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宏寛充滿豐富個性的鋼琴彈奏,早已跳脫出一般人所習慣性期待的聲響技巧展現與感官愉快的追求;當他單獨彈奏時,讓人聽到鋼琴家獨特的彈奏個性與非比尋常的藝術特質。
台北愛樂管弦樂團
2月7日
國家音樂廳
二月七日晚,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在國家音樂廳演出了一場標題爲「柴科夫斯基第四號交響曲」的音樂會,除了柴科夫斯基第四號交響曲外,另一首布拉姆斯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也算是鋼琴協奏曲中最厚重,最交響式的作品。整場音樂會曲目及內容在不刻意的組合下,呈現出了音樂家們對「命運」強勁抗衡的象徵。
樂團首先以巴赫《G弦之歌》來悼念去年於空難中過世的中央銀行總裁,也是衆人所尊敬的愛樂知音──許遠東先生。緊接著的布拉姆斯第二號鋼琴協奏曲,主奏部分是由目前定居美國,任敎於波士頓大學的陳宏寬所擔任。此協奏曲不僅在精神意志力、持續集中力,或是體力的能耐上均爲鋼琴家們最大的挑戰,而陳宏寬在此音樂會中選擇演出這一首降B大調協奏曲,意義極爲深刻。
充滿內在省思而細膩的個人風格
因爲數年前,當這位傑出鋼琴家,正得到國際樂壇重視,而步入職業演奏生涯巔峰時,卻被命運阻撓了,如靑天霹靂的手傷,被醫生預測可能永遠無法彈琴,然而,陳宏寬以超乎尋常的意志力與精神克服了許許多多的困難,終而恢復了彈奏。這些年來的心路歷程與思考轉折,使得原本就擁有超凡智慧的陳宏寬,在音樂表現上更昇華至脫俗而深刻的特殊藝術境界。
當晚,在布拉姆斯第二號鋼琴協奏曲中,可以聽出陳宏寬的彈奏中沒有任何一個音,任何一個細節,不是經過反覆深思,依樂曲構造與意義爲考量,一再嘗試,熟慮後的最終抉擇。在陳宏寬的彈奏中是找不出虛榮的外在技巧炫耀和以取悅聽衆爲要的展現,而這也正是陳宏寬在成長過程中所受德國基礎敎育、邏輯思考、哲理訓練的明顯痕跡;陳宏寬在這首最重量級的鋼琴協奏曲中,嘗試展現的是充滿內在省思而細膩的個人風格,他充滿豐富個性的鋼琴彈奏,早已跳脫出一般人所習慣性期待的聲響技巧展現與感官愉快的追求;也因此,雖然指揮盡力配合,然而當主奏者在鋼琴上嘗試著妥協並跟隨樂團的表情、姿態、速度而融入於有著交響曲架構的管弦樂聲響時,仍然顯得艱辛而甚至格格不入。只有當獨奏者單獨彈奏時,才能讓人聽到鋼琴家獨特的彈奏個性與非比尋常的藝術特質。
陳宏寬應該是在台灣受過敎育的鋼琴家中,所獲重要國際大賽奬項最多,並同時擁有最超凡精神層面與藝術特質的一位。
充滿生命力的浪漫激情
下半場別名《命運》的柴科夫斯基第四號交響曲,在指揮梅哲掌控下,樂團揮別了在協奏曲時的侷限,盡情而豪放的流露出直接而年輕澎湃的朝氣。正如作曲家自己所述,第一樂章裡的「序奏爲全曲最重要的部分精華所在,也是全曲的主要意念……」,在此指揮梅哲如君王似的站立著,開引出如命運的樂思。看著一位有著豐富人生,舞台經驗成熟的老者不誇張,極「經濟」的動作,帶引著一群靑年好手超越了時空、地理與情感的差距,在音樂中依個人經驗穿梭、游離著,靈活的在互動的合奏間共同建造出樂曲的架構,與層層疊起的聲響力度。
這位對曲目選擇與安排有著老道經驗的樂團藝術總監──梅哲,自成一格,嘗試建立、並擴張樂團曲目(repetoire)。在過去數次音樂會中,樂團所演出的交響曲都有著讓人刮目相看的表現。最讓人驚訝的是,在短短幾年間,銅管部分的演出,幾乎已進升至最高水準。
當晚樂團首席林暉鈞與弦樂各部首席帶領著團員盡情而忘我的表現,讓聽衆們感受到了充滿生命力的浪漫激情。滿場的聽衆,無不瘋狂感動於指揮梅哲毫不妥協,時時刻刻與「命運」相抗衡的強勁生命力。
文字|葉綠娜 鋼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