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女性藝術家經歷的,是一個從繆思到女神的過程;從陪襯男性、啟發男性、做男性背後的支撐開始,到能夠獨當一面,展示出自我的獨立意識、關切專屬女性的議題,這段路,其實很漫長,未來也還有很多路要走;但我們欣見這樣的轉變——擁有了更寬廣的舞台,女性藝術家的丰采,絕對會為人類文明注入更多的繽紛與璀璨。
藝術,一個多麼令人迷戀、醉心、炫目的美好名詞。人類智慧與想像力的無限可能性,創造力與對美好事物的鑑賞與品味,都透過藝術表達、流傳出來,也使得從事藝術創作,成為多麼令人豔羨的一件事。
然而,在傳統由男性所書寫的「His」tory中,女性與藝術創作之間的關係,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除了當繆思,女性也要創造Herstory
在希臘神話中,司文學、藝術、科學等的九位文藝繆思(Muses)女神,是宙斯天帝宙斯(Zeus)和記憶女神(Mnemosyne)的女兒;她們的職掌,包括了史學、天文、悲劇、喜劇、舞蹈、史詩、情詩、聖歌、抒情詩等,幾乎涵蓋當時所有的人文藝術創作領域;然而,藝術與音樂之神的頭銜,仍然屬絕對陽性的太陽神阿波羅所擁有;繆思一詞,如同今日人們對它的運用,似乎只是靈感的來源,而非關整體細膩辛勤的創作過程、以及後續完成成品時的驕傲與榮光。
是的;繆思,終究只是繆思,人類流傳下來的種種藝術作品,依然是男性的創作佔絕大多數(在歷史上的許多時刻,女性甚至是不被允許創作的);所有男性都在期待繆思的來臨(或可解釋為另一種對異性的遐想),而女性呢?除了扮演繆思的角色,還能做些什麼?
所幸,在各種現代思潮風起雲湧、社會遽變的二十世紀,女性對自身權利的覺醒、與女性主義的蓬勃發展,也使傳統藝術界由男性主導的狀況受到顛覆與質疑,以陰性角度出發的「Herstory」逐步萌芽、茁壯;雖說以根深柢固的父權社會依然牢不可撼,但在以往女性幾無涉足地位的人文藝術領域之中,陰性書寫的顯著度逐漸提升,卻也是一件令人欣見、足證文明進步與社會多元的美事。
那麼,在這段時代裡,女性的角色又有著何種轉變呢?
瓊安.沃莫.亞當斯以生命扮演垮世代繆思
從一九二○年代香奈兒(Coco Chanel)在時尚界鳴放了女性穿著的巨大轉變後,消費文化主導的大眾社會,不但對藝術界帶來巨大轉變,同時也提供女性許多嶄露頭角的機會;女性爵士歌手、好萊塢女明星……各種美麗面孔、迷人嗓音,充斥在大眾傳播媒體前,但女性離真正的創作仍有一段距離,對主體的自覺性,也依然付之闕如。
這樣的狀況,隨著五○年代青年次文化的崛起,卻開始有了轉變;自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現的「垮掉的一代」(The Beat Generation),對社會現實不滿、又迫於麥卡錫主義的反動政治高壓,便以反抗世俗的方式來表示抗議,穿著奇裝異服、蔑視傳統、厭惡學業工作、長時間浪跡於底層社會,孕育出獨特的處世哲學,也醞釀成一股「地下文學潮流」,並爆發向傳統的文化造成巨大衝擊。傑克.凱魯亞克(Jack Kerouac)、艾倫.金斯堡(Allen Ginsberg)、威廉.布洛斯(William S. Burroughs),都是眾人耳熟能詳的名字;但在這群發光發熱的垮掉一族(Beatniks)之外,威廉.布洛斯的妻子瓊安.沃莫.亞當斯(Joan Vollmer Adams)也恰如其分地扮演了繆思的角色。
身為哥倫比亞大學的資優生,瓊安.沃莫.亞當斯經常被認為比她那古怪的男友布洛斯更聰明、有智慧,經常與文人墨士流連酒吧、探討各種文學、藝術、生命哲學、社會現況;她曾以短暫的婚姻作為對抗社會的一種手段,並且從大學時期便開始耽溺藥物,後來追隨布洛斯前往墨西哥,卻在一場意外爭執中遭謀殺身亡,時年甚至不到三十歲。
傑克.凱魯亞克的小說《在路上》中,尖銳地描繪了瓊安那纖弱、耽溺藥物卻又冰雪聰明的身影;艾倫.金斯堡的名作《嚎叫》更是在一九五七年某夜夢到瓊安後而誕生的作品;威廉.布洛斯的名作《裸體午餐》由大衛.柯能堡(David Cronenberg)搬上銀幕時,則由茱蒂.戴維斯(Judy Davis)詮釋出瓊安的獨特氣質。同時,瓊安那悲劇性的死,更成為威廉.布洛斯公眾形象的一部分,以生命扮演著繆思的角色,瓊安可說是鞠躬盡瘁了。
走出自我的小野洋子與瑪莉安.菲絲佛
由於五○年代同時也是電視大幅度普及、傳播媒體與商業蓬勃發展的年代,「垮掉一代」也成為媒體炒作的對象,各種商業化宣傳,使「垮掉」生活方式蔚為風潮,也間接助長了青年反社會文化的形成,吸大麻、性解放、爵士樂、搖滾樂,加上六○年代的反戰思潮,造成青年文化的百花齊放,也使搖滾樂成為當時一種重要的藝術創作型態。
而在這股風潮中,能出頭天的搖滾女歌手,卻可說是少之又少,即使如珍妮絲.賈普林(Janis Joplin)能以極具爆發性的舞台魅力擄獲人心、證明女性也有唱搖滾樂的力量,但到頭來,她仍只是在模仿男性歌手、並未發展出屬於自我的女性意識或屬於女性的搖滾樂;相對地,視覺創作藝術家出身的小野洋子(Yoko Ono),則恰巧是個有趣的「反繆思」例子,她在一場多媒體展演中與披頭四(The Beatles)主唱約翰.藍儂(John Lennon)相遇後,兩人展開熱戀,並從事許多音樂與藝術上的實驗;然而,一般媒體的焦點,卻放在披頭四因理念分歧而逐漸疏遠、最後終究解散的事件上,並將責任歸咎於小野洋子,認為洋子的介入,是使藍儂與團員不合的主要原因。但洋子自己根本毫不在乎,並對這一切嗤之以鼻、持續我行我素;這正是因為她深切體認到,作為一名有名男性身邊的女性,更應該肯定自我的存在、注重自我意識,否則非常容易淪為輿論與父權下的犧牲品。而她也以個人名義從事許多聲音實驗、影像多媒體實驗等,對後續許多前衛音樂創作者,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六○年代另一個令人矚目的例子,則是滾石(Rolling Stones)合唱團主唱米克.傑格(Mick Jagger)的女友瑪莉安.菲絲佛(Marianne Faithfull)的境遇。名模出身的菲絲佛,有著亮眼外表,一九六四年芳齡十八時,便演唱米克.傑格為她創作的〈As Tears Go By〉一炮而紅,她與傑格的戀情,也成為鎂光燈的焦點;然而,陷入成名迷思的她,在七○年代歷經與傑格不愉快地分手後,耽溺藥物、酒精,低潮長達十年後,才終於在一九七九年再次投入音樂領域,以她不再清亮稚嫩、反而充滿風霜的瘖啞嗓音,唱出一個成熟女子自我試煉的過程;從前衛電子實驗到溫柔婉約的民謠風,不管外界對她的批評如何,在塵世打滾半生的菲絲佛,也見證了女性在知名男性光環下的另一條尋找自我的出路。
人權鬥士派蒂.史密斯與性感暴女寇特妮.洛芙
七○年代,搖滾樂商業化的體制已臻成熟,但另一方面,它也確立了自身的藝術型態,成為青年文化發聲的場域,且除了獲取龐大利益的主流搖滾樂外,以搖滾作為理念抒發、反叛手段的地下音樂、獨立創作,也蔚為風潮。以知識分子/詩人姿態出身的派蒂.史密斯(Patti Smith),在一九七五年以Horses專輯,開啟了女性搖滾的新章,她以人權鬥士的姿態,在歌曲中高唱了社會的種種不公、質疑了父權社會中的信仰、社會群體對個人造成的壓抑、乃至墮胎、工權、政治等各種議題;獨樹一幟如吟詩般的唱腔,更是不模仿任何既定的男性或女性歌手形象,充分展示出身為一名獨立、智識女性的心聲。她的出現,也為女性創作歌手鋪了一條路,無須依附在男性主導的搖滾世界裡,女性,透過搖滾,也可以展現充分的獨立意識與自我體認。
但隨著女性主義本身的發展逐漸演化出各種流派,加上時序進入九○年代,後現代主義的衝擊下,人們對於「怎樣才是個獨立自主的女性」產生了紛歧的定義,對女性形象的認知,也更加多元化;人們除了關注女性的參政權、工作權、致力打破兩性強弱不等的迷思外,也開始認可將女性特質本身作為一種對父權社會反動的力量;舉例來說,女人性感美艷不是罪,能藉此在父權社會中擁有地位、並加以顛覆,即使出賣色相,也仍是個不折不扣的女性主義者。
就在這樣的風潮下,八○年代末期至九○年代,有許多女性搖滾樂者以更為活潑、辛辣的面貌,在藝術創作與大眾傳播界中同時翩然起舞,最鮮明的例子,應該就是超脫合唱團(Nirvana)主唱柯特.科本(Kurt Cobain)遺孀寇特妮.洛芙(Coutney Love)。洛芙本身事實上也是玩地下搖滾出身,音樂資歷並不比科本短,而科本的意外過世,也為她帶來許多風言風語,但她同樣也不畏人言,自組的「洞」(The Hole)樂團,交出極為漂亮的創作成績單,令所有嚴苛的樂評對她的創作實力刮目相看;更甚者,她狂放不羈、卻又性感萬分、完全煙視媚行的形象,也在主流市場掀起一陣「暴女風潮」(Riot Grrrls),讓許多各式各樣秉持女性意識的地下團體紛紛浮出水面,進入百花齊放的階段,也間接影響了主流的流行音樂市場,強調「女力」的唱片紛紛出籠,流行天后的地位甚至比流行天王還來得高……。
獨立、創作的女性讓藝術更多元
即使搖滾樂/流行音樂是一種極受商業影響、以社會大眾通俗品味為取向的音樂,但這樣的風潮,便已充分顯示女性在大眾文化領域中的另一種勝利,也表示出對於獨立的女性形象,社會大眾已經可以毫無滯礙地接受;而除了主流的流行音樂外,眾多獨立/地下/另類樂界的女性音樂工作者,也更能以多元化的方式,展現出她們各自的藝術理念,盡情地從事創作。不僅如此,女性涉入創作領域,事實上也改變了男性對藝術的觀感,能容許更為多元、可能與主流大相逕庭的各種理念,在這方面,甚至可以稱做是人類社會裡一份偉大的進步呢。
二十世紀,女性藝術家經歷的,是一個從繆思到女神的過程;從陪襯男性、啟發男性、做男性背後的支撐開始,到能夠獨當一面,展示出自我的獨立意識、關切專屬女性的議題,這段路,其實很漫長,未來也還有很多路要走;但我們欣見這樣的轉變——擁有了更寬廣的舞台,女性藝術家的丰采,絕對會為人類文明注入更多的繽紛與璀璨。
延伸閱讀
《陰性終止:音樂學的女性主義批評》Feminine Endings: Music, Gender and Sexuality,蘇珊.麥克拉蕊(Susan McClary)著,張馨濤譯。商周出版,音樂河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