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南岸藝術中心五月的“5 Days in May”新舞蹈活動,主題在探討新世紀的舞蹈形式如何和視覺藝術、文本、語言、Live Art、喜劇等形式做更密切的結合。其中法國編舞家瑪蒂爾德.莫妮耶和西班牙編舞家拉芮波合作的Gustavia即是結合現代舞和喜劇形式的表演。
倫敦南岸藝術中心(Southbank Centre)在五月大選氣氛籠罩中推出“5 Days in May”的新舞蹈活動,連續五天透過表演、辯論、英式茶會等形式來探討新世紀的舞蹈形式如何和視覺藝術、文本、語言、Live Art、喜劇等形式做更密切的結合。其中法國編舞家瑪蒂爾德.莫妮耶(Mathilde Monnier)和西班牙編舞家拉芮波(La Ribot)合作的Gustavia即是結合現代舞和喜劇形式的表演,雖是二○○八年舊作,卻是首度在英國演出。
滑稽戲框架下發展出的舞蹈
Gustavia是將舞蹈與喜劇形式裡的滑稽戲(burlesque)結合的作品,經典的滑稽戲在喜劇裡有其傳統,常利用諷刺與怪誕的誇張技巧來表演,電影裡如卓別林、馬克思兄弟都常運用這個技巧,藝術家布魯斯.紐曼(Bruce Newman)也曾將滑稽戲融入視覺創作中,在戲劇裡更常見古典滑稽戲的元素。滑稽戲(burlesque)有其特定的技巧與表演形式,常常進行角色倒置(role reversal)或仿效拳擊運動裡出擊與迴避(punch and dodge)的技巧,表演中有時採用過多的語言,有時卻故意不用語言表達,而脫衣舞秀後來更大量融入滑稽戲的形式。
莫妮耶和拉芮波認為burlesque諷刺和滑稽的元素其實常隱藏在舞蹈的表演形式中,只是現代舞很少去凸顯這個喜劇傳統,於是兩人創作了Gustavia,將滑稽戲裡大量的重複、過多的精力與意外融入舞蹈中,利用滑稽戲的形式當作一個框架來編作舞蹈。
而到底什麼是Gustavia?莫妮耶說這只是一個虛構的小丑的名字,由她和拉芮波共同來扮演,於是開場時兩人如同滑稽戲裡的小丑穿著裸露的舞衣,但兩人演出的卻是一段冗長的諷刺哭戲,兩人輪流在麥克風前哭泣著,訴說著快要死的訊息,但觀眾席卻被兩人誇張的哭臉、假裝擦眼淚的動作、擤鼻涕的聲音逗得笑聲不斷。
之後兩人在全部以黑色布幔裝置的舞台上演互毆的劇碼,拉芮波拿起舞台上長條的木板(或厚紙板)在舞台上行進,卻不斷敲擊到莫妮耶的頭或身體,觀眾時而傳出笑聲,又時而在舞者被敲昏倒地時驚呼。過了一段時間,兩人角色倒置,換成莫妮耶拿起木條不斷敲擊拉芮波。這段舞蹈完全是在承襲滑稽劇裡角色倒置與punch and dodge的規則,在此規則上再發展出節奏強烈、線條明確的舞蹈動作。
即興演出探討女人話題
另一段非常精采的演出則是兩人站在舞台後方的高腳椅上拉著黑色的布幔以一連串的語言來詮釋女人,兩人邊講邊做動作,也許是長耳朵的女人、嘮叨不停的女人、大胸脯的女人、要去度假的女人、正在哭的女人……,中間不時穿插影集或電影裡對女性的刻板印象,包括成為慾望師奶的女人(典出美國影集Desperate Housewives)或是在黑暗中漫舞的女人(典出電影Dancer in the Dark)。兩人不斷以語言、肢體、動作來接龍或者相對應、重複、諷刺。而觀眾在會後座談裡對這個段落也最感興趣,不少觀眾好奇這段表演即興的比例,拉芮波和莫妮耶說,她們有一個基礎的腳本,再依據這個腳本跟每次演出的狀況添加即興成分。
雖然莫妮耶曾表示自己並不信任即興演出,但她與拉芮波兩人談論女性的這段帶有即興特質的演出無疑是成功的。她們兩人指出希望透過Gustavia來探討死亡、女性(Womanhood)、戲劇和表演中的自我呈現與藝術家等觀念。但看完這段六十分鐘的演出,觀眾仍意猶未盡,這個表演在形式上確實是創新的,但身為觀眾的我,認為她們對於這些議題的探索仍有深入的空間。
最早認識瑪蒂爾德.莫妮耶這個編舞家是來自導演克萊兒.丹妮絲的影片《靠向瑪蒂爾德》Towards Mathilde。莫妮耶是法國蒙彼里耶(Montpellier)市舞蹈中心的藝術總監,有自己的舞團,在法國當代舞蹈界是重要的當代編舞家,也曾與哲學家Jean-Luc Nancy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合作。來自西班牙的拉芮波也是有豐富跨界經驗的舞者,她曾在倫敦住了七年,現居日內瓦。她最有名的系列Distinguished Pieces是利用裸體的女性軀體來探討視覺藝術與表演、舞蹈間的界線與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