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奏者與創作者分工越來越細之後,優秀演奏家與作曲家之間的良好互動與信賴關係,幾乎是所有著名作品背後共通的故事。因此,在作曲家與演奏家熱情的驅使下,財政容易維持的小規模當代音樂合奏團,便慢慢在新音樂蓬勃的地區相繼成立。
西歐大約在一九六○年代左右,開始出現自組新音樂團體的風潮。細究其原因,大概與二十世紀中期之後,一般樂團曲目慢慢鎖定在巴哈到第二維也納樂派之間,與當代作曲家互動的關係慢慢變得稀薄,但作曲上嶄新的嘗試與媒介卻不斷出現,作曲家對現場試驗新聲音、尋找適當音樂夥伴的迫切需求有關。演奏者作為作曲家與聽眾間的溝通媒介,尤其是演奏者與創作者分工越來越細之後,優秀演奏家與作曲家之間的良好互動與信賴關係,幾乎是所有著名作品背後共通的故事。因此,在作曲家與演奏家熱情的驅使下,財政容易維持的小規模當代音樂合奏團,便慢慢在新音樂蓬勃的地區相繼成立。
強調與作曲家互動,推廣當代音樂
不管是成立於一九六○年代,至今仍然活躍的阿姆斯特丹ASKO(Amsterdam StudentenKamer Orkest)Ensemble與倫敦的London Sinfonietta,或是眾多的後繼團體,他們相同之處除了是以演奏推廣當代音樂為主要成立宗旨之外,都非常強調與作曲家的互動與合作。一九五八年成立於維也納的團體Die Reihe、與一九七○年代巴黎Ensemble Intercontemporain與Ensemble L'Itinéraire這兩支歷史悠久的樂團,更是由作曲家直接發起成立、擔任指揮或藝術總監,創作與演奏間的關係更是緊密,也自然催生許多優秀的作品。
新音樂團體固定成員一般都在二十人左右,與傳統樂團相當不同的是,幾乎每個團員都是擁有不凡身手的獨奏家,也相當強調個人的自主性。各團的曲目幾乎都廣泛涵蓋整個二十世紀後半的音樂,幾位今日已經論定會在當代樂壇佔有崇高地位的作曲家,更是各團不會遺漏的重要名單。雖然如此,因為各自熟識合作的作曲家不同,各團不免都沾染些地方、作曲家個人甚或派別的色彩,也漸漸型塑出各團的性格與風貌。其中最好的例子就是法國最著名的當代音樂團體Ensemble Intercontemporain,這個由作曲家皮耶‧布烈茲(Pierre Boulez)創立於一九七六年的樂團,自始至今就與巴黎龐畢度藝術中心音響音樂協調研究所IRCAM(Institut de recherche et coordination acoustique/musique)這個巴黎著名的聲音研究機構緊密相連,提供該地作曲家探索新聲音時最可靠的援助。從第二維也納樂派到Bruno Mantovani,目前他們的曲目已經包括超過一千八百首二十世紀至今的最新創作,其中主要是在法國活躍的作曲家,對這些音樂的演出與詮釋,在音樂界普遍享有很高的地位。而且他們演出的觸角不單只是在音樂會上,在電影影片、舞蹈戲劇方面,都可以見到Ensemble Intercontemporain的足跡。除了藝術總監布列茲之外,匈牙利作曲家Peter Eötvös、David Robertson都曾經擔任該團的常任指揮,今天Ensemble Intercontemporain的常任指揮是Jonathan Nott。
實踐新思潮的樂團
法國另一個重要團體Ensemble L'Itinéraire則是與法國當代音樂重要派別「頻譜音樂」(Musique spectrale)幾乎無法分開。由當時法國新一代作曲家Tristan Murail、Roger Tessier、Michaël Levinas與Gérard Grisey創立於一九七三年,在L'Itinéraire宣言下,這群年輕作曲家聲明要透過作曲家、演奏者與音響工程師協力創造出新的聲音世界,他們反對聲音中非本質的任何結構,認為聲音並非靜態、而是具有生命隨時變化的個體,而該樂團便是為了實踐這股思潮所創設的團體。Ensemble L'Itinéraire與該樂派作曲家的熟悉程度,自然是其他樂團所無法企及的。一九九○年代同樣也是受到頻譜音樂潮流影響的法國作曲家Philippe Hurel與指揮Pierre-André Valade又共同創立Ensemble Court-Circuit,結合更年輕的一代優秀獨奏家,卻依然秉持創作與演奏者緊密合作的理念,馬上就躋身演奏法國當代音樂最精緻的團體之一。
除此之外,由作曲兼鋼琴家Paul Méfano創立於一九七二年的Ensemble2e2m (études et expressions des modes musicaux)是法國歷史最悠久的團體﹔而由專精新音樂的女指揮家Dominique My所率領,創立於一九八七年的Ensemble Fa在法國樂界也是相當活躍。大致說來,法國當代樂團不管在質感與數量上,在歐洲都是屬一屬二。
古典音樂之都的當代聲響
在古典音樂之都維也納,最著名的團體同樣是由作曲家所成立:出身瑞士的作曲兼指揮家Beat Furrer於一九八五年創設「維也納音響論壇」(Klangforum Wien),從創立至今,一直享有很高的名聲。不過為了保持曲目與觸角的寬廣,該團不設常任指揮,並且非常強調作曲家、指揮、團員共事時的平等對待與相互理解。開放獨立的性格、對新音樂旺盛的熱情加上豐富的音樂性,音響論壇今天已經成為歐洲演出最繁忙的新音樂團體之一,演出超過兩百位當代作曲家作品。每年更委託超過十位作曲家創作新曲,讓維也納音響論壇永遠保持在時代最先端。現階段最常與維也納音響論壇合作的是法國指揮Sylvain Cambreling, 一九九七年起他受邀為該團的首席客座指揮,他同時也是與新音樂密不可分的西南德廣播交響樂團 (SWR-Sinfonieorchester Baden-Baden und Freiburg)的常任指揮。
接納世界各地新聲音的荷蘭
在向來以自由開放著稱的荷蘭,新音樂團體也是林立。其中最資深也最活躍該數ASKO Ensemble與一九七四年由指揮家Reinbert de Leeuw所成立Schönberg Ensemble,這兩個當代音樂團體,曲目是以第二維也納樂派之後的音樂為主,當年對於俄國女作曲家Galina Ustvolskaya、荷蘭作曲家Louis Andriessen、匈牙利作曲家李蓋悌György Ligeti、加拿大早逝的作曲家Claude Vivier等人音樂在西歐的推廣,有著非常大的貢獻。值得一提的是,一九九四年Reinbert de Leeuw還曾經與導演Cherry Duyns拍攝過一部關於Ustvolskaya的紀錄片。一九八○年創立的Nieuw Ensemble,因為正規編制裡有著一般團體裡少見的吉他、曼陀林與豎琴,樂團聲響與演奏曲目與一般「傳統」團體相當不同。演出曲目除了委託活躍於西歐作曲家如Franco Donatoni(1927-2000)為該團譜寫作品之外,Nieuw Ensemble對於中國的新音樂在西歐的推廣,有著其他樂團少見的熱情。荷蘭指揮Ed Spanjaard於一九八二年起經常與該樂團合作,擔任過許多中國作品歐洲首演與首錄的任務。
位於比利時首府布魯塞爾的Ictus,雖然一九九四年才創立,近年來在西歐與各大音樂節也逐漸打響名聲。與比利時著名編舞家Anne Teresa De Keersmaeker所帶領的舞團Rosas有著密不可分的合作關係,不過Ictus並不只是一個負責為舞團伴奏的當代音樂團體,除了比利時作曲家與導演Thierry De Mey 為Rosas配樂的作品之外,從希臘作曲家Georges Aperghis、英國作曲家JonathanHarvey到年輕的義大利作曲家Fausto Romitelli都在他們的演出曲目之中。Ictus可以說是比利時境內最重要的新音樂團體。
老字號的倫敦與新興的德國
在倫敦這個英國的音樂中心,同樣很早就擁有專精於當代音樂的團體,創立於一九六八年的London Sinfonietta早年就因為替笛卡唱片公司錄下許多優秀的新音樂錄音,而建立起名聲。除了活躍於英國作曲家外,常任指揮Oliver Knussen與樂團從一九七四年起,就與德國著名作曲家Hans Werner Henze建立長年的友誼與合作關係。創團至今已經四十餘年,London Sinfonietta仍然是英國最優秀的當代音樂團體。
時序上雖然晚於英法荷,擁有為數眾多優秀樂團的德國在一九八○年代同樣孕育出許多優異的當代音樂團體,其中聲名最為著的該數一九八○年創立於西德新音樂重鎮科隆,今日團址設於法蘭克福的「摩登樂集」(Ensembel Modern)。這德國第一個當代音樂團體也不設藝術總監或常任指揮,曲目與合作夥伴甚至財務全由團員自主決定,眾人喜好相互激盪下,使得該團曲目無形寬廣許多,從音樂劇到爵士、新維也納樂派到Frank Zappa,幾乎無所不包。作為德國境內水準最穩定的團體,在當地活躍的作曲家如拉亨曼(Helmut Lachenmann)、里姆(Wolfgang Rihm)、Peter Eötvös等人甚至美國作曲家John Adams與賴克(Steve Reich),都與摩登樂集保持密切的合作關係。中國作曲家郭文景的歌劇《夜宴》的首演也是由該團演出,負責巡迴歐洲各大重要城市。摩登樂集在一九九八年還嘗試擴編為標準管弦樂團編制的Ensemble ModernOrchestra,雖然不是常設團體,卻也是史上第一個專門演出新音樂的管弦樂團。
德國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團體是一九八四年成立於弗萊堡Freiburg im Breisgau的Ensemble Recherche,位在德國西南邊境的Freiburg也是一個新音樂傳統深厚的城市,除了本身就是一部戰後新音樂史的西南德廣播交響樂團所在地之外,西南德廣播位在當地的聲音工作室Das Experimentalstudio der Heinrich-Strobel-Stiftung曾經聚集了如諾諾(Luigi Nono)、Brian Ferneyhough等無數各地最優秀的作曲家前來,利用最先進的設備實現個人的音樂世界。在這樣環境滋養之下,位居當地德法瑞士邊境的Ensemble Recherche雖然固定團員僅八人,但隨時因應需要增減,曲目卻也是相當廣泛。因為地利之便,Ferneyhough、Klaus Huber、Mathias Spahlinger等曾經久待Freiburg的作曲家,自然是該團最為熟悉當代作曲家。此外,萊茵河對岸法國年輕一代作曲家Gérard Pesson、Brice Pauset也都曾經為之譜曲,現今Ensemble Recherche已經是德國境內最受好評的當代音樂團體之一。
不落單的北歐
前面介紹的範圍幾乎都只局限於西歐。在北歐芬蘭,隨著年輕作曲家如Kaija Saariaho、Magnus Lindberg等人慢慢在國際樂壇嶄露頭角,連帶使得本來與西歐樂壇較為疏遠,卻與芬蘭作曲界發展密不可分的樂團Avanti!,漸為大家所熟悉。這個於一九八三年由芬蘭指揮Esa-Pekka Salonen與Jukka-PekkaSaraste所發起的室內樂團,與一九八九年成立於挪威奧斯陸的Cikata Ensemble同屬北歐最著名的當代音樂團體之一,對芬蘭與愛沙尼亞等波羅的海國家音樂的熟悉,讓Avanti!的地位更顯獨特。
演奏家為聽眾與作曲家搭起橋樑
小型演出團體的蓬勃發展,使得西歐作曲家近年來的新創作,除了獨奏樂曲之外,優秀作品開始慢慢集中在自由的小編制型式上。小編制的樂曲也因為演出便利,成為年輕作曲家與新作品流傳散播各地的主要管道。遍佈歐美、充滿熱情的當代音樂團體,在其間自然位居關鍵性的角色。而上面所介紹的其實只是活躍於當今樂壇新音樂團體的一小部分,至少北美、東南歐等地的眾多團體幾乎都沒有提及,更別說各地有著更多的年輕團體正蓄勢待發,或是根本不想走上西方音樂的方向而無法歸類。三四十年來,在這些技藝超群的演奏家們熱情推廣下,為作曲家與聽眾間架設了最直接的音樂橋樑,也帶給各地愛樂者無數前所未有的難忘音樂經驗。對於一般聽者來說,新音樂似乎總是過度私密,就像對面閣樓上的神秘聚會一樣,好奇卻又經常不得其門而入。而選擇一個經驗豐富團體的音樂現場,與作曲家、演奏家直接面對面,應該就是開啟這音樂經驗的重要關鍵。
文字|張朝盛 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