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團長馬斯納格演奏的薩克斯風,偶爾迸裂出來的鬼哭神號,往往讓人聯想到約翰佐恩。(白水 攝)
音樂 演出評論/音樂

隱藏在粉彩包裝裡的音樂

馬斯納格五重奏來台爵士

作曲,再度成爲歐陸爵士樂手的重要課題,全然的即興演奏,不再是衡量作品的唯一標準了。

作曲,再度成爲歐陸爵士樂手的重要課題,全然的即興演奏,不再是衡量作品的唯一標準了。

馬斯納格五重奏

5月31日

國立藝術學院舞蹈廳

情慾晦澀地隱藏在粉彩包裝的攝影集裡,打開封面,一幀幀經過洗染、塗裝、切割的作品,吿訴我們,創作者杜可風逼視人性情慾的結果。

然而,同樣躺在包裝盒裡的那張唱片,這些音樂又訴說著怎樣的故事呢?

在這裡,柯曼和柯川(註1)仍然是巨大的前衛圖騰;在這裡,鮮少有人聽過維也納藝術樂團,更不用提聖日、安東尼布雷斯頓(註2)等等。於是,要想準確地向大家說明,馬斯納格五重奏(Max Nagl Quintet)的作品是怎麼回事,竟然像是對自小失明的人描述顏色一樣困難!

音樂會最美麗的時刻

一九九九年五月三十一日,雨中,走在通往藝術學院舞蹈廳的路上,看著即將進場的觀衆,心裡想著的卻是,究竟有幾個人會產生共鳴?這場演出又能感動多少人?

當然,音樂本身自然擁有撼動人心的力量;當然,並不是一定要知道,歐陸從自由爵士、自由即興一直進展到民謠導向的現代即興音樂(註3)這段發展歷程的人,才能欣賞這場演出。讓人好奇的是,這會是一場大開眼界的文化衝擊嗎?或是文化災難?

於是幕啓燈亮,音樂家各就各位,隨著舞台上幻燈片切換造成的光影流爍,演奏出他們最新的苦心創作。

在爵士樂的演出當中,現場氛圍激盪出的火花,常常是造成傳奇名演的主要因素。在那天,低音大提琴手彈奏的兩段即興,是整場演出唯一的自發性即興,尤其是上半場快結束時,第二次的即興演奏,就連台上其他人,也和觀衆一起屛氣凝神欣賞著,這大概是這次演出最美麗的時刻吧?

下半場則都是預先設定好的演奏,馬斯納格自己的說明是,這些作品的樂句都很短,旋律線常常是跳接在一起的,並不適合用來表現即興;再著,即興演奏誰不會?若是爲了即興,反而減弱了作品想表達的意念,得不償失!

即興演奏的反思

這種想法正是歐陸爵士樂手,近年來對於七、八〇年代過度強調即興演出的反思,也可以在其他歐陸音樂家的作品裡聽到同樣的趨勢(註4),換言之,作曲再度成爲歐陸爵士樂手的重要課題,全然的即興演奏,不再是衡量作品的唯一標準了。

於是,雖然下半場的氣氛顯得有點悶,我們卻能更淸楚聽到這個五人團體的音樂特色。

最搶眼的是鼓手,豐富的肢體表情,幾次極富戲劇性的口白,都能讓觀衆大樂!鼓手是歐陸爵士那一派(註5),以速度和重量取勝,這也是他搶眼的主因。低音大提琴是那天最精采的!除了彈奏了兩段包含大量泛音旋律構成的即興之外,還能扎實沈穩地維持住樂團整體的行進。小提琴是提供優美旋律的主角,幾段富含民謠風的演奏,爲音樂增添許多色彩。鋼琴則是最詭異的部分,每當樂團其他成員融成一片時,總是聽見鋼琴冷然獨立,用西索泰勒式的演奏(註6),刺激著觀衆的聽覺。至於團長馬斯納格演奏的薩克斯風,偶爾迸裂出來的鬼哭神號,往往讓人聯想到約翰佐恩(註7)!後來才知道,原來馬斯納格眞的和佐恩一起演奏過。

對於這種略帶著前衛色彩的音樂,觀衆的感覺如何呢?

令人訝異的是,觀衆似乎頗欣賞!演出結束後的鼓掌和歡呼,聽的出來是熱情且眞誠的,不是那種應酬式的。在一個正統爵士樂都還是一片荒蕪的地方,觀衆居然喜歡帶著前衛味道的作品?對這個現象最好的猜測是:我們的社會實在太前衛了 !

註:

1.歐涅柯曼(Ornette Coleman),六〇年代初期,自由爵士旗手,在他倡導之下,自由爵士成爲一種基本概念,不再是某種神奇的特技。後來影響了大量的歐陸爵士樂手(尤其德國)。約翰柯川(John Coltrane),一九六七年過世,影響力卻一直持續到今天以至於未來!作品深邃難解,即使過了三十多年,有無數人嘗試解釋他的作品,對他作品背後隱藏的思想,仍然還有許多疑問!堪稱人類史上最偉大的兩位JC之一!(另一位則是Jesus Christ,耶穌基督)

2.維也納藝術樂團(Vienna Art Orchestra),以維也納爲基地的前衛爵士樂團,馬斯納格五重奏的作品,可以聽到這個樂團的一些影子。聖日(Sun Ra),爵士樂史上最奇特,最有趣,也最詭異的人物。他自稱來自土星,音樂也常常以宇宙太空爲目標,也許可以稱爲「前衛宇宙爵士」。安東尼布雷斯頓(Anthony Braxton),創作力驚人的前衛爵士樂手,可能是前衛爵士圈裡最有活力的推展者。

3.六〇年代末期,自由爵士導入歐洲,成爲歐陸爵士樂的重要派別。到了七〇年代末期,自由爵士轉化成爲自由即興。到九〇年代初期,歐陸樂手對於全然的即興音樂感到厭煩,主要原因在於,即興音樂無法成爲表達自己民族特色的工具,於是出現了以民謠爲素材的即興作品,風氣一開,目前已經是歐陸爵士樂界的主流思想。

4.在一九九一年維也納藝術樂團的作品《第二章》(Chapter II),或者一九九七年安寧皮考克(Annette Peacock)的作品《無物類此》(Nothing ever was, anyway.)當中,我們可以聽到作曲的重要已經超越了即興,即使這兩張專輯的演奏者,以往都是以即興能力著稱的。

5.相對於歐陸,美國爵士樂手更重視音色的變化,也許是因爲美國爵士樂手大多還是從傳統爵士樂入手的緣故。可以比較註4提到的兩張專輯作比較,馬斯納格樂團的鼓手頗類似維也納藝術樂團,而《無物類此》專輯的鼓手保羅摩訓(Paul Motian),表現的方法就和歐陸大不相同,即使兩張專輯都是前衛爵士。

6.西索泰勒(Cecil Taylor),前衛爵士鋼琴家,也有人認爲,他才是自由爵士眞正的創始者。泰勒曾說過:「對黑人而言,鋼琴是打擊樂器,不是弦樂器!」這段話就是泰勒作品的最好註脚。

7.約翰佐恩(John Zorn),噪音爵士樂手,曾來過台北演出數次。

 

文字|黎時潮 台北愛樂電台節目主持人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