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於明年第二屆台灣國際藝術節(2010 Taiwan International Festival)中,帶領國家交響樂團演出知名生態紀錄片「藍色星球」系列配樂的作曲家喬治.芬頓,曾為多部電影寫作膾炙人口的配樂,如《甘地》、《哭喊自由》、《危險關係》、《奇幻城市》等等,擅長為精采的電影敘事、透過精心的配樂鋪陳出更深刻的意涵。透過越洋專訪,芬頓除了分享他創作「藍色星球」音樂的靈感來源,更暢談他作為配樂人的工作心得。
2010台灣國際藝術節《藍色星球》
10/3/5~6 台灣國家音樂廳
INFO 02-33939888
為英國BBC與Discovery頻道合作的紀錄片「藍色星球」系列配樂的喬治.芬頓,是目前活躍於英美電影圈十分具有影響力的電影配樂大師。在接下「藍色星球」配樂工作之前,喬治.芬頓已分別於一九九○年為生態影片《生命的軌跡》和一九九三年的《永凍層的生命》擔任配樂。他長期和英國國家廣播公司保持成功的合作關係,為他鋪下二○○一年獲邀擔任「藍色星球」系列紀錄片配樂人的機會。「藍色星球」於二○○一年九月在英國首播,呈現給大眾前所未見的生物與生態的壯麗,也從人類對自然生態所造成的巨大影響的角度切入,引發廣泛的省思與討論。該影片以高科技克服強勁海流造成的拍攝問題,加上精緻用心的後製工作,問世即獲得全球矚目,贏得二○○七年艾美獎「傑出音樂作曲獎」和「非小說類傑出攝影技術獎」。其中第一段影片拍攝太平洋海底生物如何順著洋流遷徙,特定時間中灰鯨長游一萬九千公里,途中遭逢殺人鯨圍剿的真實海底生態世界,以及食物鏈中不同層級的海洋生物如何形成互相牽制的生存法則。除旁白的解說之外,喬治.芬頓的配樂作為影片的聲軌之一,充分與觀賞者不時發出的讚嘆與驚艷感受同步共鳴,讓情緒自觀影者心中綻放的同時,也獲得音樂所給予的情感支持與認同。
為每段影片設計主題,與影像結合成符號
喬治.芬頓曾三度提名金球獎、四度提名奧斯卡獎,二度贏得艾美獎、三度贏得英國演藝學院獎。電影配樂作品中以一九八二年《甘地》、一九八七年《哭喊自由》、一九九九年《安娜與國王》、二○○一年《領航員》等較為國人熟悉。而他他為紀錄片「藍色星球」系列譜寫配樂的靈感源自何處?芬頓表示,「藍色星球」中令人印象深刻的畫面,讓他深深折服於地球物種的豐富與多元,然而許多美麗的生物正瀕臨滅絕,更引發他強烈的情緒反應,這些感觸給了他泉湧般的旋律靈感與樂想構思。在珊瑚礁那一段影片中,他用豎琴的音色描寫五彩繽紛的各式珊瑚礁,聽覺與視覺感官瞬間在最和諧的韻律下一起運作著,天作之合的搭配讓觀眾更深刻地了解珊瑚這個有趣的生物。相信若不是豎琴的聲音,觀者可能不會覺得珊瑚的生態如此動人。喬治.芬頓說,他把配樂視為連結觀眾與畫面的橋樑,他希望觀者在接收視覺刺激的同時,因為聽覺訊息的伴隨,使得視覺理解的層次更深、廣度更廣。此外,喬治.芬頓點出「藍色星球」每一段影片都有一個主題,因此他也運用古典音樂的手法,為每一段影片設計一個音樂主題;這個做法是想幫助觀者定位看到的景象,在影像變化快速、訊息膨脹的情形下,音樂主題與影像主體結合變成一種符號,當再次聽到同一個主題時,便能快速進入認知的層次。
回顧喬治.芬頓其他的電影配樂作品,運用古典音樂元素是他的個人特色之一。喬治.芬頓透露他離開學校之後,曾經受教於學院派作曲老師,因此有機會學習中世紀音樂和中東、亞洲音樂,這對他日後和來自那個音樂文化的音樂家共同合作時有莫大的幫助,譬如說他在《哭喊自由》中與非洲爵士樂手、《甘地傳》中和印度西塔琴大師拉維.香卡的合作。但是他對於能更加緊密地將古典音樂與電影本身結合的配樂方式,始終感到十分有趣,像是《瘋狂喬治王》中大量運用韓德爾的作品,《危險關係》中用了巴洛克時期葛路克、維瓦第、巴赫和韓德爾等人的作品。喬治.芬頓語氣一轉,認真地強調這些作品不是擷取就直接使用,必須被「轉化」成電影音樂,這個原則是根據影像的敘事性而定,而其中最關鍵的態度在於「回應」導演對故事本體的認知。配樂人必須學習將自己對故事的想像,調整成和導演如出一轍。當然,這其中有很多掙扎與學習,當作曲家有獨到的音樂語言和詮釋畫面的方式時,導演對故事文本可能抱持截然不同的見解,這中間如何以配樂人的角色取得「平衡」,是喬治.芬頓常給學生的妙法箴言。
生態畫面精采,唯有自然音響最貼切
此外,談到在數位創作的年代,他決定用管絃樂團作為聲音來源的原因,喬治.芬頓表示管絃樂團音響豐富與多樣性與「藍色星球」呈現的生物樣態十分吻合。另一方面,畫面所呈現的生物是如此渾然天成,精采程度即便人力所為也望塵莫及,所以,自然的音響最貼切,數位音響幾可亂真也只是「仿真」而已。在「藍色星球」追求「真」的努力之外,喬治.芬頓並以後期浪漫派風格為「美」的標的,自陳兼容華格納、馬勒與浦契尼風格,但皆不曾真正使用過任何一段他們的旋律在「藍色星球」中。他認為,捕捉神韻與風格,用自己的語言說自己的話,是創造神來之筆的關鍵能力。特別是喬治.芬頓始終認為影像的配樂擔任「橋樑」的角色,「為何而寫」與「如何寫」都是以視覺圖像為依歸,音樂在與視覺影響攜手傳遞訊息的同時,不可能自外於圖像勾勒的範疇與意向。所有既成的音樂作品都有已經設定的範疇與意向,套用就能完全符合需求是極為不容易的事,而且即使大致合適也缺乏靈魂。過去數十年和許多大導演合作的經驗,教會他聆聽導演的眼睛所看到的故事與屬於那個文本的聲音,若是忽略這層認識,他說,那不是電影配樂。
在專職從事電影、電視配樂工作之外,喬治.芬頓也很關心作曲家和著作權等相關立法與工作保障,他曾經成立「專業作曲家協會」,之後該組織和「英國作詞、作曲、作家學會」及「大英國協作曲著作人協會」整合成為「英國作詞作曲家學會」。在忙碌的工作行程中,喬治.芬頓近年也答應英國皇家音樂院和諾丁罕大學的邀請,擔任電影配樂課程、研討會或學術會議的講座。訪談中他分享常常被學生問到「如何成為成功的配樂人」,或「如何能夠和大師級導演合作」。他說,這些問題沒有固定的答案,想從事這個領域工作的人沒有辦法循著特定的程序就到達目的。再一次,他說,「平衡」是他體會到最有效的技巧。
走入音樂廳,要與愛樂者近距離接觸
今年五十九歲的喬治.芬頓展望未來生涯的發展,他說,最想做的事是回到音樂廳中和愛樂者近距離地接觸,第一手感受他們對音樂的感動和反應。他指出即使電影電視的配樂作品有與視覺圖像孿生的共生性,但是聽覺符號系統仍然是獨立自足的一套符號,有本生的表意方式和不可取代的美學深度。也因此,他認為電影的配樂作品可以走出電影院進入音樂廳,所以他從二○○六年十二月起指揮曼徹斯特影藝管絃樂團在英國境內六大城市巡迴演出,今年也展開全球巡演之旅。在視覺參照之外,喬治.芬頓給予電影配樂一個沛然躍動的生命力。
文字|桑慧芬 澳洲天隆岡大學哲學博士
人物小檔案
- 生於1950年,本名George Howe。
- 1970年代初期喬治.芬頓先以演員身分出道,由於會玩樂器,常在片場被工作人員要求演奏一段音樂,於是他開始認真思考轉型從事影片配樂工作。
- 1974年喬治.芬頓獲邀為皇家莎士比亞劇團推出的莎士比亞戲劇《十二夜》擔任音樂導演,這份工作成功地為他打開通往英國舞台劇之門,之後陸續獲得國家劇院、皇家科芬園等重要劇場的邀請,擔任作曲家或製作人。
- 1976年跨足電視劇配樂,立刻成為導演和製作人爭相合作的對象。1980年代仍是喬治.芬頓創作電視劇配樂的高峰期,並於1982年贏得生平第一座由英國演藝學院頒發的配樂大獎。創作電視劇配樂之外,喬治.芬頓也十分擅長寫廣播節目片頭音樂,他曾經為英國國家廣播公司的「一點鐘新聞」、「六點鐘新聞」、「九點鐘新聞」、「新聞之夜」、「理財與金融」等節目譜寫片頭音樂。
- 重要電影配樂作品:《甘地》、《哭喊自由》、《危險關係》、《奇幻城市》、《瘋狂喬治王》、《夜訪吸血鬼》、《激情年代》、《灰姑娘:很久很久以前》、《絕代寵妓》、《安娜與國王》、《領航員》等。
「藍色星球」 聆聽大自然的浩瀚樂章
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和發現頻道(Discovery Channel)合作拍攝的「藍色星球」紀錄片系列,拍攝歷時五年,結合全球各地海洋科學家和海洋生物學家的專業協助,完成八段各五十分鐘的影片,分別介紹不同生物和牠們的生態行為,被譽為是有史以來最完整的生態紀錄片。這部撼動人心的鉅作,結合電影工業領域大師級人物共同攜手,實至名歸地贏得艾美獎和英國演藝學院所頒的音樂與攝影等獎項。
由於「藍色星球」在全世界各地都獲得廣大群眾的支持與喜愛,配樂人喬治.芬頓於二○○六年開始,興起以音樂會的形式和大眾在劇場中體驗音樂生態美學的構想。一面以大型螢幕播放浩瀚壯闊的影響,一面由喬治.芬頓本人親自指揮交響樂團及合唱團演出,配合現場主持人介紹影片內容以及拍攝幕後過程,常讓觀眾在表演期間驚嘆聲不斷!
現場音樂會的成功,讓這場節目開始展開世界巡迴演出。明年,這「史詩般的海洋記錄」與「大自然樂章」,也即將到訪台灣與觀眾分享。從另一個角度聆賞我們生活中的這顆「藍色星球」,這場兼具娛樂性、教育性與環保意識的表演,將為觀眾留下難以忘懷的撼動!(桑慧芬、李秋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