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想像需要一個團隊的表演藝術,在沒有任何支持下存在。這是很多國家都以納稅人的錢來贊助演藝團體的原因。可是以藝術經濟的角度來看,公部門在演藝上的投資,必須能對社會大衆有所貢獻才是。他們要如何使社會上更多的人可能並欣賞他們的產品,實在是非常重要的努力方向。
表演藝術,尤其是藝術的、實驗性的表演藝術,可能是藝術中最脆弱的一支,最需要呵護與支持。可是他們的需要,外界幾無所知,也不關心。這是我在國家文藝基金會所體會到的。
不利於表演藝術生存的兩個特點
任何前衛性的藝術都難於為社會所支持,視覺藝術也不例外。可是表演藝術有兩個特點,使它格外不利於生存,其一是團體性。它的產生常常需要一組人馬的配合,因此要花費相當的人力與物力,在固定的場所,經過多次演練後才能呈現。其二是時間性,表演是在一定時間內完成,完成後就消失了。除非再做一次表演,它不可能再現。雖然今天有了精密的錄影技術,可是越有實驗性的表演,越無法呈現在影片上。
由於這兩個特點,表演藝術的成敗與它的大衆性特別有關。表演的意義只有一個標準可以衡量,那就是觀衆。到場的觀衆多,作品的影響力大,才能達到創作的目的。而觀衆越多,表演者與創作者的名聲越響亮,藝術家個人的成就也因此被肯定。作品可以因受到支持而再三地演出,得到更多人的欣賞。外國有些戲劇,在同一個舞台上表演數年,甚至數十年,就是因為觀衆不想讓它消失。一旦停演,這個作品就永遠消失了。
視覺藝術,不論是繪畫還是雕刻,還是當代的裝置藝術,其創作的過程是個人的,大多是一個人在不受干擾的情形下的產物。而其產品是空間的,如果善加保護,可以永遠存在。有價値的作品,可以在創作者死亡後繼續受到喜愛。視覺藝術家不可能有表演藝術家一時的光環,卻可以尋求永恆。洪通這樣一位素人畫家,餓死在小屋裡,可是留下的作品卻成為收藏家高價搜求的對象。
在過去流傳一種觀念,就是「文窮而後工」。擴大的解釋,就是藝術家要有偉大的作品產生,必須在很艱苦的環境中創作。這是認為藝術家的境界要靠精神力量,而偉大的精神力量必須經過痛苦的磨練才能成熟。持有這種觀念的人,認為藝術家是不必幫助的,在優渥的環境中反而失去了創作的動機,愛之適足以害之了。美國人在傳統上就大多抱持這樣的觀念。這其實是不一定正確的。西方的大藝術家都是在贊助者的支持下創作出傳世的作品。近代的大畫家,如畢加索、張大千,都過著非常富裕的生活,仍能創造出為世人傳頌的作品。
利用情勢,加強與大衆溝通
即使承認艱困的生活可以磨練出有深度的藝術,也只能使用在視覺藝術上,很難想像需要一個團隊的表演藝術,在沒有任何支持下存在。這是很多國家都以納稅人的錢來贊助演藝團體的原因。可是以藝術經濟的角度來看,公部門在演藝上的投資,必須能對社會大衆有所貢獻才是。他們要如何使社會上更多的人可能並欣賞他們的產品,實在是非常重要的努力方向。
要大衆了解藝術不是容易的事。但比起往日,今天與未來的大衆都具備了較有利的了解藝術的條件與好奇心。藝術界應該掌握到這一有利的情勢,盡其所能,把藝術與觀衆連結起來。
文字|漢寶德 建築者、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