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意識抬頭,保育工作逐年加溫,全球音樂界也沒有缺席,作曲家化身環保戰士、演奏家扮演環保義工,藉由音樂和影像畫面的結合呈現地球之美,透過自然聲音的錄製,襯托周遭環境的美麗,音樂家進一步還將廢棄耗材點石成金變成樂器,躺在超級市場的新鮮蔬果,也能奏出活蹦亂跳的音符,環保不是亮麗的口號,只要肯做,套老話一句,只要有心一切都有可能。
當環保、節能等「硬」話題,遇上藝術多能產生「軟」身段,以潛移默化的方式替代說教的言論,明年初登場的兩廳院國際藝術節,以「未來之眼」為題,其中多檔節目就內含環保、愛地球的概念,畢竟人們未來想要過何種生活,現階段的一舉一動都將影響地球的未來。
影像配樂提醒自然之美,水紙蔬果也能化身樂器
藝術節中的《藍色星球》The Blue Planet,是一部探討海洋生態與自然歷史的紀錄片,紀錄片將由影片的配樂家喬治.芬頓(George Fenton)親自帶到台灣,進行一場現場音樂搭配影像的Live秀。而類似《藍色星球》結合影片、音樂傳遞環保概念的方式,持續在全球發酵,《盧貝松之搶救地球》Home今年六月在全球首播時也受到高度注目,這部由法國知名導演盧貝松所監製的影片,出自法國空中攝影名家兼環保主義者貝彤(Yann Arthus-Bertrand)之手,以十八個月的時間走遍五十四個國家一百二十個拍攝點,在記錄美麗地球之餘,呈現大河斷流、冰川融解、森林消失等駭人現狀。影片由法國電影配樂家阿瑪(Armand Amar)擔綱,音樂以空靈樂聲和打擊狂想,傳遞出對比的效果,在讚嘆地球美麗之餘也透露著危機。
與《藍色星球》同時在兩廳院國際藝術節現身的「譚盾之《臥虎藏龍》」,節目中的《陶樂》承襲過去作曲家的「有機音樂」系列 ,系列三部曲《水樂》、《紙樂》和《陶樂》均以大自然為樂器和素材。從大自然找尋音樂靈感,來自音樂之都維也納的蔬菜管絃樂團(Viennese Vegetable Orchestra)作法十分親民,而且一點都不浪費地球資源,團內所有樂器,皆是貨真價實的精選蔬果。一場音樂會樂團得動員約四十公斤的蔬菜,在他們高超的技藝下,紅蘿蔔變身為長笛、薩克斯風由黃瓜取代、低音提琴則由大南瓜扮演。演出結束後,這些蔬菜樂器直接跳入鍋中,煮成蔬菜湯,喝進團員肚子裡,夠環保了吧!
汽車拆解變身樂器,大橋油桶也能敲打旋律
溫室效應的殺手,汽車排放的廢氣難辭其咎,汽車報廢後,所留下的廢鐵對於環境危害不少,之前美國作曲家比爾(Bill Milbrodt)就以不堪用的汽車零組件,組成了「汽車音樂計畫」重奏團。他將自家的「退休」房車進行拆解,排氣管被扭曲成類似長號的「排氣管號」(Exhaustaphone);空氣淨化器加上煞車皮成為類似班鳩琴的「空氣吉他」(Air Guitar);汽車的油箱成為「貝斯」,車底板則被拿來當「鈸」使用;坐椅的彈簧、輪胎的胎框、汽車裡的活塞和機軸則組裝成可以發出不同聲響、音高的打擊樂器組。這樣的樂器,聽起來效果如何,根據重奏團在網上釋放的音樂片段,說不上爽耳,但也不會不入耳。
把汽車拆解還得費功夫,作曲家喬瑟夫(Joseph Bertolozzi)乾脆直接把「橋」當作大型的打擊樂器使用,作品名稱就取叫《橋的音樂》Bridge Music,他的樂器不是隨便的一座橋,而是位於美國紐約州的「中哈德遜橋」(Mid-Hudson Bridge ),話說一六○九年,也就是至今四百年前英國冒險家哈德遜(Henry Hudson)遊歷至這條河,之後此河就以他的名字「哈德遜」命名,作曲家因此有了創作此曲的想法,以紀念歷史上的一刻。
與汽車樂器有得拼的為源自千里達的鋼鼓,朱宗慶打擊樂團年終「Play鋼鼓」音樂會,將讓台灣觀眾見識,廢棄的汽油桶回收後如何能奏樂。鋼鼓的歷史不長,是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產物,大戰期間千里達是美軍的中繼站,因此大戰結束後,留下為數眾多的汽油桶,一次巧合下,一位居民在垃圾堆裡不小心絆到了汽油桶,發現不同部位居然會發出不同音高,開始進行試驗。
鋼鼓使用的是汽油桶底部,透過鐵槌敲擊凹度越深音愈高,反之亦然,由於每個音的排列,不像鋼琴按照順序,D就在C的隔壁,而是呈現同心圓般的跳躍,因此演奏困難度高,如果位置沒記號,很容易失誤。鋼鼓音色特殊,融合管風琴和電子音樂,動畫電影《小美人魚》的主題曲就是用鋼鼓演奏。鋼鼓目前在中南美洲,已被視為特產,據說之前朱宗慶打擊樂團隨總統馬英九出訪,在貝里斯的國宴上,就有鋼鼓表演。
天生動物音樂家,歌頌生命令人讚嘆
明年兩廳院國際藝術節還有一檔名稱非常屌的節目,來自西班牙的《火烤美人魚》Sirena A LA Plancha,西班牙現代舞團索爾.比克舞團(Sol Picó Dance Company),以逗趣生猛的演出形式,呼籲世人保護海洋及水資源。提到美人魚,其實在自然環境之下,有許多生物,本身就是天生的音樂家,法國現代作曲家梅湘在世時,以錄音鳥聲為樂,他的作品《鳥類圖誌》就是以鋼琴重現各式鳥聲,在圖誌底下十三首曲子裡總共描述了七十七種鳥類的鳴叫聲。在台灣,風潮唱片幾年前,也曾發行了一張屬於台灣鳥類聲音的專輯,名稱就叫做《鳥》。專輯中所有鳥聲,由台灣愛鳥人孫清松所錄製,要捕捉鳥的聲音,早起很重要,因為鳥兒是早起的動物,「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此話一點都不假。在眾多鳥類當中,竹鳥的叫聲音質宏亮高亢是鳥類中的帕華洛帝,而且真正會唱歌的是雄鳥而非雌鳥,尤其當「老婆」要生小孩時,雄鳥的歌聲會變得特別激烈,除了表達情意,也是給其他雄鳥下馬威。
除了鳥之外,蛙的聲音也很有趣味,來自法國的聲音藝術家澎葉生(Yannick Dauby)今年就發行了一張《蛙蛙哇!》專輯,記錄全台十六種蛙聲。「拉都希氏赤蛙」暱稱「拉肚子吃西瓜」,聲音像是推開舊屋的老木門;「腹斑蛙」聲音像小狗在抱怨;「斯文豪氏赤蛙」能量驚人同伴間彼此呼喊時可穿透吵雜的水聲。記錄蛙聲春天最佳,因為青蛙求偶的季節,但是凡事有例外,「台北樹蛙」的繁殖季就在冬天。
無論是孫清松還是澎葉生錄製鳥聲、蛙聲,均是出自熱愛大自然的保育情懷,況且錄製這些會飛、會跳的聲音,絕對不是什麼輕鬆的事。為了錄製鳥聲,孫清松得要四點上山,九點下山,身上揹著二十七公斤的器材上山下海。青蛙很溫和但是些微的風吹草動會嚇走牠,因此澎葉生收音時得盡量「慢步輕聲」,就算全身被蚊子叮咬,也不敢抓一下。
隨著環保意識的高漲,有更多有心人投入行列,就像上揚唱片即將
發行的《台灣寶貝動物歌》DVD,便是出自對台灣原生動物的關懷,專輯特別走訪台灣各地拍攝鮭魚、白鷺鷥、小黑熊以及台灣獼猴的足跡,希望藉此喚起下一代愛護動物的觀念。
文字|林采韻 藝文新聞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