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提琴家陳銳(Andrew Chiciak 攝)
即將上場 Preview NSO「天上人間 馬勒第四」

亮眼新「銳」 返台「首」演協奏曲

NSO馬勒系列的第二場音樂會「天上人間 馬勒第四」,除了有身兼小提琴家的名指揮克里斯多夫.波彭、國內出色的新秀女高音林慈音,還有特邀的新秀小提琴家——陳銳。陳銳於二○○九年獲得伊莉莎白女王國際小提琴大賽首獎,被視為音樂界的「台灣之光」,這次首度回台與交響樂團合作協奏曲,將以孟德爾頌《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展現他的傑出琴藝。

NSO馬勒系列的第二場音樂會「天上人間 馬勒第四」,除了有身兼小提琴家的名指揮克里斯多夫.波彭、國內出色的新秀女高音林慈音,還有特邀的新秀小提琴家——陳銳。陳銳於二○○九年獲得伊莉莎白女王國際小提琴大賽首獎,被視為音樂界的「台灣之光」,這次首度回台與交響樂團合作協奏曲,將以孟德爾頌《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展現他的傑出琴藝。

NSO馬勒系列-天上人間 馬勒第四

10/16  19:30  台北 國家音樂廳

INFO  02-33939888

以馬勒的《第五交響曲》轟轟烈烈作為開季節目,NSO馬勒系列的第二場演出銜接的是他的《第四交響曲》。相較於其他交響樂作品,這首樂曲無疑是馬勒最平易近人、也最容易入門的樂曲。雖然規模並沒有那麼龐大,但仔細研讀總譜便可發覺,每個聲部皆有詳細的強弱標註,可見作曲家對音量的大小、對位線條的安排及音色的複雜程度仍舊沒有稍加懈怠。樂曲的長度較為精簡,各樂章流露著波西米民謠風,在最後的樂章更借用了「天國的景象」,以藝術歌曲的安排描寫嚮往的恬適,藉此擺脫長期籠罩在他生命中的死亡陰影。

本場的陣容不容小覷,德籍的克里斯多夫.波彭(Christoph Poppen)是位身兼小提琴家的名指揮。二○○六年繼任赫比希成為薩爾布魯根廣播交響樂團首席指揮的即是這號人物;他並且擔任慕尼黑室內管絃樂團藝術總監長達十一年。而這次演出中也有兩位優秀的年輕音樂家:一位是近年來活躍國內舞台,擔任過許多歌劇要角如蝴蝶夫人、咪咪等的女高音──林慈音;另一位則是以二十歲年齡從二○○九年伊莉莎白女王國際小提琴大賽脫穎而出的台裔澳籍小提琴家──陳銳。

將發行專輯處女作  選曲「不只炫技也不超齡」

五月才剛從知名的美國寇蒂斯音樂學院畢業的陳銳,從四歲開始接受鈴木小提琴教學法,八歲即獲邀與昆士蘭愛樂管絃樂團同台獨奏表演,隔年又受邀於日本長野冬季奧運會開幕盛典上演出。自稱為「從小只有拉著玩」的陳銳,卻在雙親及比賽中得到鼓勵與成就感,直到從十三歲開始在澳洲國家青年協奏曲大賽獲得首獎之後,才開始下定決心走專業這條路。「事實上我父母也從沒有逼迫我拉琴,但我認為自己是『太想要』拉琴了,我不僅是喜歡拉琴,對小提琴的熱情更是濃厚!因此在這人生的轉折點,我選擇接受這個挑戰。」

對於年輕音樂家來說,打響名聲的管道除了贏得比賽的光環之外,就是專輯的發行。甫與Sony Classical簽下五年合約的他,也正式成為Sony旗下繼馬友友、郎朗之後力捧的華人音樂家。即將於明年一月發行第一張獨奏與鋼琴的專輯,曲目從巴赫的《夏康舞曲》、塔替尼(Giuseppe Tartini)《魔鬼的顫音》Devil's Trill弗朗克(César Franck)的小提琴奏鳴曲到波蘭猶太人小提琴及作曲家亨利克.維尼奧夫斯基(Henryk Wieniawski)等都有。「不能僅有炫技、不能太超齡」,陳銳說:「希望用各個時期、各種風格來代表我自己。」

不想霸著名琴  願讓後進使用

身為紐約二○○八/○九青年音樂家國際大賽首獎得主,陳銳得以使用一七二一年製的史特拉底瓦里名琴「麥克米蘭」(The Macmillan);也因為伊莉莎白女王國際小提琴大賽大獎獲得史特拉底瓦里名琴「哈金斯」(Huggins)三年的使用權。與著名音樂家們並列榮耀、接著為了宣傳拍照、行銷、巡迴演出……這些嘗試對年輕的陳銳來說,都是極為新鮮的經驗:「可以環遊世界,又可以做最喜歡的事情」,讓他非常享受目前的演奏生活。然而即使是踏入名家行列,陳銳卻仍然保持著謙虛的態度持續地追求進步,並且設身處地為其他後進著想,語出驚人地表示,考慮將使用的名琴還回去!他說:「記得就在不久前而已,我也是那種夢想著能夠拉奏名琴的人。」如今夢想成真,他反而捨不得一個人霸著兩把琴,更希望有更多人有機會可以像他一樣幸運。

雖然六個月大就隨父母移民澳洲,他卻對台灣一點也不陌生。但回台與樂團演奏協奏曲,則是頭一回。分別在八歲、十一二歲以及十九歲在榮獲耶胡迪.曼紐因小提琴大賽首獎時,都曾拉過孟德爾頌的《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這首樂曲是很多年輕音樂家要走向專業時所要拉的!」如今首度與NSO合作,陳銳也將以新人之姿,藉著這首他心中永遠充滿活力、多變、浪漫又經典的「新鮮」曲目,與台灣觀眾會面。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