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藝術節邀請的表演者多半是成名已久的當代藝術家,在作品風格上卻仍然具有現代性及爭議性,並藉由新的創意與詮釋來重新定義表演藝術的形式與傳統,讓觀衆作更多的思考,因此節目每每具有十足的話題性與知名度。
夏天在紐約看表演,除了一般百老匯的劇場外,林肯中心藝術節也是一項不錯的選擇。自一九九六年開始,林肯中心在每年夏季都會舉行國際藝術節,今年從七月十日起到二十九日止,一連三週,節目包括來自歐洲與美國的戲劇、舞蹈、音樂、歌劇、新馬戲等不同類型的表演藝術。
向傳統挑戰
林肯藝術節邀請的表演者多半是成名已久的當代藝術家,在作品風格上卻仍然具有現代性及爭議性。這些節目通常企圖挑戰既有的表演藝術類型與標準,並藉由新的創意與詮釋來重新定義表演藝術的形式與傳統,讓觀衆作更多的思考,因此節目每每具有十足的話題性與知名度。像今年由菲利普.格拉斯(Philip Glass)與羅伯.威爾森(Robert Wilson)的《白烏鴉》White Raven,就延續著他們兩人自一九七六年成名作《沙灘上的愛因斯坦》以來對傳統敘事性歌劇的反動;班哲明.巴比(Benjamin Bagby)與張叔平(Ping Chong)合作的《艾妲》Edda,則是結合音樂學術研究與現代劇場手法,企圖在現代舞台上重現西元十世紀時尚未受到天主教會音樂調式影響的古維京人音樂與十三世紀維京史詩;而由義大利米蘭史卡拉芭蕾舞團(La Scalla Ballet)帶來的《吉賽兒》Giselle,則強調大幅改變十九世紀以來傳統的編舞風格,採用更接近現代人的類似電影寫實的表演方式,表現劇中人物的眞實情感。像這樣近乎向傳統挑戰似的嘗試,成功與否,則是見仁見智,有不少的節目註定是要毀譽參半;不過在表演藝術形式與內容的傳統與創新上,具有一定的辯證效果。
撇開這類較嚴肅的思考與具爭議性的話題之外,林肯中心藝術節在賣點上也十分吸引人,再加上夏天的觀光人潮,每年都吸引許多觀衆前來觀賞。由英國與愛爾蘭的劇團呈現的「品特戲劇回顧展」,對那些盲目崇拜英國戲劇的美國觀衆而言,簡直是天大的好消息,至少就讓他們省了紐約倫敦來回機票與住宿費。再加上這次品特先生御駕親征,不但親自執導新作《慶祝》Celebration,還在另一齣戲《喝一杯吧》One for the Road中擔任主角。即使票價高達美金五十五元,仍是一票難求,甚至預售就賣完。而向來擁有許多芭蕾舞觀衆的紐約人,對於外來的著名舞團如史卡拉芭蕾與去年的波修瓦芭蕾,也是趨之若騖,將高達七十五元的票搶購一空。無論這個《吉賽兒》是如何反傳統,只想一睹名舞星風采的人,顯然仍大有人在。
作家品特與演員品特
此次品特戲劇節,林肯中心邀請了來自倫敦的阿美妲劇團(Almeida)、皇家宮廷劇團(Royal Court Theatre)、以及來自都柏林的城門劇團(Gate Theatre),三個劇團合計演出九齣品特的劇作,從一九六四年的《回家》Homecoming到二〇〇〇年的《慶祝》,橫跨品特創作歷程的不同時期。其中兩齣短劇《就像阿拉斯加》A Kind of Alaska與《喝一杯吧》由城門劇團演出,此劇團曾在一九九四與一九九七年辦過兩次品特戲劇節,今年與林肯中心的合作是第三次的嘗試。寫於一九八二年的《就像阿拉斯加》,靈感來自精神醫師作家奧立佛.薩克斯(Oliver Sacks)的《睡人》Awakening(1973)(該書也曾被拍成電影〉。劇中的女主角得了怪病,自十六歲起,沉睡了二十九年後,忽然醒來。面對當年的小妹如今已經是離婚的中年婦人、母親早已去世多年的現狀,女主角難以面對,最後只能在醫師與已成年的小妹的陪伴下,像回到她少女時期一般,自我安慰著說:「我想,一切都很正常。」演員平淡而稱職的演出,讓故事中主角突然面對巨大的成年壓力的感受,成功地感染了觀衆的心。
品特自己演出的作品《喝一杯吧》(1984)則是取材於發生在土耳其的人權迫害事件。劇中主角是某個國家秘密警察機構的高級幹部,在他的辦公室裡分別審問著人犯一家三口。在看似禮貌卻又充滿殘酷與瘋狂的言語暴力下,人犯在台上幾乎精神崩潰。品特表現了他對人類語言與權力關係的絕佳掌握,這也是在他其他作品中常常出現的題材,例如後來的《山裡話》Mountain Language。而劇作家自己現身說法的演出,是否就是更値得信賴的版本呢?暫且不管那些宣稱作者與作品無關的理論,至少看到演員品特唸著作家品特的台詞,眞的更可以感受到劇作家對於英文口語風格細微處的掌握。品特唸台詞有點快,有點神經質,很符合劇中的角色,言語暴力是收發自如的。
《艾妲》:《指環》歌劇史詩溯源
《艾妲:關於慾望、復仇與家庭的維京人故事》Edda: Viking Tales of Lust, Revenge and Family這齣史詩性演出的故事內容來自古代維京人的神話,也是華格納《尼布龍根指環》史詩歌劇的故事來源。《艾妲》源於最早載於十三世紀手稿的古維京口傳史詩,由復興古音樂學者班哲明.巴比一手研究策劃,之前他也曾演出過古英文史詩Belwolf,頗受歡迎。此次巴比與他的五人古樂團Sequentia用吟唱的方式,一邊演奏擬古的古冰島樂器,一邊唱出以古冰島語寫成的史詩故事,雖然以古冰島語演出,但配有精心設計會變顏色的字幕,且由於故事與華格納《尼布龍根指環》的故事系出同源,內容十分相似,因此對紐約的觀衆來說並不陌生。與巴比合作的華裔美國導演張叔平,讓表演者以吟唱的說書人方式呈現;表演者坐在椅子上,由畫著古維京文(RUNES)的移動平台推出,出現在黑暗的舞台上,當表演者的唱段結束時,也隨著移動平台緩緩消失在黑暗之中,彷彿來自歷史,又消逝在歷史的神秘與黑暗之中。
由出身於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曾與紐瑞耶夫同台演出的芭蕾舞星希薇.紀蓮(Sylvie Guilliam)所率領的史卡拉芭蕾舞團,此次帶來《阿瑪柯德》Amacord、《卡門》與《吉賽兒》。史卡拉芭蕾舞團的風格比較偏向寫實的舞台佈景與現代服裝,在視覺上更接近配了音樂的默片風格,令人耳目一新。改編自費里尼同名電影的《阿瑪柯德》是描寫義大利二次大戰前後的故事,充滿戲劇性的配樂,很能呈現當時的感覺;舞台設計也十分漂亮,在舞台上方掛滿了穿著各種服飾的男女模特兒。《卡門》的舞台設計也令人印象深刻,在酒店的寫實場景中吊起五顏六色的燈飾。
新寫實芭蕾《吉賽兒》
而在《吉賽兒》第一幕中,史卡拉舞團使用了厚實的旋轉舞台,給予更寫實的歌劇式空間,卻將芭蕾舞所需要的活動範圍縮小了,於是會看到舞者動作因爲空間有限而不得不修改的困擾。村民的日常生活倒是很生動地呈現在舞台上,一反傳統芭蕾中配角的傳統默劇表演方式,而是具有類似電影中的寫實演法。第二幕的森林中還有許多大石頭散布在舞台上,女精靈們穿梭其中,好似一場現代人各式白色婚宴禮服的展示,效果華麗。整體來講,紀蓮的創新編舞雖然企圖更寫實地表現人物的情感,卻犧牲了展現技巧性的芭蕾,而代之以類似寫實的表演方式,期待看到更多芭蕾功力的觀衆或許會嫌不夠,但也不失爲另一個視覺效果優秀的現代《吉賽兒》版本。
每年的新馬戲節目已是林肯中心藝術節的一項特色,今年是來自法國的「羽毛馬戲團」(Cirque Plume)的「羽毛歌劇」《混合雜耍》Mélange。該團已有十六年歷史,結合特技、空中飛人等馬戲表演與戲劇、舞蹈、聲光效果的演出風格,是他們的新馬戲特色。在特技表現上,比較接近傳統馬戲特技團賣藝式的秀,表現差強人意,無法與「太陽馬戲團」(Cirque du Soleil)相比,在音樂與小丑方面還算不錯,則偶有神來之筆。在音樂上,由搖滾到古典和聲都有,像有個小丑竟然可以騎著低音大提琴飛在半空中。看起來「羽毛」比較適合較小場地的巡迴演出,與觀衆拉近距離後,效果會更好。
最後介紹的是美國現代舞大師崔莎.布朗(Trisha Brown)新作《三部曲》E1 Trilogy(編按)。在爵士樂團David Douglas的即興演出伴奏下,舞台天幕上掛著類似現代畫作或是樂譜稿的抽象線條圖案,配合著舞者身穿不同色塊的服裝,做出輕鬆而不經意的線條與動作,舞者們在略帶著輕鬆的氣氛中流動著,完成與音樂的對話。其中舞者甚至在舞台中央跌倒,跟著又有其他的舞者也努力地跌倒。有一段音樂中樂手甚至用咳嗽與亂七八糟彈奏來表現,充滿在掌握之中的輕鬆即興的趣味,是筆者這次最喜歡的作品。
為中高收入觀衆服務
整體而言,林肯中心藝術節在呈現當代表演藝術的努力上十分成功,免費的座談會,則讓較具爭議性的表演創作者有和觀衆面對面談話的機會,只是偏高的票價,還是可以看出林肯中心爲中高收入觀衆服務的個性。策展節目的重點主題,像今年的品特、去年的俄國劇場、前幾年的貝克特專題,都是不錯的安排方式;同時也不會忘記推廣美國本土的藝術家,如崔莎.布朗、模斯.康寧漢、比爾.T.瓊斯等人的作品。林肯中心藝術節與每年十月到十二月的「下一波藝術節」、以及布魯克林音樂學院的春季節目在時間上互補空檔,使紐約市的藝術表演幾乎可以說是全年無休。
編按:
相關文章請參閱本刊第102期,12〜14頁,〈永遠超越自我的崔莎〉,魏淑美撰。
文字|張明傑 紐約市立大學研究中心戲劇博士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