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專輯(一) 預知2003表演紀事/東京‧香港

預知2003東京、香港表演紀事

獅子王、天鵝、諸葛亮同遊東京

去年十一月,台灣的小劇場觀眾或許看過流山兒事務所演出日本鬼才寺山修司於六○年代創作的戲劇作品《玩偶之家》;今年三月十九~二十三日,日本東京銀座的巴而可百貨劇場,為紀念寺山修司逝世二十週年暨劇院三十週年。除了重新推出寺山修司魔幻風格的劇作之外,也將舉辦寺山修司的電影與劇場演出的回顧展。與寺山修司同享盛名的日本當代文學家三島由紀夫,改編日本近代名偵探作家江戶川亂步的劇場作品《黑蜥蜴》,把日本文學中的頹廢耽美表現得淋漓盡致;這齣戲也將在同一地點、三月初起連演一個月。既是導演又飾演主角「黑蜥蜴」的男演員美輪明宏,在演出中扮男又扮女;從某個角度來說,也透露的日本文學中的男色觀。

東寶劇團、劇團四季與寶塚歌劇團堪稱日本東京區數一數二的大型商業劇團,每年都會有固定的大型演出。五月初起,東寶劇團將推出重新編寫的音樂劇《亂世佳人》,劇情同樣以世人耳熟能詳的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描繪郝思嘉與白瑞德的戰亂情史。劇團四季的特色在於其演出作品多為西方著名音樂劇的日本版,並把作品裡的歌詞譯寫為日文,保留原作的音樂風格;從上個月初起,新作《獅子王》預計連演八個月,繼續講述森林之王辛巴的成長故事。

創立於日本大正二年、西元一九一三年的寶塚歌劇團是少見全由女性團員組成的劇團,也是目前日本少數擁有專屬劇場、幕後製作專業人員、西式樂隊及長年推出固定劇目(分為花、月、雪、星、宙五個組別)演出的團體,在日本有「日本女優的寶庫」之稱;日本劇場界的每個角落,幾乎都有寶塚人的身影。通常該團的演出內容分為兩部分:前半場為戲劇演出,約有一個半小時,而後半場多為輕歌舞劇,約一個小時。寶塚歌劇團除了表演形式罕見之外,劇場、舞台與服裝的豪華炫麗與精準先進,也令人驚嘆不已。

不曉得各位觀眾是否還記得有一部電影《舞動人生》Billy Elliot?片尾堅持學舞的比利終於成功登上舞台,一躍而成天鵝的畫面是否仍舊印象深刻?一九八七年創立英國動畫冒險劇場的馬修‧柏恩(Matthew Bourne),創作了全世界巡演時間最久的芭蕾舞作《天鵝湖》,《舞動人生》片尾的芭蕾鏡頭,就是來自這齣舞作。他一洗過去由柴可夫斯基作曲的古典芭蕾印象,改換天鵝的風貌,讓袒胸、高大的男天鵝登場;這齣舞劇自一九九五年於英國首演一炮而紅之後,更於一九九九年奪下三座美國東尼獎,馬修‧柏恩則成為唯一同時贏得東尼導演獎與編舞獎項的英國導演,日後並以此劇拿下二十五座國際大獎。

前英國皇家芭蕾舞團舞者亞當‧庫柏(Adam Cooper)是最資深的主角天鵝,他在《舞動人生》的片尾演出僅僅幾分鐘,卻已見光彩耀人;除了他的參與之外,日本主辦單位還邀請了日本東京芭蕾舞團的男團員首藤康之(Shuto Yasuyuki),與來自西班牙國家舞團的舞者基瑟‧帕斯特(Jesus Pastor)輪番上陣,他們都與知名的荷蘭季里安舞團和瑞士洛桑貝嘉舞團合作過。有心的觀眾在看完三月喜降日本的《天鵝湖》後,還可比較四月份台北瑞典庫柏格現代芭蕾舞團所演出編舞家馬茲‧艾客(Mats EK)的迎春版本。

不僅有小說三國、漫話三國、戲曲詮釋的《三國演義》與《三國志》的電腦遊戲,今年滿四百年的日本歌舞伎也講「三國」的故事,為傳統歌舞伎的延續另闢蹊徑。身兼導演的歌舞伎演員市川猿之助與市川笑也,將於三月初起於日本東京新橋演舞場推出《新三國演義完結篇》;這一系列的作品只是借用《三國演義》的故事架構,劇情內容多為新編,據說去年推出的「孔明篇」演得幾乎是孔明的愛情故事。這類新編歌舞伎與傳統歌舞伎不同的地方在於台詞是以現代日語寫成,音樂則融入了西式樂團;由於題材源出中國,因此劇中武打部分的表演,多由中國京劇演員擔綱,還有突出的劇場效果,譬如去年舞台上就曾出現瀑布及水中武打的場面。

反映人心,記得香港

香港近年經濟陷入低谷,政府施政紊亂、失業率徘徊在7%的大關,民間怨氣濃。連帶今年的話劇題材,也多了反映人心失落、鬱悶無力的情緒。香港歷史最悠久的「香港話劇團」,三月下旬推出二○○二年度壓軸劇目《尋妻記》,講的是丈夫一著醒來發現枕邊人芳蹤沓然,接著四處尋妻的故事。一輪尋覓後,故事主人翁發覺自己原來一直對妻子、身邊朋友,甚至自己都漠不關心。這齣取材自公開劇本創作比賽的得獎作品,說是尋妻,其實是尋找迷失自我的故事。

類似主題的劇目,還包括「中英劇團」的《十一隻貓》(三月演出)。這個改編自日本經年演出的老劇目,講述流浪貓太郎率領另外十隻貓在重重險阻下覓得巨魚裹腹。不過巨魚已受汙染,貓兒也因而受害。故事表面帶出環保訊息,想深一層,原來在訴說尋求生存的意義。

進念二十面體的豐收年

以實驗藝術為重心的「進念二十面體」則以本土題材出發。兩齣由「出位」藝術工作者林奕華參與執導的《東宮西宮》和《搵食男女》,雖說都是喜劇,但是前者(四月中上演)反映香港後九七現況;後者(八月推出)則著墨於香港打工一族的生活文化與喜怒哀樂。以林奕華愛批評現況、反思文化的一貫風格,他的喜劇相信會充斥著笑中帶淚的黑色幽默。

教人驚喜的是,「進念」這兩年重點發展的多媒體演出開始收成,除九月推出以張愛玲《半生緣》為參考的《十八春/半生緣》多媒體音樂劇,又開拓中國傳統戲曲空間,邀請國樂家共同嘗試把宋詞共同融入多媒體劇場。七月中公演的《好風如水》,便是一次驗收。今年中,「進念」還會邀請多位中國傳統戲曲藝術家到台北演出,建立傳統藝術創意發展平台。

音樂大雜燴

音樂演出,有點大雜燴的感覺。

中樂方面,香港中樂團四月與譚盾再度攜手演出。這次將以二胡代替大提琴,演繹《臥虎藏龍》中樂版。另外,本身是《梁祝》迷的國際華裔指揮家邵恩,六月首度與中樂團合作,更指定找來另一《梁祝》迷──廣東小提琴家謝楠──合奏《梁祝》。

西樂演出,要先數四月的「鴨嘴獸音樂劇場」。這個曾經和超過四十五個管弦樂團合作的加拿大二人劇場,繼續「水陸兩棲」,混合演出音樂和戲劇。復活節期間,則有倫敦管弦樂團合唱團協同原俄羅斯大劇院女高音林莫絲、女低音柏拉絲等,演出《彌賽亞》這部極受歡迎的經典作品選段。

舞蹈新中國

國際間對中國現代舞的認識以國家體制內的舞團為主。城市當代舞蹈團三月底就邀請了五個中國大專生舞團來港。它們的自主性較高,創作空間較大,相信有助看倌窺探新一代中國舞者的風格。

另外,邢亮、梅卓燕四月下旬的雙人舞《達利與加拉》,則以加拉的角度,揣摩丈夫──西班牙超現實主義畫派巨擘達利──的心理狀態。

參考網址

香港藝術聯網 http://www.hkadc.org.hk/chi/web/index.html

香港話劇團 http://www.hkrep.com/black-index.html

中英劇團 http://www.chungying.com/chinese/chome/chome.htm

香港中樂團 http://www.hkco.org/

香港管弦樂團 http://www.hkpo.com/chi/calendar/listview.jsp?lang=c

 

文字|傅裕惠(本刊編輯)、張懷文(日本大阪大學文學研究科比較文學修士一年級生)、朱漢強(資深新聞工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紀念大師-張岫雲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預知2003表演紀事列表 [編輯部整理]                      
月份 11 12
主辦單位 / 演出名稱
類別
戲劇 金枝演社《安平追想曲》 表演工作坊《現在一點鐘》         創作社《驚異派對》          
戲曲 大稻埕偶戲館《秋夜梧桐雨》 國光劇團《尤三姐》《九江口》《打神告廟》等                    
音樂 傳大/北德交響樂團 台北愛樂管弦樂團/《三便士歌劇》 台北愛樂管弦樂團/白遼士紀念音樂會 紀念美國現代作曲家Rochberg系列三場 擊樂文教基金會/打擊樂科技聲光Thrill Show 牛耳/英國室內樂管弦樂團與張莎拉 兩廳院/柏林愛樂巴洛克室內樂團 梅哲紀念音樂會 亞藝/高斯(Gerard Causse)與台灣弦樂團 新象/羅斯托波維奇音樂節(小提琴:凡格洛夫、巴許米特) 牛耳/鋼琴家巴倫波英 NSO白遼士《浮士德的天譴》
舞蹈             台北越界舞團《愛玲說》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