早已開始滋長萌芽了。
林昭亮與老搭擋李堅,合作多年默契十足,不過遇到了偌大的舞台空間,在耳朶尙未全然適應的情況下,貝多芬一開始的第一樂章,十六分音符的拉奏,出現了鋼琴小提琴相互追逐的現象,令人揑了一把冷汗;不過兩人的默契不是蓋的,馬上專注而迅速的進入情況,至終未再出現失控現象。林昭亮的音樂表現最令人印象深刻之處,乃在於他那溫暖甜美又精緻細膩的音色表現;右手運弓的拿揑恰到好處。曲子開頭是以6/8拍、活潑的快板奏鳴曲形式進行,因此在一連串的兩個八分音符圓滑線、加上八分休止符的音型進行下,拉奏者必須運用一些運弓速度、加上左手抖音,來潤飾音色以免流於枯燥乏味;而鋼琴與小提琴彼此之間無論音色、力度、大小對比的相互呼應,在在考驗著兩人的合作默契,而他們的表現全然令人放心。値得一提的是李堅的鋼琴琴蓋全開,而音量與林昭亮的搭配全無任何壓迫感,除了大膽細緻外還需有極佳的觸鍵控制力,表現令人稱許。
這種控制力在第二樂章由鋼琴起始主導的旋律表現中,有非常漂亮的精緻演出,當然此刻林昭亮也跟隨發揮了他那特有溫暖甜美的音色,樂句完整細膩。尤其稱道的是他的右手運弓十分靈巧;無論弓在弦上位置的選擇、或是弓速的分配,都是上乘的功力。兩人的搭配頭腦冷靜、思緒淸晰,帶給聽衆相當悅耳的感受。
第三樂章是一首優美的快板,以具有小步舞曲風格的迴旋曲式寫作而成。開頭由李堅的琴音帶出其風趣、幽默的高雅情操。李堅的鋼琴觸鍵控制眞是了得;其音量控制十分高明,加上層次分明的駕御能力,十分盡職的烘托出林昭亮的趣味頑皮個性,讓音符的跳躍處處充滿著律動感,漂亮極了。由這個樂章的詮釋表現,在在顯示著林昭亮於右手技巧的控制力,早已達到了爐火純靑、隨心所欲的意境;左手精確的音準控制及共鳴音的掌控配合,皆是佳作,而最後所營造出的氣勢,逐漸推往高潮,結束在鋼琴的一個單音,是如此的具有彈性、精緻優雅,妙不可言。
夢幻般的綺想色彩
第二首曲目是風格表現沉重陰晦的浦羅柯菲夫f小調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浦羅柯菲夫雖不是小提琴家,但所創作的兩首小提琴奏鳴曲皆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尤其第一號奏鳴曲是浦氏於一九四六年,再把過去的草稿重新修飾創作而成,在這期間正逢不安於整肅與恐怖中爆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因此曲風驟變,從和聲色彩與音符上中傳遞出不安寧的氣氛,讓空氣爲之凝結。
弦樂器與鋼琴的音準,一向有「純率」及「平均率」的論點差異;就弦樂器而言降記號的調性,一般較偏靠近下面音高,反之升記號較偏上面音高。由於f小調是四個降記號,小提琴進來處是G、Ab兩個十六分音符,林昭亮在Ab音準上似乎偏高了些,聽來有些刺耳。樂曲進行時,中心的旋律不斷的變化轉調,將詭譎變幻的色彩充滿於整個樂章。因此在裝上弱音器來拉奏快速十六分音符的效果,有如霧中繽紛落下的小雪花片,美極了。
第二樂章是唐突的快板,在提琴技術上是採用重音來表現曲風的厚實感。林昭亮在此處表現得相當得體;無論音質的拿揑、戲劇性張力呈現以及由十六分音符構成的快速音群拉奏,都顯得駕輕就熟。第三樂章是由鋼琴彈奏出有如夢幻般的音色。李堅控制力極佳,其均勻性、層次感相當老練成熟;林昭亮也適時的在右手運弓速度的塑造上,勾勒出一股飄渺、朦朧之美,是典型印象樂派的表現手法,對聽衆的耳朶是一種新奇感受;只可惜似乎有聽衆努力嘗試想「聽懂」,卻徒勞無功,反而有些坐立難安。値得一提的是林昭亮很巧妙在上高把位時,藉由些許滑音塑造出一種讓人期待又滿足的表現手法,控制力成熟穩健。
第四樂章是以5/8、7/8、8/8三種混合拍子爲主體,這種藉由節奏的律動,營造出俄國民族舞蹈表現之傳統性,令聽者不得不專心聆聽,曲中有小提琴的撥奏與鋼琴的右手相互呼應對答,默契十足,最後又回到夢幻般的綺想色彩。
拿手好戲
下半場曲目開出廿世紀波蘭作曲家魯托拉夫斯基的曲子,曲風需要充滿戲劇性效果,無論音量、力度、強弱、速度等等,皆有極誇張似的強烈對比,時而粗暴時而柔和;時而跳弓時而圓滑,是考驗演奏者技巧控制力的試金石,林、李兩人依舊有亮麗的表現,通過考驗。
今晚的拿手好戲,是由理査.史特勞斯降E大調奏鳴曲擔任。作曲家創作手法相當自由,採用許多創新和弦,在對位手法的運用上亦相當大膽新穎。經由前幾首曲目的熱身,林、李兩人在這首樂曲中有如老夫老妻般的水乳交融,令聽衆聽得如癡如醉,尤其林昭亮那種溫暖人心、人性化般的音色處理,讓人體會到他的善解人意、謙恭態度,聽來格外舒服,尤其第二樂章的表現更是令人餘音繞樑三日而不絕。
最後在聽衆的熱烈呼喚下,林昭亮慷慨的拉了四首不同曲風的安可曲,尤其第一首便是演奏我國著名作曲家蕭泰然敎授所創作的《台灣頌》,以實際演奏行動來拉奏國人作品,値得大家起立鼓掌。
文字|蘇顯達 國立藝術學院音樂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