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TIFA「小島大歌LIVE」
2023/4/16 14:30
台北 國家音樂廳
「小島大歌」是什麼?它是一個演出團隊?還是一個計畫?又或者它是一個移動的村莊,由來自南島各族群的音樂家組成,行旅世界只為了分享自己的故事。
一切都由Songline開始
「那時在廣播聽到IPCC氣候變遷報告,想到了南島之間的文化連結,就想著這樣的Songline是不是也在海洋上存在著」小島大歌計畫共同創始人——陳玟臻聊起她與先生——提姆.柯爾(Tim Cole)自2014年開啟的跳島錄音計畫時,提到海上Songline這想法的來由。
Songline的譯名為「歌之版圖」,也稱做「歌行路線」與「傳命路線」,指的是澳洲原住民以頌唱方式記錄自己族群的領域、其中的地貌、路徑通道,並透過口傳心授一代代流傳下來,可說是一種以歌成史的地圖書寫。2014年陳玟臻與提姆在澳洲內陸錄著一首Songline作為原住民土地所有權的證明時,聽聞了氣候變遷讓太平洋與印度洋島國陷入危境,他倆一邊回憶起萬那杜長老說的那句「我們的祖先來自台灣」,一邊想著該如何為這些美麗的文化做點什麼,就在這時,借用Songline概念以歌謠描繪出南島諸國樣貌的想法躍入了腦海,兩人毅然決然開啟「小島大歌」計畫。
夫妻倆帶著簡單的錄影音器材,開始以媲美小獵犬號探索新世界的氣勢穿梭在兩大洋諸島國間,他們會先在一島錄下某位當地音樂家的演出,再帶到下一個島讓另一位音樂家聆聽,並以自己的傳統樂器或歌謠節奏為之伴奏,如此反覆疊加串起屬於今日南島的歌,並在2018年完成第一張專輯《Made in太平洋X印度洋》,有趣的是這群透過虛擬合奏認識彼此的南島音樂家們,即將在不久後成為陳玟臻口中的「移動村莊」,踏上世界巡演之路。
樂器也有旅遊史
南島語族的地理分布極廣,起源及遷徙路線眾說紛紜,各島上的傳統樂器也似乎都有著自己的「旅遊史」。
比如馬達加斯加樂器手作達人Sammy Tarika擅長演出的Vahila,若以形制命名可稱作竹箏——以竹筒為共鳴體再搭配長短不一的弦來撥奏,這樂器在台灣已失傳,但仍可在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見到,當它旅行到馬達加斯加島時,有趣的事發生了,原先以挑起的竹皮縛緊成弦的Valiha,在腳踏車引進後開始以剎車線製弦,音準穩定後更發展出許多音階,現已成為該島的國民樂器。
另有巴布亞紐幾內亞的Garamut,在庫克群島、大溪地等地都有同樣的樂器但名稱不同,是挖空木頭製成的鼓,造型神似Canoe獨木舟,擊打的節奏有特定意義,在沒有電話的時代,每個村落都會有一只大型Garamut負責傳遞訊息,在發生緊急事件時尤其重要。