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倫敦號稱世界戲劇之都,但是在二十年前要說服倫敦人接受外國團體的演出,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然而,LIFT以實際的行動打破大衆的疑慮,並以雙年展藝術節的形式,在夏季帶給觀衆豐碩的藝術饗宴。二十年來,每屆平均觀衆的參與人次為七萬多,而與LIFT合作過的藝術家超過四千人,分別來自美洲、中南美洲、亞洲,歐洲、澳洲等五十多個國家,演出的型態結合劇場表演、偶劇、默劇、舞蹈、音樂、皮影戲、多媒體創作以及很難歸類卻又叫人嘖嘖稱奇的現代劇場藝術。
在倫敦西堤區(City),巴比肯藝術中心(Barbican Cenler)附近的巷道內,走進一扇黑色樸實的大門,沿著樓梯上二樓,進入眼簾的是倫敦國際劇場藝術節(London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Theatre,簡稱LIFT)的接待櫃檯;値得注意的是,櫃檯後方的牆面貼滿大大小小演出海報,隱約透露著LIFT二十一年來的歷史。
一九八一年,伯明罕地區華威大學(Warwick University)戲劇系的兩位應屆畢業生,羅絲.范頓(Rose Fenton)和露西.尼爾(Lucy Neal),她們懷抱一個簡單的夢想,就是要將英國之外的傑出表演團體帶到倫敦──這個自古就是戲劇之都的城市:憑著這股理想,兩人騎著單車,一一拜訪私人公司或公立的機構尋求贊助。自從第一年的節目順利推展之後,不但扭轉了倫敦人的偏見,更令戲劇圈輿論紛紛,人人不斷詢問:「下次的藝術節,LIFT將帶來什麼樣子的節目?」
從只有兩個人開始
二十年來,范頓與尼爾不但以精采的節目得到觀衆與藝術界的肯定,並在用心經營之下,號召多位有相同目標的夥伴加入,如今LIFT已有一個固定的辦公室和會議室,整個組織包括了藝術節總策畫(Festival Director)、製作(Production Management)、行政財務(Administration)、市場行銷(Marketing)、教育(Education Programme)、合作方案企畫(Programme Co-ordinate),還有兩個長期經營的專案(Teacher's Forum, Business Arts Forum)規模;雖然只有十二個人,卻分工清楚、具體而微。一般上班時間只見人進人出,不曾間斷地開會、決議,溝通、協調,到了眞正忙碌的藝術節週期,也廣納實習生及義工的加入,讓有心接觸藝術的人,以實際經驗參與製作、克服困難並分享成功的喜悅。范頓與尼爾更是強調「LIFT是一個你在參與的過程中所創造出來的世界,而不是你等待著什麼事發生的地方」。
除了國際演出活動之外,LIFT也不忘記與地區的交流活動,「教育計畫」(Education Programme)是達到交流目的最直接的方式。「教育計畫」成立於一九九一年,最初的想法是讓觀衆在觀賞節目之外,能透過賞際參與並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藝術作品」。整個「教育計畫」是透過特定的幾所學校,讓藝術家直接與學生們交流,其活動包含演講、觀摩教學或參觀排演等方式。有些更以駐校藝術家的形式,與學生長期接觸幾個月,或者一年,讓學生們從陌生到了解創作的過程,激發他們的創造力與想像力,發展出屬於新世代的藝術作品與表演形式,最後也成爲藝術節演出節目的一部分。
LIFT身爲領導的角色,也會特別設計類似導讀的參考資料(Education Pack)。以五月即將演出「伍斯特劇團」(Wooster Group)新編《費德拉》一劇Phedre爲例,在參考資料中就放進三個不同版本的《費德拉》劇本一古典版、現代翻譯版,與伍斯特演出版,讓學生們了解與比較三個不同的版本,當然也包含伍斯特劇團獨豎一幟的風格──運用聲音、錄像及拼貼的後現代手法重新給予經典劇本新的意義──介紹,還加入藝評,最後則設計相關工作坊讓學生實際讀本,以體驗三個版本的不同。再來則是運用伍斯特劇團慣用交錯媒體的表現手法,讓學生在觀賞演出前了解演出形式及內容,而能在演出中欣賞其中的奧妙與體會不同的劇場經驗。
二十年變幻劇場奇蹟
雖然倫敦號稱世界戲劇之都,但是在二十年前要說服倫敦人接受外國團體的演出,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然而,LIFT以實際的行動打破大衆的疑慮,並以雙年展藝術節的形式,在夏季帶給觀衆豐碩的藝術饗宴。二十年來,平均觀衆參與人數爲七萬多,而與LIFT合作過的藝術家超過四千人,分別來自美洲、中南美洲、亞洲,歐洲、澳洲等五十多個國家,演出的型態結合劇場表演、偶劇、默劇、舞蹈、音樂、皮影戲、多媒體創作以及很難歸類卻又叫人嘖嘖稱奇的現代劇場藝術,LIFT以具體的表演型態對「劇場可以造就什麼?」提出多元而豐富的答案。
保證品質與票房
以去年爲例,主秀是在泰晤士河上航行的一艘船,來自瑞典的藝術家與船上的大人、小孩大玩迷宮遊戲;來自俄羅斯的藝術家則以現代的觀念,詮釋一八二五年俄國沙皇遞嬗的古典劇作;還有連續四個週末的現場音樂加上喜劇的演出,各國藝術家無不使出渾身解數,帶給觀衆愉快而精采的夜晚。一個月的演出活動兼具古典、現代、學術、教育、娛樂等多面向,二十餘個演出團體,超過一百場高水準的演出,令人目不暇給,由此也可以一窺LIFT二十年來持續經營下,早已建立口碑,並以高品質與前衛性並重的演出風格,給予觀衆不同的驚奇。
LIFT更以實際的行動挑戰大多數人對「劇場」的觀念。一般人對於「劇場」的概念就是「建築物」──有漂亮的紅色絲絨座椅、鍍金或雕樑畫棟的壁飾,觀衆中規中矩地在台下欣賞台上的演出,之後以熱烈的鼓掌回饋表演者,也不吝惜地爲自己能夠參與而感到讚賞。反觀LIFT所呈現的製作,有的在公園、教堂、廢棄的豪宅、倉庫和百貨公司的櫥窗,甚至泰晤士河上航行的船隻,都可以是呈現演出的劇場。LIFT不但以實際的行動應證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所強調的「無處不劇場」的現代劇場觀,並帶給觀衆與演出者不同的思考──何謂劇場空間?
一九九七年LIFT邀請阿根廷的團體演出De La Guarda正是一個最佳的例子。當所有觀衆進入那個如大山洞般的工作室時,感受到不同於「劇場黑盒子」的情境,而這個來自阿根廷的團體也不是省油的燈,在將近一個半小時的節目中,留給觀衆強烈的印象;包括親吻、擁抱、跳舞、玩擺蕩繩索等互動遊戲,整場表演宛如一場刺激的狂歡舞會。値得一提的是,藝評者更以:「你根本找不出一個合適的詞彙去形容這樣暢快淋漓的演出,卻又令人難以忘懷這個超乎想像的劇場經驗。」當然,仍有許多演出是在黑盒子中創造不同奇幻的時刻,因此LIFT也與倫敦知名劇場,如河畔工作坊(Riverside Studio)、皇家宮廷劇院(Royal Court)、老維克(Old Vic)、楊維克(Young Vic)、阿拉美達(Almeida)、巴比肯藝術中心(Barbican Center)與沙德勒之井(Sadler's Wells)等劇場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而這些劇場也樂於與LIFT合作,因爲由LIFT代理製作的節目,絕對是品質與票房的雙重保證。
首度嘗試轉型經營
在邁入第二十一年的LIFT,經營方向有了大幅度的調整──將原先每兩年一次舉辦的大型綜合式藝術節,調整爲每年固定邀請一到兩個著名國際團體的常態性演出;演出時間也從原本每個節目最多一星期的檔期,延長到十天到兩個星期。范頓解釋說:「主要原因在於現代文化資訊爆炸的時代,不可能期待觀衆在兩個星期之內看完二十四個演出,觀衆沒有多餘的空間可以呼吸、可以思考,而藝術節主要的目的是能讓觀衆參與、欣賞各類型態的演出,如果當觀衆感覺到壓力或者無法消化的時候,也就是需要思考是否應該繼續主辦大型藝術節的時候了。」尼爾也補充表示:「從另一個角度而言,這些藝術家所呈現在幕前的心血,絕對是在幕後匯集了無限的心思以及創造力,我們希望能有更多的時間可以了解他思考的過程,挖掘他更深的內涵,而非只是兩三場的演出就了解一切創作的過程或判定他的價値。」
從今年起,是LIFT第一年嘗試常態演出的模式,邀請的對象是以使用大量的影像、聲音等多媒體,並以拼貼手法改編經典劇本而聞名的紐約伍斯特劇團(Wooster Group),演出劇碼To you the Birdie!(原劇名Phedre),這是他們第二次獲邀來到英國倫敦。除了爲期兩週的演出之外,LIFT還策劃了兩天的研討會,希望以舞台裝置、媒體運用、表演形式、導演風格等多方位的角度來探討伍斯特劇團的劇場美學,也藉此讓有興趣的學者專家、觀衆有充分的機會與藝術家們溝通。
當然,LIFT之後的發展方向更爲大家所關心,范頓也不諱言:「包括我們在內,沒有人知道未來會是如何:不過我們能確定的是,在未來的五年當中,LIFT仍是以藝術性爲引領的原則,以豐沛的藝術能量豐富對話的層次,在公衆的檢視之下,回答──劇場是什麼?劇場可以造就什麼?──等等關鍵性的問題。」然而,對於范頓與尼爾而言,「LIFT就像一座橋樑,讓觀衆藉由這座橋樑進入一個想像的世界,在其中可以看到巧思與精采演出相連接所創造出的繽紛世界。」
二十一年來,世界一流藝術家與倫敦人經由LIFT早已實踐當初范頓和羅絲的夢想,二十一年後,雖然改變了經營型態,但是仍保有其精神,並帶領LIFT朝向長久經營的目標而努力,這當中對於「藝術節」的定位、琢磨與拿捏,可以提供我們一些省思的空間。
文字|顧心怡 劇場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