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他是個規規矩矩的上班族,戴著斯文的眼鏡,勤奮地在電腦前工作。
晚上,他進入一個充滿鏡子的大房間,換上貼身的衣褲,勤奮地舞動身體。
這不是電影《超人》中的變裝情節,而是新古典舞團舞者陳逸書的真實生活情景,說他是「超人」,其實也蠻接近了……。
上午八點半,陳逸書準時打卡,展開了一整天忙碌的生活。逢甲大學資訊工程系畢業的他,目前是台塑公司資訊部的程式設計專員,負責規劃及維護公司各項業務的電腦作業流程,並協助同仁解決電腦應用問題。每每他剛坐下來不久,就會有同仁請他幫忙排解電腦資訊流程上的疑難雜症。
下午五點半,陳逸書下班直奔新古典舞團,每週三和六、日,是固定的團練時間,若遇上舞團有演出,更是得每天報到!晚上十點結束團練,陳逸書練得汗流浹背、精疲力竭,回家洗個澡之後,還要準備明天上班的公務,然後就倒頭大睡、不省人事了。這就是陳逸書精采又充實的一天!
喜愛設計走上資訊路,好動讓他發現舞蹈
學電腦是如何與跳舞畫上等號的呢?陳逸書笑著說,其實他一直很喜歡設計類的創意工作,原本想走服裝設計或音樂創作,但是服裝設計需要資本,音樂創作又必須從小累積,自認沒有條件的他,就選擇了資訊工程系的程式設計,也算是一種夢想的實現。
大一那年,因自己對武術、體操等肢體運用的興趣,陳逸書加入了花式溜冰社,或許是從小好動的關係,沒有任何經驗的他,竟一路比賽晉級,最後還考取了教練和裁判資格。某次,陳逸書在電視上看到一位冰上舞者竟然表演後空翻,這在一般的溜冰技巧中是沒有的!為了增加自己在藝術性方面的表現,陳逸書燃起了學習舞蹈的慾望。
當完兵後,陳逸書參加社區大學的課程,向高雄爵士芭蕾舞團團長蘇啟仁學習爵士芭蕾。兩年後,他又更進一步尋求內在的肢體表現,因此開始注意舞團的相關訊息,希望有機會參與長期經營、而且最好和中國武術相關的舞團;此時,他看到了新古典舞團,研究中國舞蹈並從中發想創作的劉鳳學老師,正好滿足陳逸書的所有想望,於是,陳逸書就這樣走上了舞者之路。
喜愛排練創作,理性與感性偶有衝突
加入新古典舞團四年,陳逸書除了參加舞團的演出之外,也加入資深團員的演出活動,例如資深團員盧怡全的「化踊舞輯」、魏光慶的「谷慕特舞蹈劇場」。每天這樣在公司和舞團之間奔波,雖然有時也會感到疲累,但陳逸書卻甘之如飴。
「這是另一種抒發的方式!」陳逸書說,「在辦公室裡,每天面對的就是電話和電腦,對於好動的我來說,舞蹈是另一個紓解情緒的窗口,透過舞蹈,我可以很自在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陳逸書覺得最享受的便是大家一起排練、創作的過程,根據編舞者所拋出的想法,自己再發揮一點小小的即興,然後編舞者再匯整這些創意成為一支舞,這樣的創作過程,讓陳逸書覺得很有成就感。
而工作上的管理經驗則讓陳逸書以理性的態度來面對感性的舞蹈,他會分析舞蹈的整個面向,甚至動作、力道的分析。「但有時候,按部就班並不一定能得到對的答案。」陳逸書笑道,平時他面對電腦機器時,一向只有「對」或「錯」的分別,但是藝術是主觀的,有時他以為是正確的表達方式,編舞者卻不一定這麼認為,這一點讓陳逸書起初不太能適應。
工作與舞蹈相輔相成,「二合一」樂在其中
雖然如此,陳逸書還是覺得工作和舞蹈是相輔相成的。工作收入讓他生活無後顧之憂,是支持他繼續學舞的重要因素;而舞蹈則提供了一個最佳的紓壓及展現自己的管道。這種「二合一」的滋味,陳逸書樂在其中。不過,在辦公室裡,陳逸書對於自己的舞者身分則是顯得相當低調,他不希望別人將他工作表現的好壞歸咎於舞蹈上!偶爾,遇到好的表演,陳逸書也會邀請同仁好友來欣賞,「可能是藝文風氣還有待加強吧,效果有限!」他笑著說。
最近,陳逸書開始學起攝影,並且以舞團為對象,有模有樣地拍了起來。對於未來,他仍想走創作的路,現在的他正在累積能量,什麼時候爆發?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多工」藝術家Q&A
藝術家的多重身分路徑?
花式溜冰—爵士舞—程式設計師—舞者
最喜歡的工作角色?
設計創作
將來還想做什麼工作?
廚師或美食家
改善生活品質的要訣?
無解,因為休假時常常也必須練舞,所以等於沒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