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座450年的中國南方祠堂成為韓德爾希臘神話歌劇《塞魅麗》的主景。(照片提供 2010北京國際音樂節)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北京:北京國際音樂節 歌劇《塞魅麗》《白蛇傳》備受矚目

這次的北京國際音樂節中,兩部英文歌劇《塞魅麗》與《白蛇傳》的中國首演備受矚目。前者由當紅的中國視覺藝術家張洹擔任導演與視覺設計,把一座有四百五十年歷史的明朝祠堂搬上舞台作為原故事中的希臘神話場景;後者則是融入京劇概念,還讓青蛇一角由西方「乾旦」——Male Soprano來詮釋。

這次的北京國際音樂節中,兩部英文歌劇《塞魅麗》與《白蛇傳》的中國首演備受矚目。前者由當紅的中國視覺藝術家張洹擔任導演與視覺設計,把一座有四百五十年歷史的明朝祠堂搬上舞台作為原故事中的希臘神話場景;後者則是融入京劇概念,還讓青蛇一角由西方「乾旦」——Male Soprano來詮釋。

北京國際音樂節邁入了第十三個年頭,由中國鋼琴雙傑——郎朗與李雲迪打頭陣,連續兩天為音樂節揭開序幕,素來王不見王的兩位當紅鋼琴家接續競奏蕭邦,引爆了話題,也引燃了京城深秋的音樂熱。本屆音樂節照例地端出豐盛多元的跨界音樂菜色,然而最受國際矚目的另一「亮點」,則應該是兩部大膽創新又充滿爭議的歌劇新製作的中國首演。

將中國祠堂變為古希臘神話場景

十月廿四日上演的韓德爾晚年歌劇《塞魅麗》Semele,是二○○九年九月布魯塞爾皇家馬內歌劇院(Theatre Royal de La Monnaie)為紀念韓德爾逝世二百五十周年而重金全力打造的。Semele是酒神的母親,與朱彼特(宙斯)之間,有一段驚心動魄的愛恨情仇。這個新版本最引人側目的創意是邀請了當紅的中國視覺藝術家張洹來擔任導演與視覺設計。張洹的理念便是破壞、解構和再造巴洛克歌劇。在這樣的思考與概念之下,最驚人的決定,是把一座有四百五十年歷史的明朝祠堂被空運到布魯塞爾《塞魅麗》的舞台上。曾經大手筆買下汶川地震火車頭殘骸的張洹,在浙江衢州買下一座家族祠堂,意外發現一本男主人的日記,淩亂地記載著他發現妻子偷情,最後殺了情敵的心路過程。這座古老又充滿故事的祠堂,在劇中成了塞魅麗的愛情樂園,是她被雷電灼身化為灰燼的墳墓,也是她獲得重生的聖土。

可以想見首演當時,大幕徐徐升起,歐洲觀眾面對的既不是希臘宮殿,也非天堂境界,而是一座空洞幽暗的中國祠堂廢墟那時的震動與衝擊。以行為藝術聞名國際的張洹還讓歌劇歌手吊鋼絲,並且讓一組內蒙古的演員與音樂家同時以蒙古風格音樂在劇院外演繹這個故事,也走入劇院內舞台與進行中的希臘神話故事交錯碰撞。首演後引起兩極化的評價,一年後北京音樂節大膽地擁抱了這個前衛作品,也讓亞洲樂迷有了一窺究竟的機會。小小的遺憾是首演時的女主角——黃英,卻因另一部歌劇製作而不克演出,然而黃英並沒有在這次音樂節缺席,因這部歌劇製作《白蛇傳》緊接地在三天後於音樂節登場。

京劇概念西用,英文演繹中國傳說

英文歌劇《白蛇傳》Madam White Snake是由波士頓歌劇院(Boston Opera House)與北京國際音樂節共同委約創作,今年四月間在波士頓首演,是中國旅美作曲家周龍的第一部歌劇創作。他表示英文的歌詞比中文給予他更自由揮灑與貼近音樂的創作空間,雖然整體上是運用西方的技法與思考,但他仍不忘帶進一些中國特色,特別是「京劇元素」在很多部分被引用。首先是巧妙運用了京劇文武場的鑼鼓點與打擊樂,並使得全劇多了呼吸與並且節奏更加精準;其次源自京劇裡經常可見的「唱」「唸」交雜,荀貝格(A. Schoenberg)與阿班.貝爾格(A. Berg)經常使用Spechtstimme(譯為「唸唱」或「道白」)這樣的歌曲表現方法在整部作品中也明顯可以聽到。

「京劇概念」還在青蛇「小青」的角色上體現。周龍原本想要找一位次女高音來擔任,但轉念採納了早期京劇「乾旦」的特點,改為選擇Male Soprano(可唱女高音聲部的男高音歌手)來詮釋,並獲得世界頂尖Male Soprano——Michael Maniaci的首肯加入演出陣容,成功增添了青蛇角色的戲劇與音樂張力,也引起國際樂壇的高度關注。音樂之外,包含佈景、道具甚至是肢體的設計,都從京劇抽象化的表現美學裡找到靈感,並運用了現代科技與多媒體輔助,為原劇繁複奇幻的神化場景找到解套的辦法。這次中國的首演,四個主角都由首演的四位聲樂家擔任,白蛇角色吃重並且造型千變萬化,敢愛敢恨過足戲癮,幾乎就是為黃英量身定製,可以充滿瞭解黃英為何選白蛇而棄《塞魅麗》的原因。

音樂節還有另一部本土中文歌劇製作《詠.別》的世界首演,但三部耗費鉅資與浩大演製工程的歌劇竟然都只演出一場,「中國概念」依舊讓人費解。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