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響情人夢》從漫畫紅到電視,然後躍上大螢幕,俊男美女的超強組合加上爆笑逗趣無厘頭的劇情,讓大家深受吸引。圖為電影版《交響情人夢—最終章》劇照。(威視電影 提供)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古典音樂,要不要行銷?

從《交響情人夢》效應看藝術與行銷之間的平衡

古典音樂這種追求內心境界與多年經營努力方可獲得成果的藝術,需要行銷策略用力炒作嗎?從這幾年發燒的《交響情人夢》現象、李雲迪與郎朗的雙驕競爭,到素人唱將與流行樂手的跨刀相助,種種行銷話題吸引了普羅大眾的注意,古典音樂似乎也因此不再讓人仰之彌高,但古典音樂本質,是否也會因此而名實難符?

古典音樂這種追求內心境界與多年經營努力方可獲得成果的藝術,需要行銷策略用力炒作嗎?從這幾年發燒的《交響情人夢》現象、李雲迪與郎朗的雙驕競爭,到素人唱將與流行樂手的跨刀相助,種種行銷話題吸引了普羅大眾的注意,古典音樂似乎也因此不再讓人仰之彌高,但古典音樂本質,是否也會因此而名實難符?

回顧幾年來的全球音樂界,幾種奇特的現象不但開始醞釀,而且還一件一件正在發展之中:許多流行歌手的演唱會跨界與交響樂團合作,為了追求更龐大與富麗堂皇的效果,其實完全可以理解;連各大職業交響樂團也頻頻想以流行歌手的魅力挽救票房,努力邀約設計各種節目;英國的電視歌唱選秀節目讓「素人推銷員」保羅.帕茲爆紅,以一曲〈公主徹夜未眠Nesum Dorma〉爆紅的他,得到選秀節目第一名之後還舉辦國際巡迴演唱會,到了台灣居然還被媒體封為「歌劇英雄」!?緊接著是素人級阿嬤代表蘇珊大嬸,雖然沒能拿到最後節目的冠軍,但她的話題性十足,短短時間收入數億英鎊,一輩子不愁吃穿,現在出入家門有請保鏢隨身保護,連日本年度紅白歌唱大賽都邀請她演唱以挽救收視率;台灣天后阿妹跑到日本演唱《杜蘭朵》、今年歌手王力宏與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在上海世博合作「台灣週」,明年也將在國家音樂廳指揮樂團演出;台灣星光大道繼捧紅楊宗緯之後又出了「假音小胖」林育群,一曲〈I’ll always love you〉藉著網路無遠弗屆的力量,出訪美國演唱上節目,日前已經和SONY唱片簽約,等待發片……。

看完這一些例子,您是否覺得這一切很「正常」?或是隱隱約約覺得哪裡不對勁?

難題?難提?

以下讓我們從兩個例子,以最擅長行銷的日本市場看他們成功的行銷手法:一九九九年當堀田由美擔任故事原創,由漫畫家小畑健繪製的暢銷漫畫《棋魂》成功打入市場之後,除了漫畫版賣的嚇嚇叫之外,製作團隊再將其改編成為電視動畫版,搭配日本棋界的美女棋士梅澤由香里擔任監修,一局又一局引經據典的好棋與初學者也看得懂的圍棋氛圍,巧妙地將漫畫與動畫變成圍棋的活教材,不但《棋魂》的專業度大大提高,更將圍棋變成既考據經典又趣味十足的一項活動,整個日本掀起一股圍棋熱潮,電玩、動漫、OAV(Original Animation Video)電影版通通可見到棋靈王的蹤跡,令人驚異的是同時間連台灣圍棋人口也大大增加,許多小朋友吵著要學圍棋,這股熱潮一直維持到二○○四年至○五年左右。

再緊接著看《交響情人夢》的例子:二○○二年由漫畫家二ノ宮知子原創的少女漫畫《交響情人夢》,原名《のだめカンタービレ:如歌的野田惠》,故事內容筆者在此不加贅述,二○○六年改編成為電視劇後,俊男美女的超強組合加上爆笑逗趣無厘頭的劇情,不但在日本引起廣泛注意,台灣更於二○○七年至二○○八年引爆《交響情人夢》之狂熱現象,幾乎所有古典音樂的演出,從管絃樂團到管樂團等等,每場音樂會都要掛上「交響情人夢…」加持,而最有趣且弔詭的現象是:大家都買帳!

在《交響情人夢》電視劇中擔任野田妹一角的日本演員上野樹里,於二○○一年出道,第一部電影就與音樂息息相關:她擔任《搖擺少女》Swing Girl裡的女主角鈴木友子,在青春電影老手導演矢口史靖的精心巧手之下,上野樹里獲得第廿八屆日本電影金像獎(日本アカデミー賞)新人俳優賞及每日電影賞新人賞等殊榮,小時候學過鋼琴的她,為拍戲努力學習次中音薩克斯風的演奏,也非常有模有樣,此部電影的瘋潮也在劇中的搖擺女子爵士樂團真正地舉辦了一場演奏會之後畫下了圓滿的句點。

而《交響情人夢》全劇播畢之後,從日本紅到海外,讓日本不得不正視這股「交響風潮」,延續千秋與野田妹兩人遠赴巴黎求學的劇情,在日本的連續兩夜SP,更成為許多人茶餘飯後的話題,今年再度於大螢幕中將最終樂章分成上下集播放,更是吊足迷哥迷姐們的胃口。就商業效益與推動古典音樂的積極正面角度來說,本劇其實取得了絕大的成功!光看有多少人為了此劇購買原聲帶,願意認識了解古典音樂;有多少人為了此劇「第一次」進音樂廳聽音樂會;甚至有多少人為了更接近劇中的偶像,開始學習樂器演奏等等,就知道行銷對於大眾產生多大的作用!而野田妹在電視劇播畢之後,同時間發行的《屁屁體操》五首單曲專輯,童言童語的歌詞與曲調更讓上野樹里活潑的幼兒鋼琴老師形象深植人心。(劇中野田妹原本的理想是成為幼稚園老師)

從古龍「絕代雙驕」,談雲朗情結終未了

多年前,大陸平面媒體以古龍《絕代雙驕》裡的孿生兄弟花無缺與小魚兒來形容同年出生的兩位新世代鋼琴家李雲迪與郎朗,確有其道理之處,請各位看倌再看下去:

一九八二年出生的李雲迪獲得華人音樂史上第一個蕭邦鋼琴大賽首獎之後,沈潛於藝術的他,心知自己仍有進步的空間,這是一種多麼難能可貴的藝術情操!他選擇返回音樂院繼續他未竟的學業。可惜唱片公司DG將李雲迪包裝成了「木村拓哉」第二,以長捲髮幾近日本偶像劇的外型發行唱片,但據悉不像郎朗那麼富有表演細胞的他,也終究無法適應那麼講究包裝與行銷策略的唱片文化,雖然李雲迪活躍於音樂會演奏舞台,場場音樂會賣座,錄製唱片的音樂內容也頻獲好評,卻因理念不合黯然與DG解約,今年投向EMI的懷抱,預計灌錄蕭邦作品全集,並已錄製發行了蕭邦夜曲全集,難得他不隨行銷策略起舞,繼續走他執著的藝術之路。

反觀同年出生的郎朗,全身上下都是戲:出版自傳書《千里之行:我的故事》大談自小力爭第一名的心路歷程、代言有iPod功能的演奏鋼琴、彈奏《黃河協奏曲》喚起外籍人士的中華情感、現身北京奧運開幕式、擔任電影《交響情人夢—最終章》中野田妹的鋼琴代言人並出版CD、音樂會上用iPad彈奏安可曲《大黃蜂的飛行》、客席出現於男高音波伽利的音樂會…等等;同樣是轉換唱片公司,投靠SONY的郎朗外傳簽約金更高達美金三百萬,簡直比美職業運動選手!這麼鮮然活躍於音樂江湖的郎朗,真的宛如古龍筆下的小魚兒一般:左右逢源,快意江湖。

古典音樂的本質

如果純粹以古典音樂的本質來看,我們若以過多的行銷策略炒作,聽眾與音樂家絕對是身蒙其害,因為對於這種追求內心境界與多年經營努力方可獲得成果的古典音樂本質來說,大火快炒或是一味地投入香料絕對是一種不智之舉,唯有細火慢燉才能細細品味那原味高湯上湯的芬香。但如果藝術工作者,完全不懂市場趨勢走向,一意地將自己束之高閣,藝術沒有貼近民生民意之所趨,一切但若沒有掌聲,卻也枉然。

如果有天,您周遭有小朋友說:「媽麻,我想成為像野田妹那樣美麗的鋼琴家!」,您的想法是?

又如果有天另一位小朋友說:「拔爸,我想成為像郎朗那樣成功的鋼琴家,不但能在舞台上彈iPad,又能賺很多錢來照顧你們!」,您又覺得?

表演藝術包羅萬象,台大網路票選的十三妹,決定加入演藝圈之後,從各方正反意見也反映出現在社會多元的價值觀。行筆至此,深深感受到廿一世紀,我們活在行銷的年代,萬事萬物莫不行銷,在美國更有一句話:「各行各業,沒有經紀人,萬萬不行。」

您說古典音樂,到底該不該行銷?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