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樂群(舞鈴劇場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傳統的現代啟示錄 從民間遊藝到國家藝術殿堂

劉樂群的一小步,跨出「舞鈴」一大步

「一樣都是4G的隨身聽,為什麼大家願意花高價去買蘋果iPod?扯鈴也是一樣,不管是表演形式或是用具,都要用創新的思維呈現或包裝,去探索下一步的可能!」舞鈴藝術總監劉樂群篤定地說。

放棄穩固優渥的國小教職,轉戰表演藝術陌生領域,劉樂群一路以「傳統」為基礎,不僅改良扯鈴,更開啟了扯鈴融合舞蹈的藝術新貌

「一樣都是4G的隨身聽,為什麼大家願意花高價去買蘋果iPod?扯鈴也是一樣,不管是表演形式或是用具,都要用創新的思維呈現或包裝,去探索下一步的可能!」舞鈴藝術總監劉樂群篤定地說。

放棄穩固優渥的國小教職,轉戰表演藝術陌生領域,劉樂群一路以「傳統」為基礎,不僅改良扯鈴,更開啟了扯鈴融合舞蹈的藝術新貌

今年八月,舞鈴劇場首次登上國家劇院演出,創下三場票房全滿的佳績。舞台上長達十公尺的「超級螞蟻上樹」,繽紛發光的扯鈴隨著《梆笛協奏曲》由低攀高,與舞者流暢的肢體同樣兼具美感及技術,台下觀眾幾乎同時發出驚呼:「想不到扯鈴也可以這樣玩!」

這一刻起,扯鈴跳脫了民俗技藝及運動項目,可以結合舞蹈,可以融合音樂,開始邁向另一個嶄新的表演藝術境界。

首戰佳績的舞鈴劇場,在十多年前不過是一支國小扯鈴表演隊,沒有專業場

地及經費補助,卻在教練劉樂群的帶領下,一路跌撞摸索,從民俗技藝成功轉型,走出「扯鈴融合舞蹈」的新定位,徹底改造扯鈴的表演形式、人鈴關係、甚至研發出新款的專業表演用鈴,「扯」出無限新創意。

開啟了扯鈴融合舞蹈的藝術新貌

「一樣都是4G的隨身聽,為什麼大家願意花高價去買蘋果iPod?扯鈴也是一樣,不管是表演形式或是用具,都要用創新的思維呈現或包裝,去探索下一步的可能!」舞鈴藝術總監劉樂群篤定地說。放棄穩固優渥的國小教職,轉戰表演藝術陌生領域,劉樂群一路以「傳統」為基礎,不僅改良扯鈴,更開啟了扯鈴融合舞蹈的藝術新貌;這次國家劇院的觀眾熱情掌聲,給了「舞鈴劇場」直接肯定,邁開穩健自信的第一步。

「舞鈴劇場」現有二十多名團員,多數都是十幾歲的年輕學生,從小學開始就在當時任職中正國小數學教師的劉樂群帶領下,組成一支業餘團體。一群人憑著熱忱,犧牲時間、沒錢賺也無所謂,下課時間就泡在學校活動中心練習,「活動中心的天花板都是架子跟燈管,拋鈴一不準就砸中,掃把就在一旁,隨時清理碎片。」一路跟著舞鈴長大,現任首席舞者的楊心怡回想當年,笑說今日精準的扯鈴技巧,全歸功當年的刻苦訓練。

在當時,一般人對扯鈴的印象就是「體育課」、「民俗技藝」,劉樂群很不服氣,心中不斷自問:「扯鈴就只有這樣嗎?Next會是什麼?」他花了四年時間,跑遍劇校及南北各地,到處研究「繞、拋、甩、纏、跳」技巧,越來越覺得要把扯鈴的市場跟觀眾擴大,「如果你一開頭就認定這是老東西,當然玩不出新把戲;在我心中扯鈴永遠是『新』的,所以永遠有變化。」

強調「扯鈴也是流行的玩意兒」

要將扯鈴拉上表演藝術行列,第一階段的創新從表演形式下手。愛看舞的劉樂群,試著採擷舞蹈中的場面協調性、舞者相對關係等元素,運用到扯鈴的動作與走位呈現上,鈴線與肢體互為延伸,不再是單純重複性的技巧操作。他自掏腰包拿出教職積蓄,邀請科班畢業的邊國華教授舞蹈,兩人台下台下都成了最佳夥伴,舞鈴的孩子們也開始練起了芭蕾、體操、現代舞、武術身段。

躍上大舞台後,為了照顧到全場觀眾的目光,舞鈴作品也開始捨棄雜技式的個人演出,而以舞台構圖為重,思考起人、鈴、線之間的立體線條變化及關聯性;舞者不再梳著包包頭、穿著民俗服裝登場,而以現代流行裝扮現身,強調「扯鈴也是流行的玩意兒」,再加上燈光、音樂,逐漸抓到「扯鈴結合舞蹈」、「現代創新」的藝術定位,成功改變觀眾刻板印象。

當時文建會每年都在中正紀念堂廣場舉行「民間遊藝」戶外活動,是舞鈴孩子每年最期待的演出舞台,也是劉樂群發揮實驗創意的園地,陸續推出爵士音樂風格的《搖滾舞鈴》、結合花式溜冰的《溜冰舞鈴》,或是把鈴變大,從劇場三樓拉了一百公尺長線拋鈴的新鮮演出,「因為場地大、觀眾多,思維也不斷地被挑戰放大。」為了讓長度只有十分鐘的戶外演出盡善盡美,他當年甚至到處湊錢,從國外買了二百五十萬元的燈光設備,自己學著畫圖架燈,別人笑他傻,他卻樂在其中。

為了兼顧演出安全性和劇場美感,劉樂群甚至自己研發出新的表演專用鈴,專利獨特的金屬軸心定速性佳,舞者扯線加速後,即使停手,鈴也能持續在線上轉動,此時便能在舞蹈肢體多做變化及延伸;再加上塑膠材質輕巧、造型流線,即使要價是一般扯鈴的二倍,還是讓許多觀眾趨之若鶩,甚至有南部經銷商聞風洽談鋪貨,意外為劇團帶來利潤收入。《嬉遊舞鈴》散場後,櫃檯前便擠滿搶購的大小觀眾,「人手一鈴」在兩廳院廣場上扯了起來。

當民俗技藝轉化成劇場藝術,會擦出新火花,當然也會有拉扯及磨合。今年獲國藝會「追求卓越專案」補助的《嬉遊舞鈴》,邀請汪慶樟、王孟超、張贊桃、林璟如等資深劇場工作者共同加持,雙方在價值溝通上,著實花了不少時間,「這是必要的『陣痛』過程。」國藝會獎助總監陳錦誠表示,民俗技藝和表演藝術的語言原本就不同,「改變慣性,融合為一」是最困難也是重要的目的,需要時間,更需要雙方的默契及信任,「過程雖辛苦,但也是難得的累積和經驗。」

掌聲背後,努力跨越「人才」難關

這樣一路走來,扯鈴的表演內容、舞台形式、道具格式都在劉樂群手中改頭換面,也從戶外演出、小型售票、國外巡演,進而實現了登上國家劇院的終極夢想,亦帶出了一批扯鈴舞蹈底子皆優的年輕表演者。「然而,下一步的『創新』要怎麼走呢?」望著台下觀眾新奇熱切的眼神,劉樂群在掌聲背後,其實已經看到了難關與挑戰。

「創新的熱情跟實現來自於『人』,而舞鈴最大的問題是『沒有人』。」台灣孩子接觸扯鈴,多從國小體育課開始,但多只是玩玩皮毛,不然就是因升學壓力而放棄;而現在舞鈴團內,資深團員必須身兼教師及行政職,多數團員又只有小學年紀,斷層情形嚴重,每每遇到國外邀約或大型演出,都因課業或人數不足而必須忍痛放棄。劉樂群先是發揮所長,綜合帶團經驗寫成了一套「律動舞鈴」教案,目前已與二十多家小學及幼稚園展開合作,從小培養舞鈴人才。

另外,舞鈴也希望仿效雲門,自明年起培訓簽約領薪的專業舞者,「有扯鈴或舞蹈底子皆可,預定招考十個人,然後關起門來專心訓練兩年,成為舞鈴的職業團員,才能打破現在的人才困境,去實現我們的藝術理想。」這個計畫對劉樂群而言,只得成功不許失敗,攸關舞鈴未來存亡,也是這股創新力量能否持續下去的關鍵。

「今年八月,是舞鈴登上國家劇院的第一次,但絕不會是最後一次!」這是劉樂群及全體舞鈴團員的心中願景。從民間遊藝轉入表演藝術殿堂,舞鈴已在傳統扯鈴的思維創新上,向前邁進一大步,但接下來如何步步為營,在高竿精緻的藝術標準下精益求精,讓新火花不只是曇花一現,將是未來面臨的最大挑戰!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創新策略  加入舞蹈、音樂、劇場元素,從民俗技藝轉型為表演藝術

嶄新價值  創造扯鈴融合舞蹈的新形式,成功研發表演專業用鈴

劉樂群:「在我心中扯鈴永遠是『新』的,所以永遠有變化。」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