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浮生》是張曉雄關於戰爭的省思。(台北越界舞團 提供)
即將上場 Preview

張曉雄新舞作 映動人心省思戰爭

台北越界春巡 《浮生》紀念羅曼菲

編舞家張曉雄將在台北越界舞團的春季巡演中,推出《等待》與《浮生》兩支舞碼:前者從張曉雄姐姐離家苦等與家人團聚的故事說起,探討等待中的希望;後者檢視戰爭的殘酷與傷害,張曉雄並以此作紀念同樣反戰的羅曼菲。

編舞家張曉雄將在台北越界舞團的春季巡演中,推出《等待》與《浮生》兩支舞碼:前者從張曉雄姐姐離家苦等與家人團聚的故事說起,探討等待中的希望;後者檢視戰爭的殘酷與傷害,張曉雄並以此作紀念同樣反戰的羅曼菲。

台北越界舞團2008春季巡迴《浮生、等待、極光》

3/8~9    14:30  高雄左營高中舞蹈劇場

3/8    19:30  高雄左營高中舞蹈劇場

3/29    19:30  宜蘭演藝廳

3/30    14:30  宜蘭演藝廳

INFO  02-27730223

「等待是甜美的;等待是無奈的;等待,總會帶來一線希望;等待,總叫人記起生存的理由。」編舞家張曉雄在他的部落格如是抒寫。等待既是一種現實,也是一種狀態,時而因環境使然,時因歷史因素影響,人們無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但在內心深處,仍然保持希望,於是他等待。

《等待》演繹希望,《浮生》省思戰爭

台北越界舞團最新巡演作品,便是由《等待》、《浮生》、《極光》三支舞碼所組成。張曉雄說了一個他姊姊的故事,姊姊十三歲便離家,柬埔寨當時是紅色高棉政權,烽火戰亂,禁說華語。她不知為何活下去,每每在茅草屋裡,看著雨滴從屋頂滴漏,細縫中,姊姊看到了星星,她默誦唐詩宋詞,在古今共通的人性感觸中,得到撫慰,繼續抱持與家人團圓的盼望。如李白的詩:「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張曉雄以三人表現不同層次的雙人舞:人與影子、人與過去、及不同時空的兩人之非現實交流,由此體現各個生命狀態下的等待,等待的動人之處在於潛藏的希望,在逆境中,是希望讓生命度過難關。此舞作曾在蔡瑞月舞蹈節中獻演。

關於戰爭的省思,《浮生》是張曉雄繼《天堂鳥》、《悲歌》後「戰爭三部曲」的第三部。音樂採用蕭斯塔可維奇《第八號弦樂四重奏》的交響樂版本,將音樂視覺化,鋪陳出五段壯麗悲愴的舞蹈篇章。張曉雄從東柏林的猶太人集中營、美國與中東戰爭、台海兩岸對峙,檢視戰爭對地域政治的影響。舞作有著掙扎的受傷男子及如母撫慰者的雙人舞,緊接是激烈群舞表現大規模戰爭、群體間的對抗,華爾滋幽微呈現個體與個體間及人性內心的交戰。最後的訣別,歷經歷史現實折磨,男舞者赤裸纏繃帶垂死翻滾舞台,象徵救贖的母親出現、安慰、離去,男子在希望與不捨中展開受傷的翅膀,繼續飛翔,繼續活下去。反戰是張曉雄與已過世舞蹈家羅曼菲一直關懷的主題,於人生最後階段的樂觀與生命力,更昭示羅曼菲精神的不朽性,《浮生》從戰爭回歸普世價值,並以此紀念羅曼菲。

吳建緯《極光》展現新穎肢體語彙

《極光》是羅曼菲得意門生吳建緯的作品,以抽象、冷調、爆發力十足的舞蹈及別具巧思的舞者形象設計與舞台佈置,耀目出極光的冷冽、炫爛、神秘等意象。吳建緯的動作設計,將不協調肢體轉化為個性獨具而新穎的身體語彙,舞者服裝飾有白色和深藍色羽毛,閃爍迷離光芒。三支舞作從深刻追思到前瞻盼望,從翻湧情感到人性剔透,變亂時局的普世關懷,將沁流觀者的心。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