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方樂集演出鍾耀光的〈吸積盤〉,聲音隨著演奏者的移動形成豐富炫爛的變化。(十方樂集 提供)
音樂

優質演出的聲響盛宴

鍾耀光的〈吸積盤〉是以肢體動作建構音樂,作曲家的意圖在演出中明確地展開,聲音隨著演奏者的移動形成豐富炫爛的變化,雖無形卻線條分明,圍繞著中心點旋轉的協調對應與此起彼落的單獨發展,交融出一幅饒富趣味的聲響畫面。

鍾耀光的〈吸積盤〉是以肢體動作建構音樂,作曲家的意圖在演出中明確地展開,聲音隨著演奏者的移動形成豐富炫爛的變化,雖無形卻線條分明,圍繞著中心點旋轉的協調對應與此起彼落的單獨發展,交融出一幅饒富趣味的聲響畫面。

擊春~十方樂集擊樂團2004年度春季公演

TIME  5.23

PLACE 台北國家音樂廳

一向致力於現代音樂演奏的十方樂集,今年的春季公演再度展現一晚漂亮的節目:幾內(B.Giner)與卡貝拉克(M.Kabelac)兩首台灣首演的作品、喬禮維(A.Jolivet)給長笛與打擊樂的協奏組曲、周文中的〈谷應〉與鍾耀光的委託創作〈吸積盤〉。

展現高度的音色掌控力

幾內這首台灣首演的〈鼓之印象〉Image de Peaux是結合了兩首分別給五個鼓(Tom Tom)與小鼓獨奏作品而編成的新作;新編制在一位獨奏者與四位協奏之間展現了同質樂器各種音色變化的可能性,擔任主奏的十方樂集團長徐柏年與四位團員之間默契十足,一開場即展現了高度的音色掌控力。這種對擊樂音色的敏銳性,在第二首卡貝拉克的作品中更是發揮得淋漓盡致。卡貝拉克的〈八首創意曲〉Eight Inventions for Percussion將不同材質的樂器所具備的各種音色,做了相當豐富的設計,演奏者高度的凝聚力讓這個豐富且繁瑣的設計條理分明地呈現給聽眾,也使得這首由八段音樂所組成的作品不致渙散零落。

在喬禮維的〈長笛與打擊協奏組曲〉Suite en Concert pour flute et percussion中擔任主奏的長笛家黃貞瑛,遊走於默契絕佳的四位協奏者之間,不止明確解讀長笛的現代語法,也從與打擊樂的互動中窺知長笛家對於整體音樂結構的熟稔。十方樂集的演奏者對於細微音色變化的敏銳性與控制力,不但使他們在喬禮維的作品中,確實地以精準演奏營造出音樂的張力,也能夠呈現周文中音樂中的哲思與氛圍。周文中的〈谷應〉Echoes from the Gorge以綿密的設計呈現古琴音樂中的意境,對於指揮與演奏者不但是演奏技巧上、更是詮釋品味上的大大考驗,十方樂集的演奏毋寧是與作者原創思維緊密聯合的解讀與呈現。

一幅饒富趣味的聲響畫面

受十方樂集委託創作的〈吸積盤〉Accretion Disk for Six Persussionists,是鍾耀光第二首以肢體動作為主要創作軸心的作品,如作曲家本人所言,雖然同樣以肢體動作為創作元素,這個元素在〈吸積盤〉與第一部的〈火誡〉中所擔任的功能是相當不同的。〈火誡〉以文學意境為主要基底,肢體動作是呈現意境的輔助,而〈吸積盤〉卻是以肢體動作建構音樂。作曲家的意圖在演出中明確地展開,聲音隨著演奏者的移動形成豐富炫爛的變化,雖無形卻線條分明,圍繞著中心點旋轉的協調對應與此起彼落的單獨發展,交融出一幅饒富趣味的聲響畫面。對聽眾而言,這是一場在欣賞創作與聆聽詮釋兩者中達到滿足的盛宴。

 

文字|林芳宜 奧地利國立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藝術碩士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