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比肯中心推出彼得布魯克新作,Jared McNeil(左起)、Makram J. Khoury參與演出,Toshi Tsuchitori現場配樂。(巴比肯藝術中心 提供)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倫敦:彼得.布魯克《十一與十二》 探討宗教議題

--去年巴黎首演 今年二月轉戰巴比肯中心

國際劇場大師彼得.布魯克新作《十一與十二》,自去年底在巴黎首演後,今年二月轉往倫敦開始國際巡演。在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演出的該劇,劇情是關於西非於一九三○年代法國殖民時曾實際發生的宗教紛爭,布魯克透過這齣劇探討深刻的宗教議題,也探討生命與死亡、時間與結束,並強調戲劇能給每個觀者不同的體驗。

國際劇場大師彼得.布魯克新作《十一與十二》,自去年底在巴黎首演後,今年二月轉往倫敦開始國際巡演。在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演出的該劇,劇情是關於西非於一九三○年代法國殖民時曾實際發生的宗教紛爭,布魯克透過這齣劇探討深刻的宗教議題,也探討生命與死亡、時間與結束,並強調戲劇能給每個觀者不同的體驗。

一大塊橘紅色的布、幾塊木頭就能構成彼得.布魯克看似簡單卻深邃的舞台世界,正可謂「一粒沙窺世界、一朵花見天堂」。劇場導演彼得.布魯克的舞台新作《十一與十二》11 and 12在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演出,雖然評價兩面,但將近一個月的檔期幾近座無虛席,觀眾無不被吸引進入布魯克簡約卻無窮無盡的劇場世界。

布魯克的新作是今年巴比肯藝術中心「bite」系列重要壓軸之作,「bite」旨在介紹給觀眾最新最好的藝文作品,這些作品以創新的方式來結合舞蹈、戲劇與音樂,每年均有不少叫好叫座的佳作。巴比肯bite從二○○五年就持續推出布魯克的新作,今年更是共同委製《十一與十二》的三個單位之一,因此該作去年底在巴黎北方劇院(Thêàtre des Bouffes du Nord)首演後,今年二月轉往倫敦開始國際巡演的旅程。

重現宗教紛爭,簡約形式詮釋

高齡八十六歲的彼得.布魯克雖是英國導演,早年與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合作多齣莎劇,但一九七四年即將工作駐點轉往巴黎的北方劇院,與布魯克合作的演員也來自世界各地,這次的演出團隊就包括來自非洲、美國、歐洲及巴勒斯坦的演員,音樂則由長期與布魯克合作的日本音樂家Toshi Tsuchitori配樂。

這齣劇是關於西非於一九三○年代法國殖民時曾實際發生的宗教紛爭,當時非洲伊斯蘭蘇菲教派領袖提爾諾.波卡(Tiero Bokar)深陷祈禱的次數到底是十一次還是十二次的爭議,結果引發教徒間的憎恨與殺戮,甚至在法國殖民政府的介入下產生嚴重的衝突。當波卡試圖解決這個爭議轉而支持祈禱次數不同的另一派領袖時,反而被信徒放逐,最後孤獨而死。

這個故事由西非作家Amadou Hampâté Bâ於一九五七年寫成書,布魯克為了搬上舞台籌備多年,請劇作家Marie-Hélène Estienne改編,再由自己擔任導演。

布魯克透過這齣劇探討深刻的宗教議題,也探討生命與死亡、時間與結束,並強調戲劇能給每個觀者不同的體驗。雖然主題看似複雜,但布魯克卻能以簡單的形式、充滿哲理與靜思的台詞來詮釋這些內容。簡單的舞台設計呼應布魯克近年更趨簡約的戲劇形式,舞台上平鋪在地上的一塊布可以是西非的沙漠,捲起來由兩人抬著又變成行駛在河上的小船。七個男性演員擔任主要角色,但需要演出女性配角時,男演員簡單把圍巾包住頭,透過嬌媚的神態語調,馬上就能反串出性別倒置的幽默。

劇情言古諷今,點滴由小見大

布魯克的舞台即使呈現衝突的場面,仍然顯得冷靜持重。布魯克濃縮了西非八十幾年前的宗教爭議,呈現在舞台上,但在二十一世紀的當前來看卻絲毫不顯突兀,戲劇中對暴力的質疑,對人與人之間容忍的局限,即使是當代依然呼應著歷史洪流中層出不窮的相似紛爭,而劇中對法國殖民西非時期的反諷嘲弄,在今日的法國首演更凸顯其意義。但英國的劇評對布魯克的新作卻不盡然照單全收,評價十分兩極,有的劇評喜愛布魯克簡潔的形式與近乎冥想的沈靜,部分劇評則認為這齣劇太過沈悶、教條。

我個人倒是非常喜愛布魯克老先生的新作,尤其是簡單的舞台有不少巧思讓人稱奇,舞台上造型簡單的兩根樹枝,底部卻配備了滑輪方便移動。幾塊木頭豎著擺是裝飾,橫著擺就成為椅子,簡約實用。而布魯克的主題看似教條,但小至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應對,大至呼應以巴衝突、中東戰爭都有深遠的警世意涵。而巴比肯藝術中心配合《十一與十二》的演出也推出布魯克的老電影專題,因為機會難得,我也順道回味了布魯克一九六○年的舊片《Seven Days…Seven Nights (Moderato Cantabile)》,看到了早年珍妮.摩露與楊波.貝蒙的丰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