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青魂》敘述唐代「畫聖」吳道子,與民間畫家皇甫軫,在東西競畫過程中因名聲、地位、見解、擅長不同而引發的一場風波。(榮興客家採茶劇團 提供)
戲曲 走過二十年,就是堅持客家傳統味

榮興《丹青魂》 搬演畫聖的人性轉折

創團二十年的榮興劇團,對於傳統客家戲「九腔十八調」與亂彈曲調的運用,不僅是一種近乎固執的堅持,且是一路走來始終如一。今年推出二十歲歡慶大戲《丹青魂》,則敘述唐代「畫聖」吳道子,與民間畫家皇甫軫,在東西競畫過程中因名聲、地位、見解、擅長不同而引發的一場風波,展示畫聖從識才、愛才、薦才、到畏才、妒才、害才的人性過程。

創團二十年的榮興劇團,對於傳統客家戲「九腔十八調」與亂彈曲調的運用,不僅是一種近乎固執的堅持,且是一路走來始終如一。今年推出二十歲歡慶大戲《丹青魂》,則敘述唐代「畫聖」吳道子,與民間畫家皇甫軫,在東西競畫過程中因名聲、地位、見解、擅長不同而引發的一場風波,展示畫聖從識才、愛才、薦才、到畏才、妒才、害才的人性過程。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客家大戲《丹青魂》

7/27~28    7:30pm 

7/29    2:30pm 

台北國家戲劇院

INFO  037725099

二○○五年,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的《大宰門》首度以傳統客家戲入圍台新藝術獎,這齣移植自越劇的經典之作,被戲劇學者讚譽為一齣甜瓜連藤的好戲,除發揚了「山歌子」、「平板」、「什唸子」等客家戲主要曲調的甕底陳香,更讓一些瀕臨失傳的亂彈曲調重返舞台、獲得新生。事實上,在台灣戲曲界,歌仔戲、客家戲分屬閩、客兩大族群的代表劇種,這兩個劇種比南管戲、北管戲、京劇、崑劇來得年輕,在劇本與音樂的編創上比較沒有包袱;然而,相較於近年歌仔戲唱腔的推陳出新,創團二十年的榮興劇團,對於傳統客家戲中「九腔十八調」與亂彈曲調的運用,不僅僅是一種近乎固執的堅持,且是一路走來,始終如一。

《丹青魂》搬演畫聖吳道子故事

榮興劇團的創始人鄭榮興表示,客家大戲是從山歌小調、三腳採茶小戲演變而來,早年隨客家先民自大陸原鄉渡海來台,在台灣落地生根,孕育出客家大戲的表演模式,其「九腔十八調」般委婉曲折的唱腔曲調,傳達了客家族群勤儉樸素、樂觀進取的生命力。「雖然當前各種娛樂消費已逐漸取代了傳統戲曲表演,但我們就要因此放棄傳統戲曲優美的文化本質嗎?事實上,每一段輕快的山歌小調,每一齣詼諧的採茶小戲或是陣容龐大的客家大戲,背後都有客家族群的生活典故,它並非是一成不變的傳統規套,而是不斷吸收新世代的生活價值觀,並汲取融合其他劇種演變而成。」

繼《大宰門》之後,榮興劇團今年再度推出新作《丹青魂》,這齣戲原創於閩劇,敘述唐代「畫聖」吳道子,與民間畫家皇甫軫,在東西競畫過程中因名聲、地位、見解、擅長不同而引發的一場風波,內容敷演一代畫壇宗師如何慧眼識人、提攜後進、扶植新人,同時也展示畫聖從識才、愛才、薦才、到畏才、妒才、害才的人性過程。是一場真善美與假醜惡的靈魂較量,也是一場人性的試煉,觀眾將看到一位藝術家,如何在「天堂」與「地獄」、潔白與罪惡、高尚與卑下的邊緣掙扎,最後戰勝心魔,成為技高德重的一代畫聖。

老中青少四代同台,展示薪傳成果

《丹青魂》作為慶祝創團二十週年劇目,除了呈現融合現代劇場的傳統客家戲風貌,也充分展示劇團多年來的薪傳成果,其中擔綱主演的陣容囊括了老、中、青、少四代,後場主要樂師也都是客家戲曲人才培育的第一期培訓學員,在表演技藝上已見純熟,也具備傳習教學的能力。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專欄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