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SO的室內樂功課(NSO 提供)
音樂

NSO的室內樂功課

音樂總監的世界經驗活化了NSO的演出曲目,然而樂團的演奏能力與詮釋能力,並不是曲目被活化了之後能夠自然而然產生的能力,如果樂團裡的重要聲部對於室內樂的掌控能力是如此缺乏,那麼也難怪整個樂團遇到稍微不具戲劇性的樂曲就不知所云,無法展現純然的音樂美感。

音樂總監的世界經驗活化了NSO的演出曲目,然而樂團的演奏能力與詮釋能力,並不是曲目被活化了之後能夠自然而然產生的能力,如果樂團裡的重要聲部對於室內樂的掌控能力是如此缺乏,那麼也難怪整個樂團遇到稍微不具戲劇性的樂曲就不知所云,無法展現純然的音樂美感。

NSO與加布利爾室內樂音樂會

1月18日

台北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沒有華麗的裝飾與燈光,只有實驗劇場裡黑色的帷幕,維也納愛樂交響樂團的雙簧管獨奏家馬丁‧加布利爾(Martin Gabriel)身著便服站在舞台中央,泰勒曼的雙簧管幻想曲娓娓環繞在色彩單一的靜謐空間裡。

NSO在新的一年開始即出手策劃了莫札特系列音樂會,邀請前來的是維也納兩大木管樂器名家──低音管演奏家米蘭˙圖克維奇與雙簧管演奏家馬丁˙加布利爾。除了與樂團合作協奏曲等曲目,加布利爾更與NSO的演奏家們帶來一場新奇的室內樂音樂會。說這場音樂會新奇,除了因為地點是在於實驗劇場外,還有平時罕見於台灣室內樂音樂會的曲目,當然,文宣上的「彈鋼琴的音樂總監」也是令聽眾覺得新奇的安排。

品味的塑造過程

加布利爾可說是土生土長的維也納人,出生在音樂世家的他,自維也納音樂大學畢業,歷經維也納國民歌劇院、維也納交響樂團、維也納國立歌劇院管弦樂團到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演奏家生涯進行得十分平順。維也納雙簧管可說是西洋樂器中相當獨特的一種樂器,而早期古典樂派的氣質與音色一直到今日,仍是維也納的「特產」之一,加布利爾是展現這重重特質的最佳人選。

這一場有著餘興節目意味的室內樂音樂會在加布利爾絲毫不含糊的獨奏下展開。泰勒曼是雙簧管作品的重要作曲家之一,這套給雙簧管無伴奏的幻想曲原為給長笛的作品,聽起來簡單悅耳的旋律卻隱藏著對演奏者的極大考驗:樂句的劃分、強弱音的處理、表情記號與音色的選擇等等,都是演奏者必須自己獨立完成的工作,泰勒曼的原譜在這些部分如同巴洛克時期其他作品一樣,都給予最大的自由空間。然而這份自由往往暴露演奏者除了演奏技巧以外一個更重要的能力:對於音樂的品味。品味建立於對歷史的熟稔與融會貫通,建立於對作曲者的尊重與嘹解。在作曲家留下的這個自由空間裡,演奏家所展現的是膨脹的自我還是更貼切更完整的詮釋?正是欣賞此類音樂的趣味所在。

啊!維也納之聲

加布利爾的詮釋該如何形容呢?「啊﹗維也納﹗」是筆者在那靜謐的空間裡聽到第一句旋律時的感受。特殊的、獨一無二的、渾圓卻清澈的音符,加布利爾以維也納式樸實的聲音述說泰勒曼,沒有多餘的抖音與誇張的強弱對比、正確的樂句段落、簡潔的音樂表情處理恰到好處的彰顯巴洛克音樂的清朗明快。

緊接在加布利爾帶來的甘泉似的獨奏之後的,是貝多芬的早期重要作品之一:弦樂三重奏作品第八號。不論是在哪個年代,弦樂三重奏都是令作曲家與演奏家們戰戰兢兢的編制。三個屬性相同卻又各具強烈獨特性的樂器一起合奏,對於作曲家而言,達到平衡之外還要顧及音色的層次感與結構的趣味性,對演奏家來說,團體的默契程度清晰可見,個人音樂能力的高低更是無法隱藏。雖身為樂團首席與知名音樂家,小提琴與大提琴在這首曲子中的表現卻令人十分失望。或許是疏於經營合奏的能力,單是各自聲部的處理已經相當生疏,更遑論達到三重奏和諧與嬉戲的特性。中提琴對於早期古典樂派的詮釋雖說不上可圈可點,但是顯然具有高度的室內樂演奏能力,在小提琴語焉不詳的樂句與幾乎是識奏程度的大提琴聲部當中,仍然始終如一,穩定地駕馭自己的聲部,令人敬佩。

氣的控制令人讚嘆

克拉瑪的雙簧管四重奏當中,加布利爾的慢板主題,令人不禁想高聲叫好,氣的控制作出令人讚嘆的強弱變化,畫出一道無懈可擊的拋物線,音色平實卻飽滿,完全展現早期古典樂派清澈當中不失圓潤柔美的特質。克拉瑪雖然在作曲技法上缺少個人的見解,許多學者甚至認為他的作品只是早期古典樂派既定形式的重複,然而不可否認的,他的確深深地抓住了古典樂派的語法,對於配器也有極其優秀的安排。三把提琴在這首曲子中的表現尚可,與雙簧管的聲部能夠和諧的融入也能夠展現平衡的對話。

在舒曼的浪漫曲中擔任鋼琴伴奏的是NSO的音樂總監簡文彬。簡文彬的鍵盤能力優異眾所皆知,雖然卸下主修鋼琴的身分多年,演奏技巧已不能與鋼琴演奏家相提並論,然而浸淫指揮世界多年,卻使他的音色相較於職業演奏家更具層次感,彷彿也將鋼琴譜解讀為管絃樂齊鳴的音樂,這個特點在許多從指揮台回到鋼琴前面的音樂家與同時身兼作曲家的演奏者身上都能發現得到。加布利爾的音色到了舒曼的曲子變得更豐富,加上緊緊相扣的伴奏聲部,展現了在前面兩首曲子中尚未見到的張力與彈性。三首浪漫曲一氣呵成,十分精采。

最後一首的莫札特雙簧管四重奏,弦樂部分總算有起色,雖然嚴格說來,仍把古典樂派的簡潔解釋為簡單,但是屬於室內樂的互動總算略見一二,而莫札特的音樂之於加布利爾,如魚得水,自不在話下。

NSO 的室內樂經驗尚待培養

無論是哪一種編制,室內樂形式的音樂都是磨練演奏家各方面能力的重要習題。它不但要求高度的獨奏能力,更要求相當困難的合奏能力,而對音樂風格的解讀與詮釋更是所有成員必須共同承擔與展現的。不管演出場地如何寬廣,台上台下都有如短兵相接般的清晰可見,所有的瑕疵在這裡都無以遁形。加布利爾除了是一位傑出的獨奏家以外,也是長期在樂團擔任演出的交響樂團團員,今晚的節目不管是無伴奏、加上鋼琴伴奏的獨奏曲或是跟弦樂的四重奏,他都掌握了各種形式的特點,扮演了恰如其分的角色。

NSO聚集了全國頂尖的音樂家,對於這個習題應當相當熟悉才對,然而除了小提琴對於樂曲風格形式茫茫然以外,大提琴薄弱的掌控能力更是令人錯愕,難道是誤信了簡單的樂譜,而認為沒有深入練習的必要嗎?音樂總監的世界經驗活化了NSO的演出曲目,然而樂團的演奏能力與詮釋能力,並不是曲目被活化了之後能夠自然而然產生的能力,如果樂團裡的重要聲部對於室內樂的掌控能力是如此缺乏,那麼也難怪整個樂團遇到稍微不具戲劇性的樂曲就不知所云,無法展現純然的音樂美感。透過室內樂經驗所培養的能力可以讓演奏者頭腦清晰地立足於交響樂當中,獨奏技巧也能夠維持甚至提昇,筆者個人認為這是目前台灣音樂界仍需深入耕耘之處。

 

文字|林芳宜 國立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藝術碩士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