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賴聲川《如夢之夢》、莫努虛金《浮生若夢》等長篇巨構,今年臺北藝術節的《眾聲喧嘩》將以八個半小時的長度挑戰台灣觀眾的看戲底線,所幸該劇導演是最會說故事的加拿大導演羅伯.勒帕吉。《眾聲喧嘩》將演出跨越歐美兩洲、時間經歷七十年,發生在九位演員身上的九段人生故事,勒帕吉在劇中大玩「聲音秀」,也將展現他最擅長的舞台場面調度,看他的戲想睡著,恐怕沒這麼容易!
臺北藝術節《眾聲喧嘩》
8/21~22 13:00
8/24~26 19:45
8/28 13:00
台北市社教館城市舞台
INFO 02-25289580轉196
地域跨越歐美兩洲、時間經歷七十年,發生在九位演員身上的九段人生故事,在偶然與巧合的串連與交集下,以「語言」和「聲音」為軸線,織構一則長達八個半小時的長篇故事。最擅長在劇場裡說故事的加拿大名導羅伯.勒帕吉(Robert Lepage)醞釀七年的作品《眾聲喧嘩》Lipsynch(本刊前譯《配音》),要說一則追尋自我認同與生命座標的故事。全劇以電影般蒙太奇手法敘事,在舞台機關、場景調度與純熟演技引領下,讓人隨著勒帕吉穿越不同時空,毫不吃力,邏輯清晰地理解層次繁複的故事線索。
把玩通俗故事 掘探深沈感受
到底勒帕吉有多會說故事?以他最享盛名的作品,長達六小時的《龍之三部曲》和七小時的《太田河的七條支流》為例,都是《一千零一夜》般曲折迂迴,多線敘事。故事中的每一場戲,則採不同的戲劇類型及表現方式,在悲劇、喜劇、懸疑推理之間遊走,一再改變敘事的角度,帶來令人意想不到的新觀點,變換自得。表面上看來,每一場戲都十分「通俗劇」,但經過剪接、並置、轉折、串連,卻有了深入觀眾靈魂的深度。「通俗」在他手裡,就像寫實的表象一樣,是勾引觀眾投射自身經驗的手段;峰迴路轉之後,永遠是始料未及的深沈複雜感受。
除了說故事的本領,勒帕吉的作品大多觸及跨文化/多文化(Multi-culture)的元素,這和他從小生長的背景有關。他成長於法語、英語、法式英語錯綜的魁北克,父親是計程車司機,母親則出身典型魁北克工人階級家庭,兩個姊姊上英語學校,他與妹妹上法語學校。他在作品中不著痕跡地投射幼年的生活經驗,例如曾來台演出的獨角戲《安徒生計畫》,演員準確生動以語言形塑角色,劇院總監連珠砲般的法語腔英文,維妙維肖的程度令人捧腹,而當扮演另一主角,卻可以滿口流暢的英語。在表演上,語言的轉換往往比造型更困難卻有效,但觀眾經常可以在勒帕吉的作品中,聽見語言的多聲道詮釋。
《眾聲喧嘩》延續了勒帕吉過往作品的風格,故事一開始便在一班法蘭克福飛往蒙特婁的班機上,一位小男孩的母親途中死在班機上。坐在這對母子旁的一位女高音,下機後十分掛念這位失去母親的男孩,打聽他的下落並試圖認養他。這個男孩長大後,展開了一場身分的追尋,也帶出了一群與他相關的角色。在劇終,這名男孩得知了尼加拉瓜籍的母親,不幸地被人口販子逼良為娼,卻為了他,冒險追求自由,可惜最終不敵病魔,在踏上自由土地之前身亡。他沒有抱怨,也正因為他知道真相,找到答案,找到自我座標,他才又重拾了愛人的能力。
《眾聲喧嘩》的英文劇名“Lipsynch”原意為配音,勒帕吉曾說,這是一部「聲音秀」(Voice Show),因此劇中除了運用了法、英、德、西文四種語言外,他玩得更兇的是「聲音」。勒帕吉表示,聲音(Voice)經常與文字(Word)、語言(Language)被視為同義字;然而,這是三個獨立元件。聲音與「母親」緊密相連,小嬰兒在母親子宮透過聲音認識母親,之後,藉由聲音認識世界,屬於內心的。文字具有「人性」,透過文字,反應與表達自我的想法與感覺,是一種動作。語言則是溝通的「密碼」,甚至音樂、戲劇、舞蹈都是語言。
聽覺流動不歇 舞台變換奇妙
因此,《眾聲喧嘩》彷彿一場聲音之旅,大量與「聲音」相關元素為主軸,一切繞著三元件發展,提及了歌劇演唱家、搖滾歌手、唇語專家,還有失語症、語言治療師、語言學、杜比音效技術等。其中有一個故事支線相當動人。爵士歌手因腦部動手術,遭遇失去語言能力的「失語症」,但她的唱歌能力卻依然存在。她觀賞父親遺留的默片,卻完全記不起自己父親的聲音,感到相當沮喪。所幸在語言治療師及儀器的協助下,透過爵士歌手的歌聲與妹妹的說話聲,抽絲剝繭,還原了父親的聲音,讓她禁不住潸然淚下,找回了生命的意義。
除了聽覺的流動,舞台場景調度也是勒帕吉的拿手好戲,大型鋼鐵組合模型玩具的舞台道具,就像魔術方塊般,不斷被搬弄出新的面貌,例如第一景的飛機場景、捷運場景、火車,只運用了三個滑輪推車還有演員的表演就輕鬆達成,每次轉場換景,都讓觀眾興奮期待。勒帕吉的分景與落幕也十分人性化,每隔五十分鐘到一小時,就巧妙地讓故事畫上逗號。《眾聲喧嘩》在台北上演,觀眾可以選擇一天花八個半小時,也可以像「連續劇」般分三天看完,每段各自獨立卻又巧妙聯繫,一直到劇尾,情節才豁然開朗。曾在馬德里欣賞這齣戲的臺北藝術節副藝術總監王詩尹表示:「勒帕吉太會講故事了!就算聽不懂,也能透過肢體表情與佈景變換看懂整部戲,整場看下來,沒有一位觀眾睡著或不耐煩的。」
形式與故事相互呼應 長篇鉅作引人入勝
在國際劇壇,長篇鉅作並不罕見。美國劇場導演羅伯.威爾森的《沙灘上的愛因斯坦》演出達五個多小時,而他的《卡山與槴花台地》更是連續七天在伊朗七個山頭接力演出。另一位劇場大師彼得.布魯克的《摩訶婆羅達》也長達十二小時,另有六個半小時的法國陽光劇團莫努虛金的《浮生若夢》。在國內,演出時間最長的是七個半小時、表演工作坊賴聲川導演的《如夢之夢》。台南人劇團《K24》第一季連演六集,也有七個小時。這些戲除了因為演出時間長,而留下紀錄,更重要的是,形式與故事的相互呼應,才會引人入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