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內基音樂廳在十月底十一月初,舉辦「古今迴響:歡慶中國文化」藝術節,三周內四十多個節目,有音樂會、舞蹈、演講、展覽,呈現中國音樂的傳統和現代風貌。
小提琴名家史坦(Isaac Stern)不只琴音不朽,還有兩件影響深遠的功業,一是領頭保存了卡內基音樂廳,另一是在改革開放初期,到中國大陸上課,拍攝成紀錄片,奠下中美音樂交流的基礎。
如果他地下有知,這兩件看似不相干的事,竟然交會在今天的紐約,應該也會覺得欣慰。卡內基音樂廳在十月底十一月初,舉辦「古今迴響:歡慶中國文化」藝術節,三周內四十多個節目,有音樂會、舞蹈、演講、展覽,呈現中國音樂的傳統和現代風貌。
開幕也舞獅,高掛大喜紅燈籠
「古今迴響」不但內容多,參與的機構也不少,除了卡內基,還有Joyce舞蹈劇場、茱莉亞音樂學院、美洲華人博物館、華美協進社、亞洲協會等,部分節目甚至到了西岸,由加州的Philharmonic Society of Orange County共同承辦。卡內基在開幕當天,舉辦了一場舞獅儀式,一頭真人頂的大獅,和三隻泉州偶戲團的提線小獅,搭配著表演了翻撲跳躍等舞獅動作,相當別緻。三周藝術節期間,卡內基門前都張掛了大紅燈籠,喜氣洋洋。
由泉州偶戲團打頭陣,帶入前三場的傳統節目。提線木偶靠繫在木偶身上的幾十條線控制,表現細緻的文戲見長。泉州團演出的小和尚下山化緣、鍾魁喝悶酒,都以滑稽逗趣的台詞、維妙維肖的肢體語言,博得觀眾笑聲不斷。
接下來兩場都是由琵琶家吳蠻策劃。她在演出前播放的紀錄片裡說,自己在南方的藝術家庭裡長大,雖然學民樂器,但對真正的民間音樂並沒有很多接觸。她近年回大陸考察,驚覺很多民俗表演,都面臨失傳的危機。她帶來的四個團體,分別是雲南的侗族女聲大歌、北京的八大錘打擊樂團、陝西華陰老腔皮影戲和山西李家道樂班,都很少出國,有的上了台還略顯害羞。只有一身農民打扮、粗麻衣布鞋的華陰張家班,豪氣十足,七個人一出場連音也不用調了,掌聲未歇他們已經胡琴三弦鑼鼓齊奏,一個背上插了個水煙管的老人家一把撈起長板凳衝到台前,拿起磚頭匡匡匡敲起來,卡內基的舞台,在他們眼裡也與關中平原小廟前的黃土廣場無異。
第二周開始的節目,就都是卡內基的本行了,包括交響樂、室內樂、協奏曲、歌劇等。有的是華裔作曲家的作品,如譚盾、盛宗亮、陳其鋼、林安琪,有的是演出者是華人,如郎朗、馬友友、上海交響樂團,也有西方作曲家揣摩中國風情的作品,如巴爾托克的《滿大人》組曲、斯特拉溫斯基的《夜鶯》、馬勒的《大地之歌》。
曲目的編排,讓人聽出中西音樂的交互影響由來已久。東方調性,可以在德布西的音樂裡聽到;中國的《茉莉花》,變成杜蘭朵的愛情宣言。《滿大人》、《夜鶯》和《大地之歌》的靈感來源,則是是文學,沒有要刻意借用中國的音樂,如果其中有任何「東方情調」,只是作曲家的「想當然爾」,基本的風格不脫其本色。
台灣也有漢唐樂府,為避「中國」宣傳低調
然而什麼是中國的管絃樂?藝術節特別標舉的是文革後的所謂「一九七八屆」,像譚盾、盛宗亮、陳怡、陳其鋼、郭文景、周龍等。他們學了西洋音樂的技法曲式,回過頭來捕捉中國音樂的風格。有趣的是,他們營造出的音樂中國,對很多中國人來說,也是具有「異國色彩」,因為其素材,往往來自少數民族或是民俗民謠,更有甚者是譚盾的有機音樂,把石頭、水、紙都當樂器用。可見得作曲家,不論古今中外,都是想尋求與其他人不同的音響效果。
藝術節中也有台灣的漢唐樂府。《夜宴圖》有舞蹈成分,不在卡內基演出,少了點集中的宣傳效果;又因為打了「中國」的名號,台灣駐外單位不敢大張旗鼓地幫忙。藝術的中國,變調成政治的中國,殊為可惜。不過台灣民間府間,都應該深思,中國經濟強大後,文化藝術急起直追。台灣的電影、平面藝術已經在國際上被邊緣化,如果不趁著表演藝術的人才還是領先時,好好建立灘頭堡,未來也要消失於國際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