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陽光輪》演出時,舞台上也會投影以太空意象為主題的畫面。(Zoran Orilic 攝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提供)
音樂

《太陽光輪》 聆聽來自宇宙的樂音

克羅諾斯絃樂四重奏 與太空影像互動演出

以演奏現代音樂聞名的克羅諾斯絃樂四重奏,各種實驗作品皆勇於嘗試,二○○○年接受美國太空總署委託,要將從太空蒐集來的聲音編織入樂,於是與長期合作的極簡音樂大師泰瑞.萊利合作,譜出了十個樂章的鉅作《太陽光輪》。在演出同時,背景投射出以太空意象為主的多媒體影像,讓觀眾在聆聽樂音的同時,領略宇宙的浩瀚無垠!

以演奏現代音樂聞名的克羅諾斯絃樂四重奏,各種實驗作品皆勇於嘗試,二○○○年接受美國太空總署委託,要將從太空蒐集來的聲音編織入樂,於是與長期合作的極簡音樂大師泰瑞.萊利合作,譜出了十個樂章的鉅作《太陽光輪》。在演出同時,背景投射出以太空意象為主的多媒體影像,讓觀眾在聆聽樂音的同時,領略宇宙的浩瀚無垠!

2011TIFA-克羅諾斯絃樂四重奏《太陽光輪》

3/4  19:30 台北 國家音樂廳

INFO  02-33939888

2011高雄春天藝術節—克羅諾斯絃樂四重奏《太陽光輪》

3/6  19:30 高雄市文化中心至德堂

INFO  07-2225136

未知的太空,一直是人類夢想的根源,它的奧妙不僅是藝術家、作家們創作的目標,向外探索的嘗試更是不分古今中外,至今不曾停止。即使現今科技仍舊無法到達彼端,解開所有人類的疑問,可以肯定的是,數千年前的星象學家,就已經能夠觀測到各個行星運動與我們的生活環境息息相關。

隨著太空探索的熱潮,美國太空總署也開始對太空的聲音好奇。他們將電漿波接收器架設在地球軌道與太空船上,蒐集了一些不屬於地球文明的聲音。並且在二○○○年委託克羅諾斯絃樂四重奏(Kronos Quartet)製作節目,期望樂團為太空聲音發展成為一個完整的音樂作品。接到這個任務,克羅諾斯四重奏即刻邀請長期合作的極簡音樂大師泰瑞.萊利(Terry Riley)譜曲。而他花費了將近一年的時間,終於完成《太陽光輪》全曲,成為一部總長約九十分鐘、共十個樂章的鉅作。

十個樂章  讓太空中的聲音與絃樂四重奏交織

太空總署對克羅諾斯絃樂四重奏的委託是非常明智的選擇,這個全世界最頂尖、也最具影響力的室內樂團,正是以演奏現代音樂聞名。Kronos的團名來自希臘文,「時間」的意涵,讓這屬於「空間」的委託顯得格外有趣。成立於一九七三年,這棵歷經將近卅八年的樂壇長青樹,不但是當代室內樂的先驅,更儼然成為現代音樂的代名詞。樂團擁有葛萊美最佳室內樂獎的頭銜,演出超過千場,至今發行了四十多張的專輯唱片。他們的演出從不劃地自限,各種實驗作品皆勇於嘗試,因此幾乎所有當代作曲家都有作品為他們量身訂作或是由他們擔任世界首演。近年來,他們的尺度更大幅的拓寬,跨及電影音樂的演出。由菲利普.格拉斯所編寫的電影《三島由紀夫》Mishima原聲帶,就是由他們所演奏;作曲家譚盾所創作的《鬼戲》,就是為樂團與琵琶演奏家吳蠻所創,去年才來台演出。

《太陽光輪》的十個樂章,代表的是十個各有不同音樂氛圍的「聲音場景」。作曲家一開始的設想就是「讓來自太空的聲音啟發絃樂四重奏的譜寫,而讓現場的絃樂演奏與預先錄下的『太空』聲音產生交互作用。」因此音樂以動人的絃樂在不同的聲部中此起彼落地吟唱作開頭,中間有緊湊不諧和的氛圍呈現,有些主題是作曲家聽出聲音所包含的片段旋律,將它們作為靈感運用在絃樂四重奏中。

其中兩個樂章加上合唱的部分,有氣勢磅礡的歌聲,也有神聖通俗的詠唱,就是為了要強調這部作品的主題,是關於人類從地球向外太空探索、理解太陽系周遭的環境。而部分樂章中,作曲者萊利解釋:「絃樂四重奏的部分感覺像是在太空中旅行,象徵太空船『航海家號』與『伽利略號』航行過太陽系的氛圍。」因此觀眾可以看見音樂家演奏時,不時地與數個即時與科技裝置互動,與事先預錄的聲音交織進行。同時環繞在架起四重奏的高台旁,裝置著無數忽明忽暗的燈光,像是在浩瀚的宇宙中飛翔。

太空影像  與音樂互動震撼心靈

演奏中,背景投射出多媒體影像,有時以九宮格樣式並排,有時卻沒有秩序地顯現。有數個時鐘般刻度的圓形構成的圖表、有地球藍色的影像、雷達掃瞄、科學數據、陀螺運轉、璀璨的太陽光環……等等,合唱段落更有對應四季變化的大自然美麗的照片。這是由影像設計師威利.威廉斯(Willie Williams),以美國太空總署的眾多文獻收藏作為出發點,按照樂曲情緒作為基礎所做的設計。影像多半是抽象的畫面,但卻以太空意象為主要構圖。特別的是,穿插七○年代太空船傳回地球的動態畫面,讓原始、壯闊的真實景象,震撼觀眾的心靈。

「這趟音樂探索之旅的出發點,是當古奈特博士把這些太空總署的原版錄音交給我的時候,那時我的腦海充滿了木星、天王星那麼遙遠的畫面,我感覺自己好像在太空中前進,通過一層層不同的氛圍。」在大師的筆下,太空中零碎沒有組織的聲響終於轉化,與人類的藝術相互連結。而人類對太空的想像,也就這樣藉著音樂的傳達,大大向前邁進了一步!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太空音樂  打開創作新遠景

太空中有沒有聲音?答案是有,但也是沒有!

人類的耳朵接收聲音的範圍是有限的,因此聽不見,不一定就是沒有聲音。太空船在銀河系中,錄下各行星所發出的電波音頻,原先是超越人類聽覺頻率的。現在我們之所以聽得見,是以科技設備改變頻率,轉換成我們可聽到的範圍。而所謂的「太空音樂」,就是利用這些轉換後的音響作為元素所創作的樂曲。

這樣的創作概念,在廿世紀五○年代的「具象音樂」(Musique Concrete)就已經出現過。這派理念,就是直接將我們生活周遭中收錄到的「具體」聲音,例如鳥叫蟲鳴、汽車喇叭、水流、電鑽等,藉由電子科技剪接、變速、堆疊等處理來作為音樂創作的材料。如今錄製的對象轉為太空,更增添了音樂創作的媒材。

雖然太空音樂正夯,但作曲家抱持的創作理念卻不是每個人都相同。同樣使用太空的聲音,可是有的是對天文抱持高度興趣,作品充滿了宗教式情懷,例如愛沙尼亞作曲家齊薩斯克(Urmass Sisask);相對的,也有史詩般的電子音樂作品和電影配樂的手法,例如藝名范吉利斯(Vangelis)的希臘作曲家 Evangelos Odysseas Papathanassiou。雖然手法相異,但可喜的是,能將「無聲」的太空運用在作品中,也等於為音樂創作開拓了另一個嶄新的前景。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