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舞團
-
紀念大師 In Memoriam
劉鳳學——我的舞蹈人生導師
恩師劉鳳學博士為了留下更多的學習和研究成果,這幾年一直在與時間賽跑,忙著規劃、彙整與撰寫《劉鳳學舞蹈全集》,已正式出版兩卷。她每天都心存感恩,感謝上蒼讓她又多活一天。2023年5月17日,她終於跑到自己時間的終點了。謹以此文揭露我與老師的緣分情誼,並表達對她的無限思念。 從小說起 我年幼跟隨老師在新生南路的現代舞蹈研究中心習舞,奠定了我對舞蹈的喜愛與探索之心,兒時習舞的美好經驗是我童年的珍貴回憶。老師的舞蹈啟蒙教育兼顧身體基本能力、表達能力與創造能力。基本能力主要透過搭配節奏明快音樂的練習課來進行,強調身體各部位運動的原理原則,以及時間、空間和力量等舞蹈要素的探索。表達能力與老師為我們這群小朋友以世界名曲編創的作品有關,記憶中好多作品都冠上「小」字,如:《小金魚》、《小蝴蝶》、《小蜜蜂》、《小毛驢》、《小頑童》、《小公主》、《小小玩具兵》等等,至今我的身體仍留有些許印記。尤其《小毛驢》的配樂是維也納兒童合唱團小男生的美聲,毛驢的動作設計相當生動活潑又逗趣。創造能力則來自老師會經由主題和語言的引導來開發我們的想像與身體語彙,有時是個人獨力完成,有時與他人合作完成。 老師的啟蒙教育沒有一般舞蹈社要求的下腰、劈腿、拉筋等動作的強力訓練,更多的是要求「身正」、紮實的基礎與肢體的開發,以及隨著音樂而舞的節奏感、表現力與律動美,是「舞者編舞者」合一的養成教育,也為我埋下以「創造性舞蹈」作為畢生研究課題的種子。而我小小年紀就能展跳大師級編舞家針對兒童身心發展所編創的作品,何其有幸! 成長茁壯 老師1976年創立「新古典舞團」,早期非舞蹈科班出身的團員,在老師的培訓與知人善用的調教下,展現出對舞蹈的熱情、專業態度與演出水準。而我也在進入舞團後,開始了「勞其筋骨、苦其心志」的舞蹈磨練,那年,我13歲,當時年紀最輕,今日在舞團內論資排輩可是第一代的嫡傳弟子。從那時起,舞蹈之於我,由好玩變成好嚴肅。小時候快樂無比的跳舞,可以跳自己的舞蹈,可以與老師在上課前一起玩七巧板、跳棋、紙牌、彈珠,甚至住在老師家,把床當地板,翻來覆去,膽敢將腿跨在老師身上的情景不復見,反而是在被要求擦地板,絕對不可遲到,以及經歷了一遍遍不同舞碼的學習
-
新古典舞團創辦人劉鳳學博士辭世 享壽98歲
新古典舞團創辦人、行政院文化獎得主、編舞家劉鳳學博士於今日(2023年5月17日)辭世,享壽98歲。 劉鳳學的一生是一部珍貴的台灣舞蹈史。生於中國黑龍江,幼時學習芭蕾,大學時接觸邊疆民族舞蹈,開啟她對舞蹈傳統與創新的思考。1945年隨國民政府遷居來台,此後一生致力於台灣舞蹈發展,以獨特的創作風格和深厚的舞蹈學識,對台灣舞蹈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她曾任教、任職於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今臺藝大)與國家兩廳院。從事舞蹈創作、教學、研究,創作超過130支作品,不僅在國內贏得了無數榮譽和獎項,也在國際舞台上受到廣泛讚譽。創作初期致力於探索中國傳統舞蹈並發展中國現代舞,《十面埋伏》(1958)為此時期的代表作,隨後她赴日本、中國深入硏究中國古代舞蹈,以唐宋樂舞符號重建出《入舞》等12支作品。數十年間,她發表「中國現代舞宣言」(1967)、成立新古典舞團(1976),帶領舞團足跡遍布世界各國,為無數舞蹈工作者、愛好者帶來了無盡的啟發。 此外,她亦長期涉獵原住民樂舞研究,50年代前往蘭嶼探索達悟族禮俗樂舞外,亦在70年代受政府委託進行田調與演出,此經驗亦擴增其藝術表現內涵,呈現如《海獵》(1957)、《沉默的杵音》(1994)、《沉默的飛魚》(2007)、《雲豹之鄉》(2009)等作。 劉鳳學的作品從中國傳統出發,開創出現代美學,亦有深層人性探討與關懷,她的辭世,可說是台灣舞蹈界的重大損失,而其對台灣舞蹈的奉獻與成果,相信將令人們永遠懷念和崇敬。 劉鳳學博士在遺囑中表明身後不設告別式,後續治喪事宜將由財團法人新古典表演藝術基金會、財團法人台灣原民文化志業基金會、新古典舞團、唐樂舞等單位處理並統一對外公告。
-
特別企畫 Feature
向宇宙下訂單>>音樂類
台北室內合唱團「中南美彌撒」 2020/12/10 高雄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音樂廳 2020/12/11 屏東演藝廳音樂廳 2020/12/12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音樂廳 2020/12/30 台北 國家音樂廳 成立於1992年的台北室內合唱團今年恰巧邁入第30周年。歷年來合唱團從早期音樂到現代作品,從人聲重唱、室內合唱團到交響合唱團,台北室內合唱團均展現出高度藝術性。「中南美彌撒」是合唱團2020年度的旗艦製作。音樂會精選芬蘭作曲家J. Mntyjrvi、P. Kostiainen、J. Linkola當代美感的無伴奏合唱,以及法國作曲家F. Poulenc《榮耀頌》及阿根廷作曲家A. Ramrez《中南美彌撒》兩組饒富民族特色的大型宗教作品。作品地域從極北到極南,風格文化也呈現強烈對比。 推薦人 林伯杰 回想已非常遙遠的上個世紀,當我還是大學生,著迷於男高音卡列拉斯所錄製的發燒名盤《中南美彌撒》,便許願能現場聆賞這種充滿民族風情的現代宗教音樂傑作,沒想到隔了幾十年,台北室內合唱團居然把此曲搬上國家音樂廳。 雖然我目標是鎖定《中南美彌撒》,但整闋演出長度不到25分鐘,所幸台北室內合唱團的曲目安排總能讓人大開耳界。上半場全是我個人沒聽過的當代合唱曲目,像是芬蘭的J. Mntyjrvi、P. Kostiainen、J. Linkola等作曲家,他們的作品好陌生但又好好聽,頗是意外的收穫。 下半場排了法國的浦朗克《榮耀頌》與阿根廷的拉米瑞茲《中南美彌撒》,我著實佩服台北室內合唱團如此精準地掌握不同語彙與風格的堅強實力。雖然在《中南美彌撒》的器樂伴奏上,精簡了作曲家原先設定的南美洲民俗樂器,然而請來男高音林健吉是非常棒的選擇,或因他的原住民血統,讓演唱些許脫離學院派氣息,多了些狂放的自然風情。 指揮家陳雲紅已離開台北室內合唱團藝術總監職務,但先前連續3年「紅紅夫人的異想世界」系列,無論是伯恩斯坦的《奇徹斯特詩篇》、
-
台灣當代舞作《布蘭詩歌》30周年經典重現 詩、歌、樂、舞震撼交響巨作
首屆國家文藝獎得主、台灣第一位舞蹈博士,現年97歲的現代舞先驅劉鳳學最受歡迎的經典舞碼之一《布蘭詩歌》,歷經1992年轟動首演及2006年復刻重現,2022年新古典舞團《布蘭詩歌》攜手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台中藝術家室內合唱團、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舞蹈系、台中藝術家兒童合唱團及星光兒童少年合唱團,集結舞蹈、中世紀吟遊詩歌及磅礡樂章,將於9月16日至18日三度重返國家戲劇院,重現聽覺與心靈交融的震撼交響巨作。
-
即將上場 Preview 舞二代也上陣 台上台下親子樂
《小王子3.0》 讓大人找到兒時初心
新古典舞團這次將法國作家聖修伯里的《小王子》改編成《小王子3.0》,讓小王子造訪三顆星球,三顆星球的舞蹈分別由新古典舞團的資深舞者羅慶成、張桂菱、林維芬負責編導,他們將舞團特有的肢體語彙如水袖等融入舞劇中,「新古典」經典味十足;而且他們的「舞二代」也上台與父母同台,台上台下一起回歸童真,重覓兒時初心。
-
即將上場 Preview 劉鳳學交棒盧怡全 新古典舞團推新作
《客風.漂鳥之歌》 舞動逆風而行的客家精神
新古典舞團年度製作《客風.漂鳥之歌》由新生代編舞家盧怡全編導,世代交接意味濃厚。盧怡全從歷史、文化、哲學角度切入,卻抽離了敘事,而是要呈現「客家族群在不斷地遷徙的過程中,逆風而行的精神」。舞作結合傳統祭儀與現代舞,呈現客家生活型態,音樂上也與作曲人李和莆、客語「金曲歌手」謝宇威、黃珮舒合作,嘗試統合傳統與現代。
-
藝次元曼波 HEART to HEART 樂舞聯手 重生烏江魂
馬水龍 ╳ 劉鳳學
繼《竇娥冤》、《沉默的飛魚》,馬水龍及劉鳳學兩位台灣重量級的藝術家再度合作,以楚漢爭霸為背景,邀請指揮邱君強帶領NSO國家交響樂團、集合新古典舞團、台北愛樂合唱團、國立台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共同推出大型舞劇《揮劍烏江冷》。此劇改編自馬水龍於一九九七年演出的說唱劇《霸王虞姬》,在原來的四幕六十多分鐘加上序幕,擴充為七幕九十分鐘的作品。移除了原有的詞句,將主角項羽、虞姬及配角劉邦分別改以嗩吶、南胡與琵琶替代。而劇情上,則從張良納履、韓信胯下之辱揭序,一路演繹兩位主角的恩愛、鴻門宴至含淚烏江前。 馬水龍及劉鳳學雖分屬不同範疇,卻互有涉獵,並且一致認為兩類藝術領域相通。劉鳳學大學時副修音樂,是舞蹈界少有看總譜排練的編舞家;而馬水龍對色彩視覺敏銳,在譜寫音樂時,腦中就有舞蹈畫面出現。音樂與舞蹈的創作緊緊相扣,兩位大師聯手打造的作品,更將氣勢磅礡、撼動人心。 趁此機會,本刊邀請兩位藝術家深度對談,分享各自的藝術歷程與這次合作的想法。
-
即將上場 Preview 劉鳳學唐樂舞封箱演出
《傾盃樂》 重現大唐華麗時代
應兩廳院「民國藝百」系列之邀,劉鳳學與新古典舞團將演出唐樂舞系列的封箱之作《傾盃樂》,並選粹經典舞碼《春鶯囀》、《拔頭》、《蘇合香》與《團亂旋》,溫故與新作齊展於觀眾眼前。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重探原歌原舞 還諸天地海洋
《雲豹之鄉》整齣舞作集中在探討一個老問題:人性和人的處境。在高架橋下進行的第三、四幕是由一根手指、一縷髮絲鋪陳出一個互相指責、彼此否定的社會。為了擴大意象所設計的疏離荒謬感的動作,堪稱「醜美學」的極致,不過我的本意是喚起建設性的思考、更多的關懷。希望我的舞作永遠屬於社會的一部分,而不是懸在半空中的一顆孤星。
-
焦點專題 Focus
向來都是「舞蹈冬天」 計畫照走咬牙苦撐
政府補助略添小補 樽節經費減少上台人數今年雖臨景氣寒冬,對向來經費收入的不充裕的舞蹈團體來說,也就是比平日更冷一些的「嚴冬」,依然是要咬牙撐過。已排定的演出推廣等等計畫不更動,還好有比往年充裕的扶植團隊補助略添綿薄之力,在企業補助縮減的狀況下,舞蹈團隊加碼致力於省錢的部落格行銷,希望能吸引更多年輕族群進場看舞,持續為舞蹈扎根。
-
幕後群像
彈指之間 電腦舞過天馬行空
如同作曲家可以利用電腦軟體寫曲創作,現在也有編舞軟體,讓編舞家在螢幕上先行馳騁奔騰創意!利用電腦可以一再試錯的方便性與超越人體限度的肢體設定,編舞家可以嘗試各種動作的可能,也打破身體的慣性思考──先讓軟體中的舞者發展肢體動作,再讓現實中的舞者演練修正,不僅省時,電腦舞者也可能現身舞台,在演出時展現編舞者的創思過程。
-
即將上場 Preview 新古典舞團「民國四十六年」
壯遊舞蹈 劉鳳學半世紀風華
創作資歷超過半世紀,年逾八十的舞蹈大師劉鳳學,為台灣的現代舞留下多樣多彩的藝術資產。這次新古典舞團演出的「民國四十六年」,將展現不同時期的劉鳳學舞作,想略覽大師的舞思脈絡,不能錯過這次的封箱舞作復刻再現!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舞蹈之美,如何穿過時間洪流?
編按 二月十一日清晨,雲門八里排練場因電線走火引燃大火,鐵皮屋下多齣經典舞作的珍貴資料毀於一旦,令人扼腕痛惜。然而,一把火也再度提醒了我們許多早已存在的問題:政府長期對文化發展的輕視與邊緣化、台灣表演團隊永續發展資源的缺乏、演出資料的保存典藏等等。本刊從這一期開始,將針對上述問題深入探討,陸續呈現,期待讓大家更了解台灣表演藝術發展的困境。
-
專題
陳逸書 奔馳在電腦與舞蹈之間的「超人」
白天,他是個規規矩矩的上班族,戴著斯文的眼鏡,勤奮地在電腦前工作。 晚上,他進入一個充滿鏡子的大房間,換上貼身的衣褲,勤奮地舞動身體。 這不是電影《超人》中的變裝情節,而是新古典舞團舞者陳逸書的真實生活情景,說他是「超人」,其實也蠻接近了。
-
舞蹈 劉鳳學馬水龍攜手打造
《沉默的飛魚》不沉默 澎湃舞動海洋壯闊
《沉默的飛魚》是劉鳳學取材原住民宗教觀與日常生活,與作曲家馬水龍繼《竇娥冤》後再度攜手,迸發出結合原住民舞蹈動作與現代舞肢體技巧的磅礡舞作。舞作中將原住民舞蹈與日常動作加以轉化,織入舞蹈的敘事氛圍,舞者也舞者擬仿海中飛魚,此起彼落地飛躍翻騰,半空中各種魚躍之姿富滿力量感。
-
藝視窗 News
旅歐舞台設計高豪杰推出「虛擬虛擬」個展
【台灣】 旅歐舞台設計高豪杰推出「虛擬虛擬」個展 旅歐舞台設計家高豪杰,將在台灣首度推出作品個展,自6月2日起至6月12日止於台北華山文化園區東1館展出。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主修舞台設計的高豪杰,2001年時在德國學術交流總署的贊助下赴慕尼黑美術學院的舞台暨服裝設計系深造,於2005年獲得舞台暨服裝設計碩士學位。2006年並擔任奧地利 薩爾茲堡音樂戲劇節的超重量級歌劇《費加洛婚禮》服裝設計助理。這次個展將展出在德國期間的舞台設計創作包括著名的歌劇及戲劇作品如《費加洛婚禮》、《奧 菲歐》《群鬼》等,並運用攝影及多媒體,在展場裡虛擬「演出實況」。展覽期間,將安排定時導覽,由高豪杰親自帶領觀眾進入他的虛擬空間。6月10日下午三 點並邀請詩人導演鴻鴻與高豪杰對談歐陸歌劇的發展現況。(周倩漪) 俄羅斯禁止稻米進口 雲門《流浪者之歌》莫斯科巡演重製三噸半稻米 雲 門舞集6月7日將赴莫斯科契訶夫藝術節演出《流浪者之歌》。《流浪者之歌》演出中需要大量稻米,但演出前兩個月,藝術節告知自今年三月起,俄羅斯政府禁止 稻米進口,即使是雲門演出中的舞台稻米也不能放行。而《流浪者之歌》舞台上三噸半的稻米需具特殊條件,兩端不能太尖,防止舞者受傷,米要有一定硬度,才禁 得起舞者一再重踩,翻躍落地而不輕易碎裂。因此藝術節在莫斯科境內,花了近兩個月時間尋找適當的稻米;雲門舞台技術人員林家駒亦提前於五月中旬飛莫斯科, 指導當地技術人員重新製米,終能讓演出進行順利。(周倩漪) 兩廳院藝術夏令營 大人小孩「一起來玩藝」 往年兩廳院為兒童所舉辦戲劇類的夏令營,深獲好評,這次為慶祝兩廳院的二十週年,特別規劃了戲劇表演營、說唱藝術營、戲曲創意營、舞蹈律動營、布袋戲操偶營及創意玩偶營等六種課程。除了提供小朋友多樣化的課程之外,今年特別開立戲劇表演、布袋戲操偶及創意玩偶等三個成人課程,針對人文藝術教師,提供教學相關課程。 夏令營師資有如果兒
-
舞蹈新訊 新古典舞團 四位編舞新銳出場
《時光複寫》,奔向相遇的詩意
「時光」對創作脈絡和舞者身體將激發何種既回歸又迎向的身姿?新古典舞團推出四位編舞新銳的新作,林惟華、林維芬、陳逸民、魏光慶分別以徐志摩的詩、卡夫卡的《蛻變》、及舞者散文創作構築畫面情境,碰撞出時間之流中人與人的相遇、錯過、搖擺不定、渴求或窺伺、遠颺與微笑。 如同林惟華最迷人的〈相遇〉,舞者眼神交會、擦肩錯身、抱緊推開,在時空的變化軸上滑出交叉或平行線,剎那相會卻電光石火;林維芬〈不確定主義〉因質疑而恆處搖晃與突破,肢體動力隨音樂節拍而傾斜變化;魏光慶〈微笑,揮手,說再見〉追溯三人的友情歷程,同做、輪做、倒著做一套動作,是在回首中瞻望未知;陳逸民〈蛻變〉的身體變成兩條蟲,他們蜷縮扭曲變形,丟掉優美的線條,在蠕動中找尋飛翔;魏光慶〈99%數紅〉在女人與經血、落紅、分娩、戰爭的紅色暈染下,微量百分之一才是自己可決定的顏色。 「我們將大舞台的大幅肢體動作,回縮到自身細膩敏感的表演,不用一個人震攝全場,而是與一百個人共同呼吸。」四位編舞家將勾動你詩意的閃光,於時間奔停中。
-
特別企畫 Feature
撞擊心靈深處的磅礡史詩—劉鳳學
一九九二年,新古典舞團藝術總監劉鳳學根據德國現代作曲家卡爾.沃夫的清唱劇《布蘭詩歌》Carmina Burana,編創同名舞作,將樂曲中的野性美與澎湃氣魄,轉化為群舞、雙人舞、七人舞等形式,氣勢磅礡恢弘,呈現節奏魅力與生命躍動,結合杜黑指揮的樂團及合唱團現場演出,被視為當年台灣藝文界「不可能的任務」。 再現人聲、樂器、人體三位一體的高難度製作 《布蘭詩歌》以震撼人心的節奏與合聲吟唱為世人所熟知,歌詞係由十三、四世紀時,一些未具名的修士或吟唱詩人所寫的情詩,謳歌世俗生活、宗教意識及對時代的批判,充滿對青春與慾望的渴求。「我個人喜歡強烈的作品,《布蘭詩歌》給我極大的震撼,歌詞完全是人性的展現,刺激無限創作靈感。」劉鳳學密切配合歌詞與樂曲,將《布蘭詩歌》的舞蹈結構分為〈序〉、〈初春〉、〈酒店〉、〈愛情〉四段,表現一群青年修士們,為了幫世人建立精神殿堂,打破戒規漫遊游世俗,最後再度回歸修持原點的心路歷程。 今年兩廳院「舞蹈春天」系列以此經典舞碼《布蘭詩歌》作為開幕舞作,劉鳳學謙稱:「自己早已退居二線,每次躲在後面看排練,只覺得壓力大,說『經典』兩個字太沉重」。為了再度挑戰這項「人聲」、「樂器」、「人體」三位一體的高難度製作,傳達視覺、聽覺與心靈的震撼效果,新古典舞團邀請當年製作人邱瑗再度回鍋;音樂方面則聘請音樂界才子金希文,指揮音契管絃樂團、國立實驗合唱團現場演出。 中南部觀眾也能享受詩歌舞同場的震撼氣勢 當年首演《布蘭詩歌》的舞者如張中煖等人,如今多是舞蹈界的中流砥柱;碩果僅存的林惟華,肩負起這次《布蘭詩歌》舞蹈排練大任,她表示這齣舞作格局大,跳起來的賣力程度算是「數一數二的操」,笑說:「我們年輕時,跳到第十支舞一定吐,現在的年輕舞者跳到第五段,就累到吐了,大家都很緊張,從春節就開始訓練體能,到時候一定有完美的演出。」 過去礙於經費及場地限制,《布蘭詩歌》在中南部的巡迴演出僅以CD播放音樂,此次重演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表演藝術精華再現專案計畫」經費補助,在台中、員林、台南、高雄的演出,將由陳樹熙率領的高雄市交響樂團、中山大學合唱團同台現場演出,讓全台民眾都可享受詩歌舞同場的震撼氣勢。<
-
舞蹈 重建現代舞大師安娜.索克洛舞作
《夢魘》觸動人心深處《夢魘》觸動人心深處
現代舞大師安娜.索克洛的作品著重描繪真實人生,如訴說現代城市人內心孤寂的《房間》與省顧二次大戰納粹屠殺猶太人的《夢魘》,都令世人留下深刻印象。在新古典舞團藝術總監劉鳳學「欽點」之下,旅美舞蹈家王雲幼將重建安娜.索克洛上述兩齣經典舞碼,讓台灣觀眾體會索克洛舞作的深刻意涵。
-
舞蹈
五月舞風,吹襲國家劇院
五月的國家戲劇院,舞風正熾!你可以嗅到新古典舞團大型舞劇《曹丕與甄宓》的詭譎氣氛,也可以聞到「2004新點子舞展」的清新味道,除了四位獨立編舞者的作品之外,三十舞蹈劇場先《祝你身體健康》,然後台北越界舞團將帶大家《尋找張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